這時正是晉平公六年(552BC),士匄把欒盈調離大本營,讓他到著地筑城,然后借機將其驅逐出境。隨后士匄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國內大肆搜捕與欒盈關系秦晉的人,先后誅殺了箕遺、黃淵、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師、申書、羊舌虎、叔羆等人,而與這些人有牽連的如伯華、叔向、籍偃等人也被抓捕入獄。還有一些欒氏的親信,如知起、中行喜、州綽、邢蒯在聽到風聲后逃亡到齊國。
這一切都來得太快,使得欒盈絲毫都沒有準備,在倉促地逃出國境后,他決定到楚國去尋求幫助。但就他在路過成周的時,周朝西部邊境的人欺他流亡在外,將他洗劫一空。
欒盈通過王室使者申訴說:“天子的陪臣欒盈,得罪了天子守土的臣,本想逃亡以躲避懲罰,可是在天子郊外,又有得罪,實在沒有地方逃了。欒盈只能冒死進言,希望天子能夠體諒:從前欒盈的祖父欒書曾為王室效力,天子曾大為贊許,無奈父親欒黡沒能守住這份功勞,以至于讓欒盈流落到此。如果天王還念著當年欒書的功勞,給欒盈留一條活路,臣自當感激不盡。但如果天子不顧欒書的功勞,只記得欒黡的罪過,不肯給欒盈改過的機會,那么欒盈也只能回國,死在軍尉的手下,不敢勞煩天子了。臣直言不諱,如何處分,還請天子定奪。”
周天子一直受人冷落,如今受到如此的吹捧,真有些渾身舒坦,盡管吹捧他的人是一個流亡的罪臣,但畢竟讓他感受到了春風般的溫暖。更重要的是,他既得罪不起晉國,也得罪不起晉國國內一個卿大夫的家族,欒盈雖然被驅逐,可欒氏的宗族和封地還在,即便欒盈回不了國,萬一欒氏又有了新的繼承人來找自己的麻煩,自己還是招架不住不是。不論如何,還是不招惹麻煩的好,晉國的家務事就自己處理好了。于是周靈王趕緊勸說那些劫掠欒氏的人趕緊把東西還回來,還派了人大張旗鼓地把欒盈這顆燙手的山芋送出了自己的勢力范圍,這才放心了。
欒盈先是去了楚國,但似乎楚國不愿對晉國輕啟戰端,無法為欒盈提供協助。也就在他出逃的這一年,晉國在商任舉行盛大集會,要求諸侯不得接納欒盈。但齊國不但在盟會上表現出無禮,還收納了欒氏黨羽,這其中就包括州綽和邢蒯。
州綽、邢蒯是當時出名的勇士,在平陰之戰中,兩個人都有著出彩的表現。在他們逃亡之時,樂王鮒曾建議士匄將他們二人召回來,但士匄對他們很是不信任,就說:“他們是欒氏的勇士,對我來說有什么用?”
樂王鮒說:“如果您做他們的欒氏,那他們就是你的勇士了。”他是想讓士匄學習欒盈樂善好施的精神,士子就會景行影從歸附于你,何必還要殫精竭慮地擔心他們會對你不利呢?但士匄卻不愿意做一個廣施恩德的長者,因此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州綽、邢蒯在抵達齊國之后,就開始與齊國的勇士爭寵。當時齊莊公手邊有兩名勇士,名叫殖綽、郭最,齊莊公在會見晉國亡臣時,指著這兩個人給他們介紹說:“這是我的雄雞。”不料流亡在外的州綽卻絲毫不顧忌主人的感受,很是不屑地譏諷道:“您認為他們是雄雞,下臣也不敢反駁。但是在平陰的戰斗中,我可比他們二位先打的鳴。”
州綽所指,是在平陰戰場齊軍潰逃時,殖綽、郭最為齊軍殿后。州綽作為先鋒追擊齊軍奮勇當先,連射兩箭射在殖綽的肩膀上,兩支箭就一左一右地卡著殖綽的脖子,讓他無法動彈,最后將其俘獲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州綽認為自己比齊莊公的勇士更加勇猛,所以才說自己比他們先打的鳴。
后來齊莊公設置勇士的爵位,殖綽、郭最都想參加。州綽又提起平陰戰后在秦周的一次戰斗,州綽奉命攻打東閭,由于戰馬被絆住,盤旋良久不能前進。他一邊戰斗,一邊還忙里偷閑地數了數門扇上的銅釘。他煞有介事地提起這件事,看著滿臉尷尬的齊莊公,很是有些輕蔑地問道:這勇士的爵位是不是也該有我一份呢?
齊莊公實在是被他氣瘋了,便回絕說:“你當時的作為可都是為了晉君啊!”州綽似乎并不介意這些,他只是想羞辱一下齊國的這兩位勇士,也很不客氣地回答說:“臣是初來的不假,但您這兩位勇士,如果他們是禽獸的話,臣早已經食其肉寢其皮了。”
州綽在齊國的這一系列的舉動很是無禮,但似乎又是在故意試探齊莊公。齊莊公被州綽一頓羞臊,并沒有發怒,而是待之如初,這似乎就是在向欒盈釋放了一個愿意合作的信號。在得到這個信號之后,身在楚國的欒盈與平公七年啟程去到了齊國。
齊國大夫晏嬰聽聞欒盈到來,便急忙勸諫齊莊公切勿收留,畢竟晉國有話在先,如果失信于晉國,難免為齊國引來禍患。但他的一番肺腑之言終究入不了齊莊公的耳朵,還是收留了欒盈。當年晉國又在沙隨舉行國際會議,再次重申了禁錮欒盈的要求,但齊莊公早就打定了借助欒盈擾亂晉國的主意,并不太理會晉國的主張。
拼死一搏——百年世家欒氏的最終謝幕
齊莊公并沒有為此等太久,平公八年(550BC)春,晉國準備嫁女到吳國。按照當時的習慣,諸侯嫁女,可以由同姓諸侯致送媵妾,姬姓的晉國嫁女跟他姜姓的齊國本來就沒什么關系,但齊莊公主動要求為晉國致送媵妾。齊國提出了這樣的請求,晉國也實在不好意思拒絕,就不顧禮制要求同意了齊國的請求,但這也為晉國帶來了麻煩。
齊莊公利用這個機會,派析歸父以為晉國作媵為由,用篷車裝著欒盈和他的同伙偷渡進入晉國,安置在欒氏根據地曲沃。欒盈在進入曲沃之后趁夜找到了胥午,把自己預先制定的計劃都和盤托出。
說起這個胥午,他的父親就是胥臣之子胥甲,胥甲被趙盾廢掉卿位后驅逐到衛國,胥氏走了下坡路。當年協助晉厲公除掉三郤、并囚禁欒書的胥童,應該是他的侄子。胥童后來被欒書殺死,胥氏家族也就沒落了。到平公時期,欒盈好結交士子,就把家道沒落的胥午收入麾下,成為忠實盟友。
胥午這個人比較崇信天命,他認為上天決定廢棄的家族,憑人力是無法將其復興的。因此胥氏的衰落他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怨恨欒氏,甚至可能反過來覺得自己的父親在厲公時期的作為,本身就是逆天行事,其被殺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至于欒盈,他的答案也是一樣的:“上天既然要廢棄欒氏,你欒盈做困獸之斗終究還是徒勞無功,我不是愛惜自己的生命,實在是你的事情不可能成功。如果貿然舉事,只能把你整個家族都搭進去,這又是何必呢?”
但欒盈決心已定,在他的苦勸之下,胥午只好應承了。他先把欒盈藏起來,然后請曲沃的士人們到自己的府上喝酒。堂中音樂響起,一股悲鳴的樂聲在人們的身邊環繞,胥午似乎突然觸景生情,不禁哀嘆道:“如果欒孺子還在,該有多好!”
旁人急忙解勸,胥午又問道:“如果現在找到了欒孺子,你們還會跟隨他嗎?”這些士人在欒盈的麾下都感受到了貴族的尊嚴,然而欒盈一去,生活變得似乎不再像以前那般滋潤,心中都想著,恐怕再難遇到像欒盈這樣樂善好施的大夫了,不禁悲從中來,有人嗟嘆,有人哭泣,更有人仗義執言,說道:“如果能找到主人,就算是為他拼了命也值得!”
胥午又三番五次地說道:“如果欒孺子回來了,大家準備怎么做?”所有人的紛紛表態,說如果找到了主人,還有什么可考慮的!
聽到這些發自肺腑的話,欒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痛哭起來,他從后堂走出,對著眾人一拜再拜。而那些前來飲酒的士人們,看到欒盈活生生地出現在自己的面前,也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胥府上下哭成一團。
在胥午的推動下,晉國上下的士子們廣為串聯,保密工作也做的很是周密,很快欒盈就整合了不少的力量,旋即開始向自己的外公發起了回擊。兵貴神速,這年四月,包括曲沃在內的所有欒氏封地都迅速武裝了起來,直逼絳都。早已事先串通好的魏舒則暗中操作,將叛軍直接放入都城。
當士匄聽到欒盈起兵的消息時,心里一點準備也沒有,頓時慌了神。當時樂王鮒正陪侍在他的身邊,急忙勸說士匄不要慌,畢竟由于欒黡的驕橫,四處樹敵,支持欒氏的只有魏氏和七輿大夫。而欒氏與魏氏的同盟關系,也并不是鐵板一塊,完全可以用強力將其爭取過來,分化瓦解欒氏的勢力。相對而言,范氏的優勢就很大了。士匄是執政,可以動員全國的力量為其所用,比起欒氏,在兵力上有很大的優勢。
另外,欒盈從外回來,準備的并不周密,他的優勢只是打一個時間差,而一旦將這個時間差的優勢消解掉,欒盈就毫無勝算了。士匄正好可以借與國君的關系,一方面可以挾制國君以令大夫,另一方面,有國君在,欒氏親兵也會投鼠忌器,這個時間差也就被消解掉了。
士匄聞言當機立斷,分作兩手準備。欒盈起兵的時候,晉平公的外公杞孝公剛去世不久,盡管平公依舊歌舞升平,但他的母親也就是晉悼公夫人正在服喪期間。士匄趁著公室的姻喪,也穿著喪服,打扮成婦人的模樣與兩個女人一起坐上人力車去往晉平公駐地,將晉平公挾持到固宮。
挾持晉平公還有一個附帶的效應,那就是縛住了七輿大夫的手腳。七輿大夫是負責管理國君副車的大夫,他們的介入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國君的態度。晉平公對待欒氏的態度恐怕和晉悼公是一致的,他們都希望欒氏這樣的公族能夠拱衛公室,因此并不希望欒氏被范氏驅逐。但晉平公一旦落入了范氏的手中,七輿大夫也就不敢輕舉妄動,這就等于是廢掉了欒氏的精神支柱。
另一方面則由士鞅出馬,設法消解魏氏對欒氏的支持。士鞅在得到命令之后,也顧不得前路兇險,只身一人駕著單車就直入魏氏陣營。當時魏氏的軍隊已經整軍待發,魏舒登上戰車正要命令全軍接應欒盈,只見有一單車直入陣中,士鞅從疾馳的車上縱身跳下,快步上前,不由分說就跳上魏舒的戰車,一手抓在車上一手用劍挾持了魏舒離開了軍陣。口中說道:“欒氏率領叛軍進入國都,士鞅的父親和大夫們都在保護國君無法抽身,因此派士鞅來迎接您,士鞅自愿擔任您的車右。”
魏氏的軍隊全都傻眼了,冷不防的主子被人擄走卻不知該如何應對,眼睜睜地就看著魏舒被士鞅挾持著揚長而去。到了宮中,魏舒雖然知道自己處境,但還是怒氣難消,士匄親自出來迎接魏舒,并許諾會將曲沃送給魏氏。面對這么大的一塊餡餅,魏舒的內心也的確有過艱難的掙扎,但最終利益戰勝了仁義,讓他果斷地放棄了與自己共患難的欒盈。
雙方的軍隊在都城里殺的昏天黑地,范氏的武裝漸漸無法支撐。特別是欒氏有一個勇士叫做督戎,簡直是一個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魔鬼,只要有他在,國軍都望風披靡,沒有人敢靠近。士匄在宮墻上看到督戎左沖右突,國軍被打的七零八落,很是著急。這時有一個奴隸斐豹上前說,如果你燒掉記錄我奴籍的竹簡,我就給你殺掉這個人。士匄聽聞大喜過望,但是軍情緊急,我也不知道你的奴籍在哪個竹簡上寫著呢?就趕緊請求說,只要你能殺掉督戎,我一定請求國君燒掉你的奴籍,有太陽為證!
斐豹對此深信不疑,士匄趕緊讓人給斐豹準備武器,放出宮門。斐豹到了宮外,也是左沖右突,殺人無數,終于靠近了督戎。而這個殺人的野獸一沖出來,就引起了督戎的注意,就特意跟了上來。斐豹知道督戎注意到自己了,于是便翻過一堵矮墻,在墻后面等著督戎。等督戎翻過矮墻卻不見斐豹,只感覺到背后一陣酸麻,就被斐豹砸死了。
盡管殺掉了對方的一員猛將,但由于國軍準備倉促,還是被叛軍攻入了宮內。欒盈快步進入宮門,只見士匄帶著國君躲在公臺的后面,向他喊道:“如果你的箭膽敢射到國君的屋子,你就死定了。”欒盈正要像電視劇里的壞人一樣滔滔不絕地質問士匄的罪過,卻不料士鞅卻不給機會,帶著步兵從旁殺出,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士鞅在宮門的阻擊,有效地為國軍爭取了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各家的援兵源源不斷地趕來,欒氏終究難以招架,只得敗退。
看到欒氏敗退,士鞅跳上戰車追擊,途中遇到了欒樂。士鞅與欒樂大概從小關系不錯,就勸他不要打了,說如果我要死了,就要去向上天控告你。欒樂不聽,這畢竟是關乎家族存亡的戰爭,便用箭射向士鞅,結果沒有射中,等再要張弓搭箭的時候,車駕一個不小心撞上了槐樹凸出地面的根,疾馳的戰車頓時騰空而起,翻倒在地上。國軍的追兵紛涌上前,用戟鉤打斷了他的手臂,最后被活活疼死了。
欒盈帶著受傷的欒魴逃入曲沃,而國軍則趁勝追擊,將曲沃團團圍住,一直到這年的秋冬時節,被圍困數月有余的曲沃被國軍攻破,包括欒盈在內的欒氏宗族被屠戮殆盡,只有欒魴逃到了宋國。在晉國政治舞臺上活躍了近二百年,也曾烜赫一時的欒氏家族,就這樣被其他的卿族聯合絞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