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四)
廈門的青春活力,正如少女,以朝氣為資本,讓我這自覺老去的人有些壓抑。廈門島內,人多地少,繁華地段的路窄,建筑物高大,行走其間,壓抑感頓生。這些,正如用年輕的氣勢而咄咄逼人的刁蠻而又不失可愛少女。
揚州就不一樣了,繁華地段,樓高不過六、七層,路面、街道寬廣,行人稀少,正如氣質淡雅的婦人,少了少女的任性,以優雅的姿態示人。
揚州的美,不僅在于外形,更在于氣質。它的建筑規劃比較統一,對建筑的高度要求很嚴格,小高層、高層幾乎沒有;建筑外觀的設計,要么是徽派的民居風格,要么是西洋與中國古建筑的結合,有點像西安古城內的建筑風格,但少了西安皇宮大家和貴族的血統。若以女子來比擬,西安是雍榮華貴的宮廷麗人,揚州則是江南讀書人家的主婦。
我曾說:希望在江南的某個園林中有我的書齋,夜夜讀書,有紅袖添香。
讀書江南似乎已不大可能,讀書在我,也是很遙遠的夢了。那個夢想中伴我的紅袖,至今也不曾出現。人間煙火,是洗去脂粉的臉。這一切,只是讓華美的夢想點綴現實的人生罷了。
假若廈門真是愛人,那揚州真可扮那添香的紅袖了。
(本文原題《廈門·揚州》,因間隔符處處受阻,在這次整理時,就將題目改作《廈門與揚州》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