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聽見四季,是在故鄉時的特權。
我聽過故鄉的四季,在我沒上大學之前。現在的我只能聽到兩季,偶爾也聽到初春和初秋。
布谷喚春
春天,我最愛布谷鳥的聲音。
“布谷,布谷”纏綿不休地回蕩在田野上,小河邊。
布谷鳥不會在你頭頂上鳴叫,有時候你甚至都找不到它的蹤跡。可是每當聽到帶著遠方的濕潤到達耳邊模糊的“布谷,布谷”,我都不自覺的勾起嘴角。明知道會找不到它,我還是會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
我們村有一條小河,流經許多村莊。小河兩岸大多都種板栗。有一塊挨著小河的田地全部種了板栗,板栗樹長得非常高大,遮天蔽日。
我小時候特別愛去這個板栗林,這是很多小孩的“歡樂谷”。我們坐在板栗樹上,搖搖晃晃,想象自己在坐船。等結了板栗,我們就去樹下撿板栗,因為樹長得實在太高了,根本摘不到板栗。而且這是別人家的板栗樹,我們也不敢明目張膽去摘。
等我長大了,也很久沒有去過板栗林了。有次,我和爸媽在田地勞作,一眼就能看見板栗園。忽然聽到一聲“布谷”從濃密不可詳聞的板栗林里傳出來,我猛的抬起頭,眼睛盯著板栗林,想找到布谷鳥,失敗告終。布谷鳥的聲音不斷穿透密林而出,讓我覺得原本辛苦的田間勞作都變得愉快起來。
有時候人在外地,如果能在高樓大廈間窄小的綠地上聽到一聲“布谷”,真是一種幸運。
記得高中的時候,晚上要準備休息了,我在寢室聽到了布谷鳥的叫聲。聲音仿佛來自很遠的地方,我望向窗外,藏青色的天空包裹著這個小城市。近處全是施工場地,遠處依稀能看見青蔥樹林,我想布谷鳥肯定在那片樹林里。
蟬鳴繞夏
夏天,聲音仿佛只有一種,蟬鳴。
說是一種,其實不同地方的蟬有不同的叫聲。我們村子里的蟬發出的聲音和大多數的蟬一樣,就是單純的“吱”,一直無休止的吱到你的耳朵發麻。
以前我每年暑假都會去我大姑家玩,她家在山水之間,密林環繞,身處其中特別能感受到夏天的清涼與火熱。
她們那里蟬的聲音會繞彎,聲音是“吱-啾”,我用文字實在不好表達這種聲音。不過我挺喜歡這種蟬鳴的,讓我覺得蟬不是噪音制造者,而是一個歌唱者。
我之前專門寫過一篇《蟬鳴聲聲喚歸鄉》,說明蟬鳴在我的記憶中還是占比較大的比重。對于我來說,蟬鳴或許就已經等于夏天了,它從初夏延續到夏末,蔓延整個夏天。
在夏天,冰淇淋我沒有吃很多,有時候我會忘記家里的冰箱里還有冰淇淋,但是我不會忘記吃瓜,不會忽視耳邊的蟬鳴。
蟬鳴起,夏天你好。
蟬鳴落,夏天再見。
蛐蛐訴秋
在大多人的記憶中,蛐蛐應該是夏天的產物,我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奇怪。
或許是因為夏天的蟬鳴過于激烈,掩蓋了蛐蛐的聲音,在我的記憶力,蛐蛐是夏末初秋夜里的聲音。
對于我來說,我不太喜歡這種聲音。因為這種聲音的出現預示著夏天走到了結尾,初秋就要來了。這意味著,西瓜的季節就要結束了。我很愛吃瓜,我家是種瓜的,每年我都會從放假吃到開學。
蛐蛐的叫聲開始了,瓜也到了逐漸淡出市場的時候。一開始吃不到瓜的時候,我的內心還是挺失落的,但是過一陣子就會好起來。
蛐蛐的聲音永遠帶著分離和秋天的涼意。
我記憶中對蛐蛐的聲音印象最深的時候是在我高中。那是高三剛開學的第一個晚自習,與家人分離本來就是一件讓人心生難過的事情,我的心情一點也不好。
我的班主任在講臺上坐著,應該是在準備開學的事情。同學們也都低著頭,有的寫作業,有的玩手機。我坐在座位上,心情低落,不想寫作業,就拿出筆記本胡亂寫著自己的心情之類。
沒有一個人說話,教室里安靜的仿若一位獨居老人的房間。
就是這個時候,一聲蛐蛐的叫聲從講臺旁邊的角落里傳了出來。一聲又一聲,不知疲憊。當時已經是八月末了,白天的時候感覺溫度沒有變化,但是到了晚上就能感受到秋天帶來的涼。蛐蛐的聲音,觸擊到我內心思家的情緒,猶如一把冰涼出水的劍刺到我身上。
霎然間,眼淚就要奔出來了。
雀起驚冬
冬天,我的最愛是,無風,大雪。
我愛冬天,這是我出生的季節,是一年之中最安靜,最悠閑的季節。
農民仿佛每一個季節都很忙,但是到了冬天,所有的忙碌都會漸漸收尾。
其實我的冬天過得挺無趣的。以前我會去奶奶家烤火,火堆里有時候會有紅薯,有饅頭,有花生,圍著火爐吃著東西,有時候和家人一起吃飯,日子過得散漫又愜意。爸媽會在吃完飯后去打牌,我有時候也會去,因為打牌的房間里有無線。
但是我更多的時候喜歡自己呆在家里,偶爾唱唱歌,或者坐在被窩里看電視。下雪的時候,出去走走,踩著積雪和枯黃的草,去看看被大雪掩埋的田野,聽聽踩積雪的咯咯聲。
我喜歡冬天夜里刮風的時候,我蓋著厚厚的被子窩在床上。窗外是北風呼嘯,光禿禿的樹木在風中搖搖晃晃。風聲像是猛獸的吼叫,又像巫婆嘴里嗚嗚啦啦的咒語。這些都與我無關,我會覺得這被窩的溫暖來之不易,讓我感動,讓我忍不住狠狠裹了裹被子,不讓熱氣散出去。
過年的時候,如果碰上下雪就更好了,外面大雪飄揚,一群親朋好友在屋子里飲酒聊天。我不喝酒,也很少說話,但是我喜歡這種氛圍,如果親戚不問我的私事的話我會更喜歡。
大家好久難得一見,吃完飯也不讓走,一起在火堆旁邊打牌。屋外的孩子不畏懼大雪,在外面跑著打著雪仗。偶爾哭著回來,帶著一身的雪。
有了雪,仿佛才有了世界。
說了這么多還沒有說到冬天的聲音。雀聲,就是麻雀的叫聲。在北方,冬天的鳥應該是麻雀居多吧,因為大部分的鳥都會去溫暖的南方過冬。
我的窗前有一棵石榴樹,到了冬天,它就變得光禿禿的,橫七豎八的枝枝椏椏一直延伸到房子上面。
這里是無處可去的麻雀的樂園,每天早上都會有嘰嘰喳喳的麻雀把我吵醒。這不是最讓我煩亂的,樹底下散亂分布的白色鳥屎才是最讓我想翻白眼的。
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會故作大聲的把麻雀嚇跑,到了后來,我就放棄了。因為你前腳把它嚇跑,它后腳就來了。
再后來,我也習慣了它們的存在,每天依舊被吵醒,依舊要清掃樹下的白色糞便。但是再看到它們的時候,也沒覺得特別煩了。
冬天是一年四季最安靜的季節了,沒有來回奔波的人們,沒有一直突突突突的四輪車聲。過年的炮聲一陣轟轟隆隆劃破寂靜,嘰嘰喳喳的麻雀聲成了伴奏。
其實每天早上的麻雀聲也沒有那么惹人煩。
畢竟,這也是冬天里難得的一抹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