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恰逢五一佳節(jié),一個人不安分地想著出門逛逛。于我而言,總是不肯安安分分閑坐半刻的,生命過于歡騰,迫不及待想要燃燒青春的極致。臨出門前,咨詢了幾位友人,問及可有意愿一同閑逛,如若不然,我一個人也是樂滋滋的。本是多嘴一問,卻引來朋友大眼瞪小眼,訕訕說出:“一個人有什么好逛的,多孤獨”。
人類的可悲、可憐一下子涌到了我的心頭,這世上許多人,不乏高知,縱然游走人世二三十余載,還是無法獨自面對自我。到底是一人閑逛孤獨,還是拼命為了合群而違背心性孤獨,我久久陷入了思索。
想起榮格所說:“當(dāng)一個人獨處時,他感到?jīng)]什么,一旦別人隱秘地做事時,他就尋思自己有沒有加入,是不是被認為傻瓜,因此他就會屈服于并非真正屬于他的刺激”。
每個人在世間游蕩,或多或少都會有直面自我的時刻,與自我獨處,仿佛成了我們一生最大的課題。我們終其一生,談過的最熱烈最長久的戀愛,無外乎是自戀了。潮水般的孤獨洶涌而至?xí)r,大概都可視為生命的禮物,當(dāng)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時,所有的拿起與放下,都不會再變得沉重。只有學(xué)會與孤獨為伴,才能做到不妥協(xié)、不媚俗、不從眾。生命的勇氣、尊嚴才會彰顯。
雖未踏出國門,卻總會在報上在新聞上,看到一些歐洲國家,在公園里,在街頭的椅子上,常常是一個人拿了本書,很安靜地在那里讀,如癡如醉,如入無人境。反觀國人,這樣的景象大概是少見了,在公共場合,在地鐵上,在等飛機時,我們的國人,總是聚在一起打撲克牌,或者旁若無人地高談闊論,所到之處一片喧嘩。素質(zhì)底下的原因有之,但內(nèi)心空虛更占上風(fēng)。“低頭族”隨處可見,手機真的有這么大魔力嗎?我想答案顯而易見,只是我們鮮少敢于直面自我,直面孤獨,才會空抱著手機一遍遍淘寶、微博、微信、簡書反復(fù)瀏覽,怕自己被世界遺忘,其實世界對你,才沒那么重要!
在人生路上,未崩潰之前,我們都得徐徐而進。當(dāng)有不可理喻的事情發(fā)生時,有一個自我會出現(xiàn),憑借自我,我們可以克服這個世界和命運。
直面自我,多么重要。
我自認為,自己的生命如同一段沒有開始也沒有結(jié)束的故事,仿佛只是歷史上的斷編殘簡,前后皆已散佚不見,尋找失去的記憶,找回丟失的自我已是迫睫之事,又談何有心思親近他人,低眉順眼于他人,只為求得表面的祥和。
熱鬧是他們的,孤獨才屬于我!
面對友人半嘲弄似的不解,我理了理蓬亂的發(fā)髻和衣服上的褶皺,一人出行更不能輕怠了自己。這一番思辨過后,我儼然辯論賽中獲勝的辯手,雄赳赳氣昂昂,步履越發(fā)輕盈,跳下車來到最繁華熱鬧的街道,尋了一處影城,徑直去看期待已久的影片。進入放映廳時,整個房間并無幾人,三三兩兩的情侶、朋友緊密并坐,我也不覺無趣,大大方方按圖索驥,找到座位坐好,渤叔的演技真是滿分,雖是懸疑片,驚悚變臉之處也不覺得面目可憎。
電影無聲無息地結(jié)束了,我隨著觀眾踱出影院,又是一個人身處鬧市之中了。按照預(yù)先的計劃,直奔汪涵開的“培榮書屋”,室內(nèi)空間狹小,每次不過能同時容納十五人,之前隨人到訪過一次,無奈當(dāng)時心情煩悶,胡亂看不進書。這次對我來講,可真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個人耐著性子待到華燈初上,包里隨身備著記事本與筆,每逢至?xí)馓幈汶S手摘下來,一下午過去,竟也收獲頗豐。
晚上八點半,這座城市的煙花準(zhǔn)時燃放,書屋居于鬧市之中,臨近江邊,走過去不過三五分鐘,席間看到長亭發(fā)來的問候:“絳兒今天怎么不出去玩啦?”我忍住偷笑,大概是我今天表現(xiàn)太乖,不曾在簡書上呼朋引伴,才會讓心思穎達的女子產(chǎn)生錯覺。
我抬頭望了望空中絢爛的煙花,暗暗笑了,誰說煙花寂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