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讀書·聽書打卡 D12#
閱讀時間:2021年7月31號
閱讀書目:《大腦幸福密碼》
本書作者:? [美] 里克?漢森
我見:
01、樊登老師開篇說:“現在每次跑步回家的時候,我會刻意走過一片非常美好的花園,以前我會直接找過,而現在我養成一個習慣,會努力的觀察那花上產生的變化,去看松樹的紋路,去體會一片葉子掉落下來的那種美好和靜謐的感覺。”為什么能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因為讀了這本《大腦幸福密碼》,給生活帶來很多這樣瞬間的改變。
02、“如果你能過好每一分鐘,那你自然就能夠過一個美好的人生。”
03、許淵沖先生十幾歲在西南聯大讀書時,一個俄文老師告訴他說:“你有學語言的天分”,這一個小小的插畫(畫面,或者片刻),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04、而我們這一輩子當中一定能夠找到這些畫面,這些畫面可能確定職業、性格和與人相處。這些畫面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是因為有內在的力量。面對很多外部挑戰,我們獲勝基本取決于:挑戰的強度、你的脆弱性和你的應對能力三點。
05、我們的大腦對外在的挑戰有三種應對方式:let be順應,let go放手,let in接受。而這本書的核心是告訴我們怎樣學會let in接受,然后能夠讓我們的大腦回路產生不一樣的感覺,重新創建神經回路。
06、如何訓練我們的大腦:內化積極體驗的4步曲:HEAL
①、Have擁有:擁有一個(多個)美好的體驗;
②豐富Enrich:豐富它,去摸、聞、去放大、贊美。
③吸收Absorb(油和色素滴入水中的感覺,后者如沐春風,)
④聯系Link(和美好的一面/一點連接。當…時,去想到之前的那個美好的感受,比如哪怕糟糕透頂的時候,想到支持你的人)
07、作者說:內在力量1/3來自遺傳,2/3來自于日積月累的不斷訓練。
08、若放任你頭腦中的杏仁核來掌控,則會對外界過于敏感,而導致壓力過大、易怒,結果分泌很多皮質醇也就是壓力激素,而皮質醇會流到海馬體而殺死海馬體(海馬體是負責學習和記憶的)。
09、關于大腦三個操作系統和對應負責的問題和需求,如下圖:
10、我們何其有幸,擁有一副人類經過35億年艱苦卓絕的雕琢進化而來的身軀,大腦和思維。
11、很多痛苦是無法解決的,唯一的辦法是提高你的認知水平,認知水平提高了,你所認為的痛苦就不再是一種痛苦了。
12、喜歡和想要要區分清楚,喜歡liking能讓你的生活更幸福,但想要wanting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壓力。
13、薩提亞寫過一首特別好的詩,她說:“請不要愛我,如果你不愛自己的話,因為你無法給我,你自己沒有擁有的東西。”
我思:每一次聽書,首先是提高我的認知(否則容易在自我中心或者誤區里翻來覆去),然后讓我有個更了解自己好多不知道,也就會花更多時間學習,靜下心來。關于幸福的話題,從小到大無論作文、電視的一些節目等等,都會提及,甚至很多人結婚生子后,會懷念小時候,談戀愛的時候,或者還沒孩子的時候,或者孩子還很可愛的時候,總之就是生活在過去,埋怨當下,這就著實不幸福。而這本書用很科學的方法來解析,用實用的方法去訓練:
①怎么去擁有Have(多留意),當美好體驗來臨時,好好享受那種流水般滑過身體的感覺,不要依依不舍,不要急功近利,溫柔而鼓勵地多停留一會,漸漸克服“想要”的感覺。
②創造一些積極的體驗:日行一善,如重新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甚至構思未來可能發生的好事,重獲你人生當中的痛苦,去努力做一些是去關懷他人,去善意的看待別人,一句話概括就是:視生活為一場機遇。
③如何豐富這個體驗:持久化、強度、多樣性(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新奇性、個人相關性(多隨喜,而不是羨慕嫉妒恨)
④吸收
⑤Link:用鮮花代替雜草(聯系方法和三個條件)
最后是提升內在力量的21個方法
視生活如一場機遇,多去留意,多去吸收,多去聯系,20件事情里(好比壞是19:1,記得多想想),記得還有19件美好的事情,比如雖然今天早起,比如昨晚和兒子那一段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