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塔夫梵歌
目錄?
第1章 了悟大我的介紹
第2章 了悟大我的喜悅
第3章 了悟大我的檢驗
第4章 了悟大我的贊頌
第5章?。^腦)消融的四個方面
第6章 更高的知識
第7章 了悟大我的本性
第8章 束縛和解脫
第9章 不執著
第10章 寂靜
第11章 智慧
第12章 安住于大我之中
第13章 幸福(快樂)
第14章 平靜
第15章 大我的知識
第16章 求知的無益
第17章 真正的知曉者
第18章 平靜
第19章 在大我中安住
第20章 在世解脫?
英譯者序
當我21歲在越南時,一顆手榴彈或迫擊炮在我身邊爆炸--這情形使我無法確定到底是哪樣使我進入了一種清晰無礙與光輝燦爛的“空(blankness)”之中。在接下來的37年中,那對無限之“空”的一瞥--如此親密、如此熟悉,為了給自己的經歷尋求解釋,我幾乎一直對深奧的書籍和偏遠的角落癡迷。然后,“突然間”,面紗--正如他們所說--被揭掉了。? 在那發生之后的幾個月,我的閱讀興趣開始緩慢回轉了,我發現自己主要被古代大師的闡釋和作品所吸引。佛陀到底說了什么?克里希那說了什么?老子呢?帕坦伽利呢?我想用新的眼光來讀他們。? 奇怪的是,在這37年的探尋中,我從未讀過《阿什塔夫梵歌》,也確實幾乎不知道它的存在。最近,當我坐在一個臨終的朋友和老師床邊時,另一個朋友把它放到我手中。我打開它,并大為吃驚,在這里,在這簡短的一卷書中,是所有需要說的。? 我立即獲取其他的版本,并全心全意閱讀它們。每一版都有其優點,但是沒有一個像我內在所聽到的那樣。? 梵文版本的逐字翻譯是有參考價值的,不過需要耐心的研究以期理解。? 由印度學者翻譯的英文版本,使其意義更加清晰,但缺少了我所感受到的特定的韻律、詩意和微妙之處。? 由本土英語學者翻譯的版本在這方面很好,有時卻與原義相差甚遠,或根本沒有說到我內在所聽到的重點。? 于是有一天,我寫下了我內在所聽到的一句詩。我太喜歡它。它太有感染力了,我無法停止。? 有一些習語值得提及。詞語如:大我或真我, 覺知, 神, 絕對, 意識, 知識或真知, 見證, 那, 這, 空, 光, 萬有, 一, 空無, 無, 存在, 我, 你, 它, 他自己, 喜樂, 無上, 一體和真理被當作同義詞使用,盡管有時根據上下文也許有微妙的不同,本質上不存在不同。這些詞都指向那所是的--實相的真正的本質。? 詞語如:宇宙、世界、創造、幻相都是同義詞,指由實相所顯現的、表面上真實的(但并非真實存在的)世界如:物體、人們、個人、念頭、思想、神、知識、概念、神話、宗教、歷史、記憶、情感、時間、空間--我們通過頭腦和感官所感知的一切,包括頭腦和感官本身,都是瑪雅(幻相)。? 用于指出一個“人”他已經證悟到大我,知道真理,感知到實相的同義詞和詞組有:智慧者、無欲者、解脫者、解脫的靈魂、偉大的靈魂、圣人和瑜伽修行者或瑜伽士。
簡介
阿什塔夫梵歌是一本古老的靈性文獻,非常純粹而有力量。純粹,因為它無懈可擊地指向一點。每一個詞都旨在觸發大我的證悟--沒有對改善小我的建議,沒有對道德行為規范,沒有日常實踐的知識。有力量,是因為僅僅閱讀它--或重復誦讀--就足以使一個成熟的(做好準備的)頭腦融入真理。? 關于《阿什塔夫梵歌》我們所知甚少。阿什塔夫是一個出現在印度古典中的名字,但是幾乎可以肯定,本文不是他寫的。作者似乎是一個無名圣人,只是使用了阿什塔夫和國王迦納卡這兩個角色,以安排這段古魯與門徒間的經典對話。很快,這段對話變成了古魯與古魯間的對話,因為在阿什塔夫說出他的智慧之言之后,迦納卡了悟了他的真我,從那時起,他們進入了一個具備最高水平的即興演講。? 因此,一些譯者總是以對話的形式翻譯,并將一切歸功于阿什塔夫。事實上,由于《阿什塔夫梵歌》的所有詩句都有著所能說出的最高水平的智慧,如果將一些歸功于老師,另一些歸功于他新開悟的門徒,似乎是無意義的。
然而,在《阿什塔夫梵歌》中有一條故事線索,在我看來似乎是這樣的:?
第1章:一切以國王迦納卡問圣人阿什塔夫他如何能夠獲得真知、不執著、解脫開始。阿什塔夫就告訴他。
第2章:它奏效了!一聽到阿什塔夫的話語,迦納卡意識到了他的真正本性。狂喜著,他描述了對自己新狀態的喜悅和驚奇。
第3章:阿什塔夫為迦納卡感到高興不過也看到了他的矛盾。他熱情地說出一系列反對執著于塵世快樂的詩句。
第4章:迦納卡聲稱宇宙之主可以照他所喜悅的去做。
第5章:阿什塔夫并非不同意,但是以簡潔的四句詩指出了下一步--徹底消融。
第6章:迦納卡說“我已經知道那了”,并以同樣風格和同樣數目的詩句匹配他的詩。
第7章:無法就此離開“那”,迦納卡繼續進一步描述他的開悟狀態。
第8章:仍然聽到太多的“我”在迦納卡的語言中,阿什塔夫指示他更微妙的執著和束縛。
第9章:阿什塔夫繼續描述真正的不執著(超脫)的生活方式。
第10章:阿什塔夫繼續強調欲望的愚蠢性--無論多么高尚或微妙。
第11章:阿什塔夫進一步描述他所指的無欲狀態。
第12章:迦納卡通過描述無時間的平靜狀態--在其中他現在找到了他自己--來回應。
第13章:迦納卡已經通過阿什塔夫在第1章中的指示而“快樂著”,宣告他確實如是。
第14章:迦納卡帶著平靜的淡漠總結他的高貴狀態。
第15章:被感動,而非教導,阿什塔夫不遺余力地指向那廣闊空無的大我。
第16章:阿什塔夫評論努力和求知的無益。
第17章:阿什塔夫描述一個真正自由者的本性。
第18章:最后,阿什塔夫告訴他所有自己所得--100句純粹非二元性的詩句。如果這不起作用,沒有什么會起作用了。
第19章:它們起作用了!迦納卡不再描述他自己的開悟狀態,而只是可以用提問的形式揭示小我的缺席。
第20章:最后一系列的問題指出這些問題本身的無意義,迦納卡燃燒掉最后一絲個人性的痕跡,并最終融入(大我)。他以“沒有更多可說的了”結束談話。? 阿什塔夫微笑著,贊許地點頭,并不再說什么了。
巴特?馬歇爾? 2005年8月?
阿什塔夫梵歌 Ashtavakra Gita?
第1章 了悟大我的介紹?
迦納卡(國王)說:大師,如何實現真知?如何變得不執著?如何得到解脫?? 阿什塔夫說:想得到自由,要避免像毒藥般的感官享受。將你的注意力轉向寬恕、忠誠、仁慈、簡單與真理。? 你不是土、水、火或者空氣。你也不是空無。解脫是知道你自己僅僅是覺知--所有這一切的見證者。? 安住于覺知中,沒有人的幻相。你將立即感到自由和平靜。? 你不屬于任何階級,也沒有責任和義務。你是不可見的,無為和無形的。你是萬事萬物的見證者。如此快樂著。? 正確和錯誤,快樂和痛苦,只存在于頭腦中。它們與你無關。你不是作為者,也不是結果的享用者。你是自由的。? 你是那萬事萬物唯一的見證者,永遠自由。你唯一的束縛是尚未認識到這一點。? 由于被毒蛇咬過,這個念頭“我是作為者”產生了。去了解“我什么都沒有做過”這個真理。如此快樂著。? 只要理解“我是獨一的覺知”就能夠立即燒毀所有的痛苦。如此快樂著。? 你是不受束縛的覺知--喜樂,無上的喜樂,在其中宇宙顯現,如同繩子顯現出蛇的幻相。如此快樂著。? 這種說法是真實的:“你就是你所認為的?!比绻阏J為你是受束縛的,你就是受束縛的。如果你認為你是自由的,你就是自由的。? 你是大我--獨一的見證者。你是完美的,無處不在的,你是一。你是自由的、無欲的、永遠平靜的。整個宙只是在你里面的顯現。? 冥想這個:“我是唯一的覺知 —— 一體本身。”放棄這個想法——你是分離的個人,有內在和外在。? 你已經被束縛于這個想法很久了:“我是一個個人”。讓這個真知:“我只是覺知”的寶劍來釋放自己。? 你當下是自由的,也永恒是自由、已自我了悟、明晰和平靜的。對冥想的實踐使人保持束縛。? 你是純粹的意識——宇宙的本體。宇宙存在于你里面。不要心胸狹窄。? 你是無條件的,不變的,無形的。你是純粹的、深不可測的、冷靜的。你無欲望。你是意識。? 那擁有形式的不真實。只有無形的是永恒的。一旦知道這點,你將不會回到幻相中。? 如同鏡子既存在于其所反映的印象之中,又存在于其所反映的印象之外,無上大我既存在于身體之中,又存在于身體之外。? 正如無論罐子存在與否,空間都同樣存在,那無時間的、遍透一切的一作為整體而存在。
第2章 了悟大我的喜悅?
迦納卡說:恢復了我的大我身份,我即大我,我現在一塵不染,住于平靜的覺知中,超越了意識。一直以來,我都被幻相所欺騙。? 僅僅由于這超靈之光,身體和宇宙出現了。大我是一切或什么都不是。? 了解到不存在身體或宇宙,經由恩典,大我顯露出來了。? 正如泡沫和水泡與水沒有分別,宇宙也是如此,它出自大我,與大我沒有分別。? 細看一塊布,你只能看到絲線;細看天地萬物,你只能看到大我。? 如同甜味彌漫于甘蔗汁中,大我是遍透于萬物中的本質。見不到大我,世界成為現實。見到大我,世界就消失了。繩子呈現出蛇的樣子,大我呈現出世界的樣子。? 大我就是超靈之光。宇宙因我的一瞥而顯現。? 宇宙的幻景在我里面出現,如同銀色出現在珍珠之母——貝殼中一樣,又如同繩子看起來像一條蛇,也如同沙漠中出現的水的幻影。? 我崇拜自己!我是多么奇妙,我會永遠不死,這世界上自梵天下至地上的一片草都會毀滅,但是我還是存在著。? 如同陶罐回歸于泥土,波浪回歸于水,手鐲回歸于金子,宇宙將會回歸于大我。? 大我絕妙、不可思議,崇拜所不能及。大我不會衰敗、永不死亡,盡管神和所有的宇宙都會消失至最后一片草。? 大我奇異、令人贊嘆,崇拜所不能及。甚至在擁有一個身體時,大我也是整體。大我既無來也無去。大我同時無處不在。? 大我奇妙、令人驚嘆,崇拜所不能及。我被我自己的力量所震驚。宇宙在我里面顯現,但我不受它影響。? 大我美妙、令人愉快,崇拜所不能及。大我是一切思想或言語,又一無所有。? 在實相中,知識、知者和可知并不存在。我是明澈的大我,盡管在其中無知顯現。? 看那“一”,了解到“多”是所有苦難的根源。唯一的治愈法就是去認識到,所見的一切都不真實存在。大我是一,是覺知、喜樂與純凈。? 大我是無所束縛的覺知。僅僅在想像中我是受限的。反復沉思這點,我安住于絕對中。? 大我既不自由也不受束縛。這類幻相之物已不再被相信。盡管大我含攝了萬物,萬物并無實質。? 已經確鑿地了解到,這個宇宙和身體并無形體和實質,大我被揭示為獨一無二的覺知。在此沒有想像存在的空間。? 身體只在想像中存在,正如天堂和地獄、束縛、自由和恐懼也是如此。我作為純粹的覺知,還要顧慮這些嗎?? 我見不到區別與分裂。甚至多樣性也看起來像單一無形的沙漠。我還要粘附于什么呢?? 我不是這個身體。我也不曾擁有過身體。我是覺知,不是一個個人。我對生命的渴望將我束縛于看似真實的人生。? 在我自己的無限海洋中,頭腦之風使世界之波浪躁動不安。? 但是,當頭腦消退于無限的海洋中時,人格(個人性或個體性)之方舟——伴隨著它所攜帶的宇宙被吞沒。? 多么奇妙!在我自己的無限海洋中,存在之波浪升起、碰撞,嬉戲一番,然后消失——正如它們的天性那樣。
第3章 了悟大我的檢驗?
阿什塔夫說:認識到你自己是整體,是寧靜、不可摧毀的,你還會渴望財富嗎?? 正如對貝殼的無知(因見到貝殼的銀色反光)而想像貝殼中有銀子,導致了貪婪的升起;對大我的無知(因見到大我所呈現出來的幻相--世界的美麗)而想像世界中有珍寶,導致了對虛幻之物的渴望。? 認識到你自己就是“那”,在“那”之中,世界之波浪升起并回落,你還會因焦慮而奔忙嗎?? 認識到你自己作為純粹的覺知,美麗得無法形容,你怎么可能還是欲望的奴隸呢?? 奇怪的是,一個圣人,他已經認識到大我在萬物之中,萬物在大我之中,擁有感還會繼續。? 奇怪的是,一個安住于絕對中,決心要擁有自由的人,還會受到欲望的誘惑而變得軟弱。? 奇怪的是,已經知道欲望是真知的敵人,一個人仍然渴望感官享樂,甚至在奄奄一息、瀕臨死亡之際。? 奇怪的是,一個人已經不執著于世間事物,而且能夠識別短暫與永恒,他渴望著自由,卻還會害怕身體的死亡。? 無論是受到贊揚還是折磨,寧靜的圣人安住于大我之中。他既不高興也不憤怒。? 一個偉大的靈魂見證著他自己身體的行為,就好像它們是別人的。贊揚和指責如何能夠令他煩認識到宇宙是幻相,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欲求,一個頭腦冷靜的人,如何能夠害怕死亡?? 我們能拿誰與這偉大的靈魂相比較呢?他滿足于對大我的了悟,在令人沮喪的處境中也能保持無欲。? 為什么一個頭腦冷靜的人,他已經了解客觀事物的虛無,還會喜歡一物而擯棄另一物?? 一個不執著的人,不被對立面所束縛、免于欲望,當經歷事情時,既不體驗到快樂也不體驗到痛苦。
第4章 了悟大我的贊頌?
迦納卡說:確實,一個已經了悟大我的人,盡管在人生中游戲著,卻與世間背負重擔的迷惘之人大大不同。? 真的,一個瑜伽士不感到興高采烈,盡管他住于因陀羅和所有不滿足的眾神所渴望的高貴狀態中。? 無疑,一個了悟了“那”的人,不會被德行或惡行所影響,如同空間不會被煙污染,盡管看起來如此。? 誰能在生活中阻礙那知道宇宙就是大我的偉大靈魂?? 在四種生物中,從梵天到一片草葉,只有圣人可以放棄憎恨和欲求。? 那知道他自己是整體而沒有他物之人是罕見的——這宇宙之主。他如他所知的行動,從不憂慮。
第5章 (頭腦)消融的四個方面?
阿什塔夫說:你是純凈的,不被任何東西所污染。那么要放棄什么呢?頭腦是復雜的--任它去。如此體驗到(頭腦)消融的平靜。? 宇宙從你里面升起,就像從海洋里升起的泡沫。知道你自己是整體。如此進入(頭腦)消融的平靜中。? 如同繩子呈現出蛇的樣子,宇宙看起來存在于純凈的大我中,但卻不真的存在。了解到這點,你會知道:“沒有什么要消融的。”? 你是完美的,不變的,超越痛苦和快樂,希望和絕望,生和死。這就是(頭腦)消融的狀態。
第6章 更高的知識?
阿什塔夫說:我是無限的空間,宇宙就像一個罐子。因為知道這個,所以沒有必要放棄、接受或消除什么。? 我是無邊的海洋,宇宙是升起的波浪。因為知道這個,所以沒有必要放棄、接受或消除什么。? 我是貝殼,宇宙是銀子的幻相。因為知道這個,所以沒有必要放棄、接受或消除什么。? 我在萬物之中,萬物在我之中。因為知道這個,所以沒有必要放棄、接受或消除什么。
第7章 了悟大我的本性?
迦納卡說:在我里面,這無邊的海洋上,宇宙之船因其本性而隨風漂蕩,因此我不焦慮。? 在我里面,這無邊的海洋上,讓宇宙之波浪如其所愿而起伏,我既不增加也不減少。? 在我里面,這無邊的海洋上,宇宙是想象的產物,我是寧靜、無形的,我僅安住于這之中。? 大我不在客觀事物之中,客觀事物也不在純凈、無限的大我之中。大我是寧靜的,沒有執著和欲望。我僅安住于此中。? 我是意識,世界是短暫的假象。接受或拒絕的念頭如何產生?從何處產生??
第8章 束縛和解脫?
阿什塔夫說:當頭腦渴望事物,對事物感到悲傷,接受或拒絕事物,因事物而高興或不高興時,這就是束縛。? 當頭腦不渴望事物,不對事物感到悲傷、不接受或拒絕事物,不因事物而高興或不高興時,就是解脫。? 若頭腦執著于任何體驗,這就是束縛。若頭腦不執著于所有的體驗,這就是解脫。? 當沒有“我”時,就有解脫。當“我”出現時,束縛就隨之而出現。明白了這個,戒絕接受和拒絕就毫不費力了。
第9章 不執著?
阿什塔夫說:對立面,義務已盡還是未盡--這是對誰而言?這又何時結束?認真考慮這點,永遠無欲,讓所有的事情順其自然,對世事毫不在意。? 通過觀察世人的行為,一個人熄滅了對享樂和知識的渴望。這樣的人是罕見的,是受祝福的。? 知道一切事物都身負三重苦難,圣人變得平靜。這個世界華而不實、短暫、無價值,只配被拒絕。? 曾有一個時代人們不生活在矛盾對立中嗎?拋棄一切對立面,滿足于所發生的,這樣就完美了。? 最偉大的預言家、圣人和瑜珈修行者,他們之間的意見很少一致,留意到這點,誰能不淡漠地對待知識,并變得平靜呢?? 一個人通過看淡世事,通過冷靜的沉思,了解了他自己的本性,脫離了幻相--難道他不是一位真正的導師嗎?? 在宇宙萬象中只看到本初元素,你將立即獲得自由,并安住于大我之中。? 欲望創造了世界--棄絕它。拋棄了欲望也就等于拋棄了世界,現在你可以如你所是地生活了。
第10章 寂靜?
阿什塔夫說:放下欲望,它是敵人。拋棄成就,它來自惡意與善行,看淡它。? 將朋友、土地、財富、房子、妻子、天賦以及所有顯而易見的好運,都看作是短暫的演出,如同一個只持續三五天的夢。? 哪里有欲望,哪里就有世界。堅定地持守不執著,擺脫所有的欲望,這樣是快樂的。? 束縛等同于欲望。摧毀欲望就會獲得自由。只通過脫離世界,一個人就能愉快地認識到大我。? 你是整體--意識本身。宇宙既無意識也不存在。甚至無知也是不真實的。還有什么需要知道呢?? 過去,你一世又一世地執著于王國、兒子、妻子、身體、快樂--然而,你現在已經永遠地失去了他們。? 成功、快樂、虔誠的行為……、夠了!在世界這片陰沉的叢林中,心靈找不到安定之所。? 有多少世你不曾用身體、頭腦和言語付出艱辛的努力?現在是時候停止了。
第11章 智慧?
阿什塔夫說:存在、不存在、變化,這些是事物的本性。認識到這點,平靜、安詳和極樂隨之而來。? 一個確切知道“大我創造了一切,唯有大我存在”的人,會變得平靜、無欲、不執著。[烈火:此段三種翻譯用詞有不同,“上帝”、“上天”、“大我”在此處作為同義詞,值得研究與注意]? 一個人確切地知道成功與失敗的來去完全出于命運的安排,他就變得滿足,既無欲望也不悲傷。? 一個人確切地知道生與死,幸福與不幸的來去完全出于命運的安排,他看到沒有任何事需要去完成。他安住于無為中,且在行動中仍保持不執著。? 一個人認識到了僅僅是因為憂慮而導致了世間的苦難,他就變得自由、快樂、平靜、無欲。? “我不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也不是我的所有物--我是意識本身?!币粋€人確切認識到這點,就不再有做了某事或某事未做的記憶。只有絕對的存在。? “從梵至最后一片草葉--唯有大我獨存?!币粋€確切知道這點的人將會變得純潔、寧靜、內心無沖突。成就不再有任何意義。? 一個人確切知道這個具有多樣性的、神奇的宇宙只是空無,他就變得無欲、覺知并安住于“無物”的平靜中。
第12章 安住于大我之中?
迦納卡說:首先我變得無法容忍行動,接著是過多的談話,然后是思維本身,于是我來到了這里(大我中)。? 聲音或其他的感官知覺無法吸引我的注意力。甚至對大我也無感知。頭腦是自由的、不分心的、注意力集中的,我在此(大我中)。? 一個充滿了幻象的頭腦才需要努力集中注意力。知道這點,我保持在此(大我中)。? 沒有什么要被拒絕,也沒有什么要接受。沒有快樂,沒有悲傷。上主,我在此(大我中)。? 在生命中沒有階段、冥想、棄絕或頭腦的對象--這些除了讓心混亂,什么都不是,我永恒在此(大我中)。? 做與不做均升起于無知。知道這點,我在此(大我中)。? 思考那頭腦所不能及的,一個人會不可避免地制造幻想。我選擇無思慮并保持在此(大我中)。? 那些通過努力到達這里(大我)的人是有福的。那些因其本性而在此(大我中)的人是有福的。
第13章 幸福(快樂)?
迦納卡說:那“知道唯有大我存在”的平靜狀態是罕見的--甚至在那些只裹纏腰帶的人當中都是罕見的。我因此既不棄絕也不接受什么,并如此快樂著。? 身體因過度鍛煉而僵硬。舌頭因過多地讀經文而疲憊。頭腦因過度冥想而麻木。遠離所有這些,我如我所是地生活。? 認識到無需做什么,我做著自然而來之事,如此快樂著。? 那教導努力或無為的瑜珈士們仍然是束縛于身體的。對于那些我既不排斥也不追求,如此快樂著。? 站著、走著、坐著,我都沒有得到或失去什么。所以,無論是站著、走著還是坐著,我都是快樂的。? 睡覺時,我沒有失去什么,通過努力我也沒有得到什么。不考慮得與失,我是快樂的。? 快樂與痛苦來來去去,反復無常。沒有好與壞,我快樂地生活著。
第14章 平靜?
迦納卡說:盡管看起來像其他人一樣睡著了,一個對世界的興趣已經耗盡的人,他的頭腦是空的,他的思考只是不經意的,他實際上是真正覺醒的。? 當欲望已經消融之時,怎么會有財富、朋友和感官誘惑呢?經文和知識有什么用處呢?? 我已經認識到無上的大我,那見證者,那整體。我對束縛和解脫都不感興趣。我無需解脫。? 一個已經沒有了疑惑的人,雖然仍在幻相世界中生活著,他內心的狀態只有那些與他一樣的人才能了解。
第15章 大我的知識?
阿什塔夫說:一個有著單純內心的人可能偶然聽到一次教導,就了悟了大我,而一個頭腦復雜的人可能一生尋求,卻依舊保持迷惑。? 厭惡世事即是解脫,被世事所吸引則是束縛(痛苦)。這是真理?,F在做你想做的。? 真知將一個雄辯、聰明、活躍的人轉變為一個沉默、謙虛和行動緩慢的人。因此,愛世界的人會回避真知。? 你不是這個身體。你也不擁有一個身體。你既不是做為者也不是享樂者。你只是覺知--永恒的見證者。你是自由的。安住于喜樂中吧!? 依戀和厭惡都是頭腦的品質。你不是頭腦。你是意識本身--你是永恒不變、不可分割、自由的。安住于喜樂中吧!? 認識到大我在一切之中,一切在大我之中。從個人的身份感和“我的”這樣的感覺中解脫出來吧!這樣是快樂的。? 你就是“那”,宇宙出現在其中,就像波浪出現在海洋上。你是意識本身。沒有必要憂慮。、? 擁有信心,我的孩子,擁有信心。你只是覺知、大我、整體。你是自然之主。? 身體由世間的物質構成。它來了,逗留了一陣子,又去了。大我無去亦無來,一直存在著。為什么要為身體的離去悲哀呢?? 如果身體持續存在直到時間的盡頭,或者今天就消失--對作為覺知的你來說,有得或者失嗎?? 讓宇宙之波浪隨他們所愿起伏。你什么都沒有得到或失去。你就是海洋。? 你是意識的內容。世界就是你。誰是那個認為他可以接受或拒絕世界的人?他站在哪里?? 在你這個整體--純潔的覺知之中,哪里會有出生、行動和分別的個人呢?? 無論你感知到什么,都只是你自己。手鏈、臂鐲和踝飾怎么會和做成它們的金子有任何區別呢?? 拋棄這種區分,諸如“我是祂,大我?!焙汀拔也皇沁@。”視一切為大我。無欲望,如此快樂著。? 僅僅是你的無知創造了宇宙。實際上只有整體存在。不存在與你有所不同的他人或上帝。? 一個確切知道宇宙只是幻相、空無一物的人,會變得無欲,作為純粹的覺知,在無物存在的空無中找到平靜。? 只有整體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在存在的海洋之中。你既沒有束縛也沒有自由。如此滿足的生活并快樂著。? 不要用“是”或“否”令你的頭腦激動。你是純粹的意識。保持平靜,并安住于大我的祝福中。? 完全拋棄所有的沉思冥想。不要把任何東西放在心里。你是大我,永遠自由。思考對你有何用處呢?
第16章 求知的無益?
阿什塔夫說:你可以背誦和談論所有你想要的經文,但是除非你放下一切,否則你永遠無法知道真理。? 你可以享樂、工作和冥想,但是你將仍然會渴望“那”,“那”超越了所有的體驗,在其中所有的欲望都不復存在。? 每個人都活的很悲慘,因為他們都在不斷的努力追求成就。但是無人理解這點。一個成熟的頭腦一旦聽到這個教導,就會立刻解除束縛。? 一位真正的大師是一個慵懶的人,對他來說甚至眨眼都是一個麻煩,他是快樂的。因為他就是那唯一的整體。? 當頭腦從這樣的對立中解脫出來--“這個已經完成”和“那個還沒有做”,一個人變得對名譽、財富、享樂和解脫都不感興趣。? 一個人厭惡感官對象并避開他們。一個人渴望它們并陷入其中。一個既不厭惡也不渴望感官對象的人,是一個既不逃避也不執著的人。? 只要還有欲望--這是辨別力的缺乏--就會有執著和逃避。這就是產生世界的原因。? 放縱導致了執著。厭惡導致了棄世。像一個孩子那樣,圣人免除了二者,如此,像孩子一樣生活著。? 一個執著于世界的人認為,棄世將會消除他的苦難。一個不執著于任何事的人是自由的,甚至在世界中都不感到悲慘。? 一個人認為解脫屬于他自己,將解脫作為他自己的成就,這樣的人既不是一個開悟者,也不是一個求道者。他忍受著他自己的痛苦。? 盡管哈拉、哈里或蓮花中生出的梵天親自教導你,在你完全清空自己以前,你不會知道大我。
第17章 真正的知曉者?
阿什塔夫說:一個已經獲得真知,收獲了瑜珈之果實的人,他是滿足的,所有的執著已被凈化,他可以自在的獨處。? 真理的知曉者在世間從來不會感到不幸,因為在整個宇宙中只是充滿了祂自己。? 正如大象不喜歡苦楝樹的葉子,卻喜歡薩拉基樹的葉子,那在大我中感到快樂的人,感官對象無法取悅他。? 在世間,這樣的人是罕見的,他既不沉溺于過往的快樂中,也不渴望將來的快樂。? 那渴望快樂的人和那渴望解脫的人,在世間都是很常見的。那既不渴望快樂,也不渴望解脫的偉大的靈魂,是罕見的。? 一個正直的人是罕見的,他既不貪求也不回避宗教、財富、快樂、生命或死亡。? 一個擁有真知的人,既不關注宇宙也不渴望它的消失。他快樂的生活著,無論發生什么。他是受祝福的。? 知曉了大我,心是空靈和平靜的,圣人快樂的生活著,無論在看、聽、摸、聞還是嘗。? 對那世界之海洋已經枯竭的人而言,沒有執著或不執著。他的眼神是空靈的,他的感官欲望已止息,他的行為無目的。? 圣人既非睡著了也非醒著。他的眼睛半睜半閉。因此,對于已經解脫的靈魂來說,處處都只有“那”。? 已解脫的靈魂,僅安住于大我中,他的心是純凈的。他無論何時何地,總是無欲地生活著。? 看、聽、聞、嘗、拿、說、走,這偉大的靈魂,既非努力也非不努力。他是真的自由。? 已解脫的靈魂,既不指責也不贊揚,既不給予也不拿取,既不不高興也不生氣。他處處不執著,處處自由。? 那偉大的靈魂總是沉著而平靜,無論是在面對多情的女子,還是覺察到死亡正在逼進他自己。? 快樂和痛苦、男人和女人、成功和失敗,圣人看不到它們有什么區別。一切都完全相同。? 在圣人心中,既無暴力也無憐憫,既不自大也不自卑,既不焦慮也無疑惑。他的世俗生命已耗盡。他已經超越了他作為一個人的角色。? 一個已經解脫的人,既不逃避也不渴望任何體驗。他享受著一切的來來去去。? 圣人平靜的心,不會受思潮的影響。他的心是空靈的,他的家是絕對。? 盡管他可能正在行動,一個擁有真知的人,無所作為。欲望已經耗盡,從“我”和“我的”這樣的念頭中解脫出來,他完全確切地知道,無一物存在。? 圣人是自由的。他那空靈的心不再投射出假像和夢幻,不再枯燥和遲鈍。這種狀態難以描述。?
第18章 平靜?
阿什塔夫說:贊美“那”,它是極樂本身,它的天性是寧靜與光明,經由對“那”的了解,一個人知道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 一個人也許能享受大量世間的歡樂,但是將不會真正幸福,除非拋棄它們。? 一個人的內心已經被來自責任的悲傷之驕陽烤干,沒有大量的平靜之甘露,怎么可能會幸福呢?? 這個宇宙只是意識中的一個念頭。實際上它什么都不是。一個人已經看到了存在和非存在的本質,他是永恒的。? 大我是絕對的、無為的、永恒的、純凈的,祂是無限的,祂與你之間沒有距離。你永恒是祂。? 對于那視野純凈的人,假象不復存在,接著即可知曉大我。一切的悲傷頃刻間就驅散了。? 看到一切都只是想象,知道大我是永恒自由的,圣人像孩子一樣生活著。? 知道自己是絕對,知道存在和非存在只是想象,對無欲之人而言,還有什么要學、要說或要做的呢?? 確切的知道一切都是大我,圣人沒有一絲這樣的想法“我是這”或“我不是那”。? 那找到平靜的瑜珈士,既不心煩意亂也不專注一處。他既無快樂也無痛苦。無知已經驅散,他從所知中解脫了出來。? 身處天堂或貧困中,得到或失去,群居或獨處,對瑜珈修行者而言,無論怎樣都沒有區別,因為他的內心已經免除了對環境的依賴性。? 宗教美德,感官快樂,物質繁榮,這與那之間的區別--對已經從“我做了這個”和“我沒做那個”中解脫出來的瑜珈士來說,這些都毫無意義。? 在世解脫的瑜珈修行者,在這個世間沒有責任,因為在他的內心沒有執著。他的生命在繼續著,他卻不存在。? 對于那偉大的靈魂,安住于超越欲望之境,哪里有幻相?哪里有宇宙?哪有對“那”的冥想?甚至哪有從世間的解脫?? 那看到世界的人可能試圖拋棄它。但是一個無欲之人會做什么呢?他見到空無一物。? 那看到最高梵的人這樣想,“我是梵天?!钡牵浅搅怂兴枷氲娜耍伎际裁茨??他知道,只有大我,除卻大我,無一物存在。? 那實現了自我控制的人,能看到自己的煩躁不安。但是那偉大的靈魂從不心煩意亂。他知道沒有什么要去實現。他知道沒有什么事必須要做。? 那擁有真知的人,可能像普通人一樣生活著,但是他的內心卻完全不同。他看到自己既不專注也不分心,他從不挑剔他自己。? 那已經超越了存在和非存在的人,他是明智的,滿足的,無欲的,無為的,盡管世人可能會認為他是有為的。? 一個有智慧的人,不受行動或靜止的影響。他快樂的生活著,做著任何需要他完成的事。? 就像隨風飄蕩的樹葉一樣,那已經解脫的人,不再受生活的束縛,他是無欲的、獨立的、自由的。? 對于那已經超越了世界的人來說,沒有歡樂或悲傷。擁有一顆平靜的心,他活著好像沒有身體一樣。? 一個知道大我的人,他的心是寧靜的、純潔的,既不厭惡他所擁有之物,也不渴求他所沒有的東西。? 他的心處于空靈的自然狀態,有智慧的人不分別榮譽和恥辱。他做著需要他去完成的事情。? 一個人在行動的同時知道“這件事是由這個身體所做的,不是我,純粹的大我?!闭娴模菬o為的,無論他做了多少事。? 一個已經解脫的人,行動,但不聲稱自己是行為的作者,然而他并非傻瓜。他是受祝福的,甚至在世間,他也是快樂的。? 受夠了頭腦無止盡的運作,有智慧的人心靜如水。他不思考,不學習,不聽,不看。? 超越了平靜和煩惱,那偉大的靈魂既不在乎解脫,也不在乎束縛。已經知曉整個宇宙是空--盡管它看似存在--他就是上帝。? 那認為自己是一個“個人”者,甚至在靜止時,也是有為的。圣人知道自己并非是一個“個人”,盡管正在行動,他也是無為的。? 已經解脫的人,他的心既不焦慮也不得意,他是平靜的、無欲的,已經摒除了所有的疑惑。? 已經解脫的人,既不努力冥想也不努力行動。行動和冥想只是自動發生。? 聽到終極真理,愚蠢的人會感到迷惑;有智慧的人則會在內心靜修,而顯得大智若愚。? 無知的人會練習冥想和無念。有智慧的人,就好像深深入睡的人,無所作為。? 無知的人找不到平靜,無論是通過有為還是無為。有智慧的人只是聽到真理就會感到平靜。? 盡管他們本質上是唯一的大我、純粹的智慧、愛和完美;盡管他們超越了宇宙,是純凈本身,但是世人不了解這個,無論是通過冥想還是練習。? 即使通過重復的練習,無知的人還是不會解脫。那有福的人,僅僅通過理解,就進入了無限的自由。? 因為渴望知道上帝,無知的人永遠無法成為“那”。有智慧的人就是上帝,因為他已經沒有了求知欲。? 因無法保持平靜而渴望拯救,無知的人生活在世界的幻相中。將世界視為一切苦難的根源,有智慧的人從根部切斷了它。? 愚蠢的人認為通過控制頭腦,平靜就會來臨,他將不會得到平靜。有智慧的人知曉真理,他就是平靜本身。? 對于認為真知是意見和觀念的人,如何會有大我的知識呢?有智慧的人看不到相互分離的事物--只看到無限的大我本身? 愚蠢的人試圖用頭腦控制頭腦--多么愚蠢!有智慧的人喜悅地安住于大我中。沒有需要控制的頭腦。? 有些人相信存在實有,另一些人則相信無一物存在。稀有的是,一個人不相信什么,也從不困惑。[烈火:注意此段]? 柔弱的知識分子可能會相信大我是一,而無其他。但陷在幻覺的泥淖中,他們實際上并不真正知道大我,因此他們生活在痛苦之中。? 一個尋求解脫之人的心靈依賴其所知覺之物。已解脫之人的心靈覺知空無,并擺脫了欲望。? 膽怯之人害怕感官體驗,就像害怕老虎一樣。他們在洞穴中尋求庇護,并試圖不去想世界。? 當感官體驗遇到無欲之人時,就像大象看到了獅子一樣。它們立即奔跑,或者如果無法逃脫,就留下奉承它,為它服務。? 一個毫無困惑的人,知道只有大我,無需修行或解脫。看,聽,觸摸,聞,吃,他的生活如他所是,他是愉快的。? 那內心空靈、無糾結的人,僅僅聽到真理,就明白無事須做,無事需要避免,沒有什么可以打擾他平靜的心。? 圣人,順其自然地做著一切需要被完成之事,不思考善惡。他的行動好像孩子一樣。? 不依賴任何事物,一個人會發現幸福。不依賴任何事物,一個人會臻至圓滿。不依賴任何事物,一個人經由平靜而到達一體大我。? 當一個人意識到,他既不是演員,也不是觀者,內心的風暴就平息了。? 圣人的行動,摒除了虛榮和目的性,如清光閃耀。那些因被幻相蒙蔽,受到牢牢束縛的求道者,則非如此,他們平和的舉止是一種偽裝,因而易受影響。? 不受約束,不受限制,心靈不再投射出幻相,有智慧的人自由地游戲人間、享受生活或退隱山洞,對他而言一切都無區別。? 無論是禮敬一位靈性長者,一個神,或圣地;無論是看到一個理想的女子,一個國王,或親愛的朋友--圣人的心都平靜如水。? 盡管他的仆人,兒子,妻子,女兒,孫子和他所有的親戚都嘲笑和鄙視他,一位真正的瑜伽士也不會沮喪。? 在快樂中他不快樂,在痛苦中他不痛苦。這個奇妙的狀態,只有那些像他這樣的人能理解。? 為了履行對責任的信念,世人創造了一個相對的世界。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是無形的,永恒的,無處不在的,純潔無瑕的,從而超越了責任和世界。? 即使不做什么事,愚蠢的人也焦慮不安。即使正在繁忙中,有智慧的人仍然保持著平靜。? 即使在現實生活中,有智慧的人仍然快樂著。快樂地坐著,快樂地睡覺,快樂地走動,快樂地說話,快樂地吃……? 因為知道大我,有智慧的人不受現實生活的影響。他深沉而平靜,像一個巨大的湖。他不像普通人,他的悲傷已經不復存在。? 對于被幻相迷惑之人,甚至休息都是一種活動。對于有智慧的人來說,甚至行動都會孕育出平靜之果實。? 被幻相迷惑之人,常常討厭他生活中出現的事物。對于不思慮身體之人,執著與厭惡都毫無意義。? 迷惑的心靈陷入了思量與非思量中。盡管有智慧之人可能會覺得有什么想法出現,但他不在意這一點。? 即使圣人正在親手做什么事,他也不會認為自己完成了什么。像個孩子,他是純粹的,他的行為不需要理由。? 那有福的人,確實是知道大我的人。、雖然看,聽,觸摸,聞,吃,他也從來沒有欲望,從來不改變。? 對于一個是內心空靈并不改變的人,哪有世界及其幻相?哪有世界的終結?它的可能性在哪里?? 光榮屬于這樣的人,他沒有欲望,他本身就體現著極樂。他已經完全沉浸于大我中。? 簡言之,那偉大的靈魂已經認識到真理,他不受欲望,享樂和解脫的制約。無時無刻,無論在何處,他都不執著于任何事。? 對于整體來說,存在的只是意識本身,誰能看到本不存在的現象界,僅因名相之念就被創造出來了呢?? 對這樣的一個人來說,平靜是自然的,他知道無一物存在,他明白一切顯現都是幻相,對他來說,那無法言說之物是明顯的。? 品行端正,不執著,拋棄世俗,禁欲主義,對那了解一切事物之虛幻性的人,這些都是什么?誰是意識之光?? 對那感知到非存在和無限之光的人,哪有歡樂或悲傷,束縛或解脫?? 直到了悟大我,幻相都一直占主導地位。圣人生活著,沒有“我”或“我的”這樣的念頭。他與幻覺的連接已被切斷。? 什么是知識?什么是宇宙?這樣的想法:“我是身體”或“身體是我的嗎?”這樣的念頭是什么?圣人是不朽的,他也無悲傷。他只是大我。? 當一個軟弱的人放棄冥想,他就成為了念頭和欲望的獵物。? 即使聽到真理,智力愚鈍的人也會緊緊抓住幻相不放。經過努力壓抑,他可能表面上看起來平靜,但是內在,他渴望著世界。? 雖然其他人可能會看到他在工作,然而圣人無所作為。真知已經化解了他的奮斗。他找不到說話或做事的理由。? 圣人是無所畏懼的,因此他無懈可擊。沒有黑暗,沒有光明,沒有什么可失去的。什么都沒有。? 耐心,明辨,甚至無畏,這些對瑜珈士有什么用?他的本性無法描述。他不是一個個人。? 沒有天堂,沒有地獄,沒有在世解脫??傊?,意識是空靈的。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圣人既不渴望滿足,也不因無成就而苦惱。他的心是清靜的,充滿著甜蜜。? 已經脫離一切欲望,圣人既不贊頌美德,也不指責邪惡。在快樂和痛苦中,他都同樣滿足,他不會去改變任何事情。? 圣人既不拒絕世界,也不渴求大我。他已經不受快樂和悲傷的約束了。他既非生也非死。? 有智慧的人無欲地生活著。他不執著于他的孩子,妻子或任何東西。享樂對他而言什么都不是。他的生命充滿榮耀。? 圣人,自由自在地漫游著,依靠任何來到他面前之物生活。滿足永遠住在他的心中。當夕陽西下,他就在他所在之處休息。? 根植于存在,沒有出生或再生的念頭,那偉大的靈魂,甚至對他自己(身體)的出生和死亡都漠不關心。? 有智慧的人,能夠獨自一人而不感到孤獨,他不關心任何事,即使失去一切財產。他去他想去之處,不受對立面的影響,他的疑慮已消散殆盡。他是真正受祝福的。? 有智慧的人,沒有“我的”之感。對他來說,泥土、石頭和黃金都是相同的。他內心的糾結已經不復存在。他既不知道無知,也不知道悲哀。他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 那已解脫的靈魂,在他的心中沒有欲望。他是滿足的,淡定的。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只有一個無欲的人知道,沒有什么需要知道,沒有什么需要說,沒什么需要去了解。? 那無欲之人是卓越的,無論他是乞丐還是國王。在他眼中不再有好壞的分別。? 對于已經實現到了人生目標的瑜伽士來說,欲望、克制或對真理的渴望,這些算什么?誰擁有美德和虔誠呢?? 一個無欲之人,已經沒有痛苦,他是滿足的,安住于大我中,這樣一個人的內心狀態該如何描述?向誰描述呢?? 那有智慧的人,他的狀態從不改變。熟睡著,他沒有睡著。沉浸于遐想中,他也不在做夢。睜著眼,他也不是醒著。? 有真知的人似乎在思考,但他是無念的。他的感官看似在感知,但他不體驗。他似乎擁有杰出的智力,但他的頭腦是空的。他看似是一個個人,但并非如此。? 有真知的人既不快樂也不悲傷,既不超然也不執著,既不放縱,也不尋求解脫。他什么都不是。? 即使在注意力分散時,那受祝福的人仍然是平靜的。在冥想中,他不冥想。在無知中,他仍然是清醒的。雖然學識豐富,他知道自己一無所知。[烈火:這和道家的道,已經沒有區別]? 那已解脫之人,他無條件地安住于大我中,他已經從行動和責任的觀念中解脫出來了,他時時處處都同樣無欲。他不擔心他做過什么或沒做什么。? 那有智慧的人,既不因贊美而高興,也不因責備惱怒。他既不慶祝生命,也不恐懼死亡。? 一棵寧靜的心,既不尋求人群,也不尋求荒野。無論他在哪里都一樣。?
第19章 在大我中安住?
迦納卡說:用真理的鉗子,我已經從內心的空洞中拔除了思維之荊棘。? 哪有冥想,哪有快樂,哪有繁榮或歧視?哪有二元性?甚至哪有合一?我安住在大我的榮耀中。? 哪有過去和未來,或者甚至現在?哪有空間,或者甚至永恒的存在?我安住在大我的榮耀中。? 哪有大我?哪有非我?哪有善良與邪惡,混亂和清明?我安住在大我的榮耀中。? 哪有睡,夢,醒,或者甚至第四種狀態?哪有恐懼?我安住在大我的榮耀中。? 哪有近或遠,內在或外在,粗頓身或精微身?我安住在大我的榮耀中。? 哪有生死?哪有世界和世俗關系?哪有分心和靜心?我安住在大我的榮耀中。? 沒有必要談論生命的三種目標,談談瑜伽也無任何目的,甚至談論真理都無關緊要。我僅安住于大我中。[烈火:如果沒有對這個真我或大我的承許,不二吠檀多的這章與下一章的描述,與佛教的中觀或般若空性,有什么區別?]?
第20章 在世解脫?
迦納卡說:哪有元素,身體,器官,頭腦?哪有空?哪有絕望?我的本性是透明清澈的。? 哪有經文?哪有大我的知識?哪有無念?哪有滿足和從欲望中的解脫?我已無二元性。? 哪有知識和無知?哪有“我”?哪有“這”?哪有“我的”?哪有束縛和解脫?大我沒有屬性。? 哪有宿業的衍展?哪有在世解脫或死亡時的解脫?只有一存在。哪有業報的衍展?哪有在世解脫,或者甚至死亡時的解脫?只有一存在。? 哪有作為者和享受者?哪有思想的起源和終結?哪有親證的知識?哪有來自他人的知識?沒有人存在。? 哪有世界?哪有求道者和解脫?哪有冥想?哪有人類的知識?哪有受束縛的靈魂?哪有已解脫的靈魂?我的本性即是完美。? 哪有創造和毀滅?哪有目的和手段?哪有求道者?哪有成就?我是整體。? 哪有知者?哪有知曉?哪有所知或知識?哪有一切?哪有空無?我是純粹意識。? 哪有分心、專注、知識或幻相?哪有喜悅或悲傷?我是寂靜本身。? 哪有相對性?哪有超越性?哪有幸?;蛲纯??我已清空了思想,因而無思慮。? 哪有幻相?哪有存在?哪有執著和不執著?哪有人?哪有上帝?我是意識(覺知)。? 哪有活動和靜止?哪有解脫和束縛?我是無時間限制的,不可分割的。我只是大我本身。? 哪有戒律和經文?哪有門徒和導師?哪有生活的目標?我是無限和絕對的。? 哪有存在或非存在?哪有一體性或二元性?在大我里面什么都沒有。沒有更多要說的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