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師斯蒂芬·吉利根講,表面行為或有好壞,但背后的動力沒有欠缺。艾瑞克森流派的催眠治療方式是,找到所謂“壞”行為背后的動力,把它視為好,然后找到好的表達方式,優雅地表達這個藏在行為背后的動力。
艾瑞克森流派的原則是“問題行為背后都有積極動力”,拆解一下,可以分成三個步驟:看到一個問題行為;找到問題行為背后的動力;學習用好的方式去表達這份動力。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任何問題行為,都可以使用這三個步驟;如果你想改變別人的問題行為,也可以告訴他,他問題行為背后的動力有多么好。
被動攻擊是將攻擊性視為了不好的東西,于是用了不好的方式去表達它。你可以對自己說,憤怒和攻擊性是好的動力,當你真能這樣認為時,你就能用好的、主動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攻擊性了。
我們的專欄就是在做這件事情,我希望能傳遞這個信息:人性的這些動力,是多么好的東西。當這個聲音真的被你內心接受到后,你自然就會發生很多轉變。
思考:對領導布置的任務會拖延,不想認真完成,這就是被動攻擊吧。對某些不喜歡的人選擇性看見也是被動攻擊吧。
如何改變呢?暗示自己行為背后的動力其實很好,當我這么想時,我就感覺輕松了,放下了抱怨憤怒,自然可以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