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年度計劃,網上曾經很流行這樣一的段子:“我2018年的目標就是搞定2017年那些原定于2016年完成的安排,不為別的,只為兌現(xiàn)我2015年時要完成的2014年度計劃的諾言。”這個段子戳中了時下很多人的痛點所在,每當年初制定計劃時總是雄心勃勃,發(fā)誓要實現(xiàn)多少個小目標,可到了年底對照計劃盤點成績單時,卻發(fā)現(xiàn)結果只能啪啪打臉。為什么你的年度計劃總是實現(xiàn)不了?如何才能走出這個怪圈?相信這本《只管去做》可以幫你化解焦慮,找到一條實現(xiàn)目標的清晰路徑,輕松實現(xiàn)2018年的年度計劃。
作者鄒小強,時間管理專家,暢銷書作家,“鄒小強創(chuàng)做社”創(chuàng)始人,羅輯思維、新精英生涯、趁早大學等機構特聘講師。專注時間管理的十余年,其博客及微信公眾號已吸引數十萬人訂閱。曾受邀為微軟中國、騰訊等眾多知名企業(yè)培訓,幫助無數企業(yè)和個人建立時間管理體系。這本《只管去做》作為鄒小強的成名作——《小強升職記》的升級版,依然沿用了其過去的風格,內容通俗易懂,方法便于上手。本書以白領小強與領導老付對話的形式,教你走出“年底想想千條路,年初開始走老路”的怪圈,做好目標管理,掌控夢想人生。
一、為什么你的年度計劃總是實現(xiàn)不了
若要實現(xiàn)年度計劃,首先要回歸計劃本身,反思一下年度計劃本身究竟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大部分人的年度計劃之所以實現(xiàn)不了,原因主要歸結為四點:假、大、空、全。
假:看到朋友圈里別人曬跑步,于是也計劃跑步,聽閨蜜說要去西藏旅行,立刻在自己的年度計劃里也寫下西藏旅行。試問這樣復制粘貼來的的計劃能實現(xiàn)嗎?我只能報以呵呵了。“假”的表現(xiàn)就在于目標不是發(fā)自內心,忠于“初心”,而是效仿別人,說白了你是在把別人的目標當目標,這種一時沖動制定的偽目標往往缺乏持久的動力。
大:看到別人今年制定了二十萬的理財計劃,于是也高喊理財口號,并痛下決心要一年攢下二十萬。請問你年薪多少,有什么可以變現(xiàn)的技能幫你賺到這些錢?“大”的表現(xiàn)就在于不切實際,超出個人能力的范圍,難度過大的目標只能讓人半途而廢。
空:指沒有將目標拆解到每個月、每一天的計劃中,這樣的目標只能停留在口號層面,難以落地。比如健身,只提出健身的目標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制定詳細的計劃逐步實施。
全:即貪多求全,缺乏重點、針對性,什么都想要,結果只能是什么都得不到。比如今年計劃學習寫作、健身、拿下MBA、順便考幾個證書......目標太多,就會難以聚焦,陷入茫然,這說明你還不清楚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二、如何實現(xiàn)你的年度計劃
如何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xiàn)年度計劃呢?《只管去做》分享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著陸式年度計劃法。
1、五年后的一封信——描述愿景
嘗試寫一封信給五年后的自己,想象一下那時的你會是什么樣?在做什么?生活的狀態(tài)如何?要點有三條:一是用五感寫作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不列干條條。這種方式強調用走心的方式描繪令人怦然心動的畫面,更能激發(fā)人們努力去實現(xiàn)目標。比如:每周去健身房兩次,這種寫法就比較干癟,換一種方式,我們可以這樣描述:絕對沒有小肚腩,跟20多歲的年輕人在球場上身體對抗的時候竟然完全不落下風。二是不能只寫感受。感受太多就會淪為空想家。第三,把這封信當做一個儀式。在一個舒適、放松、安靜的環(huán)境中用喜歡的方式寫下來。
其實,我們可以卸下任何心理負擔去坦誠的面對內心,對自己描繪夢想中的畫面,這種生動美好愿景會對我們內心產生一種巨大的吸引力,引領著我們朝著理想不斷奔跑和努力。在寫信的過程中,或許你會動容落淚,但重拾夢想就是這樣令人振奮和感動。
2、平衡人生九宮格——把愿景孵化為目標
01人生的幸福在于平衡。
九宮格通過可視化的方式來展現(xiàn)影響人生幸福指數的主要因素,包括身體健康、財務理財、人際社群、工作事業(yè)、家庭生活、學習成長、體驗突破、休閑娛樂。其中體驗突破指嘗試去做一些從未做過的事,打破你的自我設限。在對目標進行歸類時,不必糾結,遵從“初心”就好。
九宮格就像一個人,腳下踩著三個根基:健康、財務、社交;左右手握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頭頂上是三種享受,學習中的成長享受、體驗突破的愉悅享受、休閑娛樂的放松享受。
02將愿景轉化成目標。
將愿景轉化為目標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需三步:先定義、再計劃、后目標。以財務自由為例,如果要實現(xiàn)財務自由,先要搞清楚財務自由的是什么含義。在《只管去做》一書中,鄒小強告訴我們“基本財務自由是指被動收入>總支出”,被動收入也就是我們不工作也可以獲得的收入,也稱“睡后收入”。舉個例子:你每月支出額為1萬元,一年支出12萬元,按照目前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5%來計算的話,那么你至少需要有240萬元的存款,才可以依靠"吃利息來"實現(xiàn)財務自由。接下來,你就要打開腦洞好好想想,你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去積累你的“第一桶金”。比如你可以計劃把閑置的房屋出租、跳槽去薪水更高的公司、學習一項能為你帶來額外收入的技能、“開源”的同時學會“節(jié)流”......接下來你就可以據此制定明年的目標了:開春收拾房子租出去、找熟人介紹工作和在網上發(fā)簡歷、報名**學習班、學習理財......
3、利用SMART原則檢查年度目標的合理性
制定目標一定不要過于理想化,否則很容易不具可操作性,我們可以根據SMART原則對年度目標進行檢查和調整。
SMART原則:
S( Specific):目標必須是具體的;
M( Measurable)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
A( Attainable)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
R( Relevant)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
T(Time- based)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時間期限。
在制定目標后,要對照著SMART原則看看有什么不妥之處,避免做無用功,影響實現(xiàn)目標的熱情。
4、依據目標制定項目計劃
01運用甘特圖抬頭看路
目標分兩類,一類是項目,一類是習慣。所謂習慣就是周期性去做一件事,比如健身;所謂項目就是需要多個步驟完成的事情,比如旅游,需要訂機票、預定住宿、做攻略、準備物品等。為了掌控全局,整體推進,我們可以用甘特圖來管理項目進度。畫甘特圖的好處,一是所有項目進度一目了然,二是可以根據上個月的進展來調整下個月的計劃,這樣就可以確保所有項目如期完成。這就叫抬頭看路,把握全局。
02運用倒推分解法低頭走路
因為項目之間有很大的區(qū)別,為了使項目計劃更加明晰,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分析目標:
簡單——復雜
具體——模糊
利用這個工具將所有的項目分為四類:簡單具體、復雜具體、簡單模糊、復雜模糊。
對于簡單具體的目標,設置日程表直接去做就好,不必設定復雜的計劃。為每一個項目都設置一份項目清單,就可以多項目有條不紊地同步推進而不至陷入混亂。
如何將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計劃呢?我們可以運用倒推分解法。書中以寫一本書為例,給我們展示了這個倒推的過程:
·“11月前出版一本時間管理的書”
·“要上架的話,10月初就要走出版流程”
·“9月底就要交稿"
·”8月底就要寫完10萬字的書稿,按照每天1000字計算,大約4個月完成“
·”4個月加1個月緩沖時間,則3月份就要開始寫“
·”3月開始寫的話,1月、2月就要開始整理資料、聯(lián)系出版公司、積累案例“......
使用倒推分解法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倒推到現(xiàn)在,越到現(xiàn)在越要明確具體的行動計劃。
5、三步培養(yǎng)好習慣
如何實現(xiàn)習慣型目標呢?很多人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一天打漁,兩天曬網“,常常半途而廢。《只管去做》中作者鄒小強告訴我們培養(yǎng)習慣就像推著一塊滾石上山,培養(yǎng)習慣的有四個階段:帶著新鮮感和熱情開始,用方法和技巧堅持,吸納渴求和獎賞的能量來突破,最后是伴隨喜悅的習慣成自然。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我們真正想培養(yǎng)、并適合我們的習慣呢?作者推薦了一個非常直觀有效的方法,姑且稱之為列表打分習慣選擇法吧,這種方式可以克制感性因素的影響,量化你真實的想法,更加理性的判斷出你應該培養(yǎng)的習慣究竟是什么。
表格列出了三個主要影響因素:
痛苦:做這件事解決我哪個痛苦?依照程度由淺至深,打0~10分;
熱情:做這件事的動力是什么?根據強烈程度,打0~10分;
時機:眼下適不適合做這件事?從特別不適合到特別適合,打0~10分。
選出我們想要培養(yǎng)的習慣之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啟動一種儀式來點燃你的習慣,方法就是”習慣培養(yǎng)卡片“,為了激勵和提醒自己,你可以將卡片放在醒目的地方。
培養(yǎng)習慣的最后一步:忠實記錄,積極反饋。你可以通過習慣記錄類的APP記錄下你的計劃執(zhí)行情況。計劃應保留一定的彈性,比如每天堅持跑步,可是中途有兩三天因為生病或意外狀況而中斷了鍛煉,你不要立刻因此否定或放棄計劃,可以事先規(guī)定每月最多三次例外情況,超過三次則重新開始。因此,計劃也要講求柔性藝術,正所謂“至剛則易摧”,過于完美的計劃容易被打破,產生挫敗感。
6、每日4D工作法
無論項目還是習慣,重點是在每天的行動中將計劃落地為實。可是,我們常常為工作和生活瑣事忙得焦頭爛額,仿佛永遠無暇顧及年度計劃中的目標,于是總是被焦慮所困擾。作者向我們推薦運用4D工作法,對各種事情和計劃分類處理。
不論什么事,迅速用4D工作法確定它的下一步行動,然后寫在待辦清單里。
在清單中,將所有事情分為4類。
第一類,立即去做。需在清單中標星,優(yōu)先完成。
第二類,計劃去做。今天要做的事情,以及今天接到的任務準備在將來完成。
第三類,授權去做。授權給別人的事情要跟對方確認何時回復我。
第四類,盡量別做。無需寫在清單上。
我們只要列一份每日計劃清單,將工作、生活、年度計劃都囊括其中,便可清空瑣事和任務在大腦中的內存,使我們更專注于處理當下的事情。這樣就可以依照清單“各個擊破,輕松擺脫每天焦頭爛額的狀態(tài),讓每一天的工作生活都清清爽爽、按部就班地有序進行。
針對如何從容應對每天的臨時突發(fā)事件,作者鄒小強還分享了一個實用的工作流程:
(1)2分鐘能解決的事情,立即去做;
(2)把所有事寫下來,包括計劃內的、臨時突發(fā)的;
(3)對所有事按照輕重緩急排序;
(4)優(yōu)先完成重要的事,其他次之;
(5)對微信、郵件等信息抽空批量處理。
這一流程的要義在于:面對突發(fā)事件,立即回應而不立即去做,寫下來和其他手頭的事情比較,永遠只做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大學》中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只管去做》幫助我們從愿景、到目標、到計劃、再到行動,一步步理清頭緒,告訴我們如何將夢想照進現(xiàn)實,如何充滿信心、循序漸進地走進你理想中的人生。王陽明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希望每一個望成長的你,都能勇敢地走出舒適圈,卸下浮躁,甩掉拖延,只管去做,從實現(xiàn)一個走心的年度計劃開始,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