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戰狼2”刷了屏,好評如潮啊!再看看豆瓣評分9.7,趕快預定影票,想要一睹為快。為了最大程度提高觀影體驗,在愛奇藝上把“戰狼1”都翻出來看了。
剛從電影院出來,講真,感覺不怎么樣。
整體印象:基本算是一場個人功夫秀,從頭打到尾。應該是為吳京量身定做的“個人風采展示”。當然不能否認,吳京功夫確實了得。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來說,故事情節簡單,沒有明確主題,不能引發觀眾思考,所以,對于像我這樣不懂“功夫”的觀眾來說,真的就是在看一場很火爆的“熱鬧”而已。
話說到這里不知道會不會被圍攻,大家都說好,你偏說不好,怎么就你能啊,總要說出個一二三吧,好吧,說三點:
第一:影片應該想往“愛國主義情懷”上靠,但是靠得并不真誠。開篇冷鋒(吳京飾演)就打死了人。簡單描述一下:一幫強制拆遷的人在欺凌“冷鋒”(吳京飾演)剛剛亡故的戰友家人,剛好被冷鋒和戰友碰上,打得一群人滿地呻吟,等公安來到后,那個領頭的過來對冷鋒說:挺能打呀,有本事打死我,你能一直在這嗎?等你走了,看我怎么收拾他們。結果,被冷鋒當場一腳踢死。
哎,這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雖然說就是有許多人渣該死,可是被欺凌的是“烈士”家屬啊,還能讓人更寒心嗎?而且好像必須以暴制暴地被打死,否則好像也沒什么好的解決辦法。愛國不是關鍵時刻的幾句臺詞,幾句口號,作為一名軍人,愛國難道不應該是對法律最基本的尊重嗎?
第二: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太過濃重,感覺有些刻意了。當然很多電影刻畫突出的都是個人英雄主義。可是冷鋒和“小馬哥”不一樣啊,人家小馬哥是混江湖的,講究的就是哥們義氣。而戰狼1和戰狼2中的冷鋒,是一名中國軍人,而且劇中的事件都是代表國家的具有重大責任和意義的事情,這要是再毫無顧忌地突出個人英雄主義就有些怪怪的。在這個冷兵器時代,三兩個人穿梭在槍林彈雨中,干掉一幫職業部隊,說實在的,還是夸張了點。
電視劇《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怎么那么受人歡迎,因為他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和軍人這個身份高度吻合的。生活就是對自己所處的規則的認同下,苦逼地死磕和堅持。雖然,劇中所說的“戰狼中隊”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組織,但是身份仍然是軍人,冷鋒身上軍人的特質太少了,幾乎沒有,相反,冷鋒身上“小馬哥”的特質還是比較多。這也許正是我看這部影片感覺不對的地方。
第三:也許是為了增加電影的喜劇效果,冷鋒會時不時地冒出一些和場景反差較大的“冷幽默”或者“打趣”。比如在第一部劇里,他就在劇情最緊張的時候,壞笑著問女上司:有男朋友沒有?等等諸如此類。這讓我想到了跳水運動員傅園慧,直覺告訴我,電影想追求“傅園慧”式的幽默效果:跳脫出環境,一方面讓電影有可看性,另一方面襯托出主角良好的心理素質。但是傅園慧說出那些話的時候,配合面部表情,顯得真誠單純,效果一下就出來了。但是,冷鋒在劇中的幽默顯然沒有他的功夫練習得嫻熟。看到時還是顯得有些突兀。
我是和外甥一起去的,看完后,我有些疑心自己不會“審美”,于是問大外甥:電影好看嗎?答:好看。再問:哪里好看?答:打得真美。還是有些不放心,到朋友圈去看影評,可是寫來寫去,只有兩點:第一,場面和武打效果。第二,吳京的逆襲。這么看來,我的感覺也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