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這類的電影,像《速度與激情》之類的不在我的考慮范圍內,既不文藝也不燒腦,沒興奮點。這次去影院看《戰狼2》也是機緣,下雨天,一個人,停車,上樓,買了一桶爆米花,坐在了第2放映廳,等待7點15分。
開頭就是冷鋒送戰友骨灰回家遇到強拆,一腳踹死村霸,沒有糾結,沒有思想斗爭,沒有利害關系的分析,就是“血性”這兩個字,讓我心頭抒發出一口久存的悶氣......我開始喜歡這部電影了。
冷鋒因此受到處罰,離開部隊,他去非洲經商,他還有一個心愿,找到殺害他女友冷小云的兇手為她報仇。這里沒有歌頌個人英雄主義的偉大,有的只是一個男人深沉的愛.......
在遇到非洲國家局勢動蕩,中國同胞面臨生命與財產的安全時,他以已之力出手相助,在準備離開的時刻,因為非洲小朋友執意要回去找媽媽,而他又聽到中國警方還有任務沒有合適的人完成時,他選擇去執行任務,解救滯留在這里的陳博士,然后去找小朋友的媽媽。
似乎這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但對于冷鋒,這是對友情的珍惜和一名軍人的神圣職責,有幸他遇到了Rachel與他并肩作戰,也因為有了Rachel拿出陳博士的藥讓感染病毒的冷鋒死里逃生。冷鋒付出了一個血性男兒的責任和義務,一個軍人的靈魂,收獲到的是至真至誠的友情和愛情,還有敵人的敬畏。
再說說吳京,自導自演個人投資,抵押了房產,成功與否不可知,失敗卻會是傾家蕩產,但〈戰狼2〉終于成功了,票房破47億。他的成功不只是他塑造了一個屏幕上的硬漢形象,不只是愛國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的完美體現,恰恰是他沒有表現這些,一切與他吳京本人的靈魂合二為一,讓觀眾看到的是一個男人、一個軍人、一個丈夫所應負的責任和義務,一個軍人的靈魂是軍魂;一個男人的靈魂是品德,是血性,是風骨(也有人說是女人);一個丈夫的靈魂是家的支撐。
看到他給九寨溝第一時間捐贈100萬人民幣,有人逼捐1個億,這個人的心理不用猜也知道是什么樣兒的,沒什么好討論的。
剛剛在新浪微博看到一則新聞,一組圖片,也是關于吳京的,人們只關注了他的〈戰狼2〉的票房記錄,卻沒人關注到他斷了的大拇指。
是冷鋒和吳京的完美統一成就了〈戰狼2〉的成功;是愛國主義、個人英雄主義和男人、軍人的靈魂的契合點造就了〈戰狼2〉的票房,讓觀眾愛上了〈野狼2〉里的冷鋒,關注了北京爺們兒吳京背后的故事。
〈戰狼2〉的成功是因為吳京,吳京的成功是因為〈戰狼2〉,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一個真正的男人的人生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