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的可能因素
若育齡夫婦婚后同居,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一年以上女方仍未受孕,則可確定為不孕。
若育齡夫婦結婚同居后女方曾妊娠,但均因自然流產、早產或死產而未能獲得活嬰者,或由男方原因造成的不育癥或不孕癥,稱為不育。
女方可能的因素
卵巢異常:
卵巢有規律的排卵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功能早衰及功能性卵巢腫瘤等卵巢異常都會影響卵巢排卵。
而卵巢無排卵的原因多由于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中任何一環存在病理障礙所致,也能受身體其他內分泌腺疾病因素所影響。無排卵的表現為一般月經周期不規律,或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月經稀發甚至閉經。
子宮功能異常:
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影響受孕。子宮內膜異位癥不但破壞卵巢組織,而且造成嚴重盆腔粘連導致不孕。子宮肌瘤也會導致不孕。
輸卵管阻塞:
輸卵管擔負著使精子和卵子相遇并順利運送到宮腔中的重要任務,如果輸卵管有炎癥,導致輸卵管堵塞,精子不能通過與卵子相遇,造成不孕。
男方可能的因素
精子異常:
由于男性睪丸先天發育不足或慢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無精子、精子數目少、精子活動力減弱及形態異常,導致不育。
精子運送障礙:
附睪及輸精管阻塞,阻礙精子通過;陽痿或早泄等生理狀況造成精子無法進入陰道,致使精子無法與卵子結合。
自身免疫因素:
有的男性因為自身的免疫因素致使精子及精漿在體內產生抗精子抗體,造成男性不育;即使射出精子,精子也會發生自凝而被陰道內的酸性環境殺死,不能通過子宮頸粘液。
懷疑不孕不育時需做檢查確認
不孕不育的原因較為復雜,要明確診斷,必須做一系列的檢查,而且,這些檢查需要選擇一定的時間,有時還須夫妻同做。
什么時機去做不孕不育檢查
首次去醫院檢查應選擇在月經干凈后三到七天,最好是要準爸爸同來做精液化驗,且檢查前的三到五天夫妻不能同房。
做不孕檢查時,應嚴格按醫生的約定時間,牢記自己的月經周期。因這些檢查都與月經周期有一定的關系,如抽血檢查性激素應在月經來潮的第二到四天,
輸卵管通液或造影應在月經干凈后三到七天,監測排卵需要排卵前,內膜活性需在月經來潮12小時內。若不遵守檢查時間,會因其結果不準確而給診斷帶來一定困難。
女性不孕檢查項目
系統檢查:
除全身檢查外,還應做生殖系統檢查。除一般視診、觸診外,還要做陰道窺鏡檢查及內診,初步了解陰道、宮頸、子宮、輸卵管、卵巢及盆腔的大致情況,如子宮的大小,位置是否正常,子宮、輸卵管、卵巢有無腫塊、壓痛,子宮有無抬舉痛,附件的活動度等。
推測有無排卵及預測排卵期:
可通過基礎體溫測定以及宮腔粘液檢查或激素測定來判斷。
子宮內膜檢查:
必要時通過活檢了解子宮內膜的功能狀態,而且這項檢查又是了解有無排卵或黃體功能狀態的可靠方法,同時還可以了解宮腔的大小,排除宮腔病變,如結核、子宮肌瘤等。
內分泌功能測定:
在月經周期的不同時間做血清雌激素、孕激素、促卵泡激素、泌乳素水平的測定,以了解卵巢功能情況;測定基礎代謝率,以了解甲狀腺功能;必要時進行腎上腺功能檢查。
輸卵管通暢檢查:
包括輸卵管通液檢查、超聲或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主要了解輸卵管通暢與否,以及子宮輸卵管發育是否正常,有無畸形等。對輸卵管欠通暢者(如輕度粘連)兼有治療作用。
免疫學檢查:
了解有無抗精子抗體存在,除進行抗精子抗體測定外,還可通過性交后試驗、體外精子穿透試驗等進行間接了解。
顱腦部X線檢查:
高泌乳素血癥的女性檢查,了解垂體是否有腫瘤或其他病變。
染色體檢查:
有些不孕癥尤其是卵巢早衰女性,需要查染色體。
男性精液檢測
精液檢查的結果可以明確男方是否患有不育癥,可以幫助婦產科醫生來制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
精液檢查前的注意事項:
1,精液檢查時首先需要受檢者采集自己的精液,是否正確采集精液標本影響到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2,在精液采集時要求受檢者禁欲三到五天,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影響檢查結果。
3,用手淫或體外射精的方法,將精液全部收集在干凈的容器內,保存于接近體溫的環境下(如貼身內衣下)盡快送到實驗室檢查,最遲不能超過一小時。
4,不能使用避孕套保存,因為平時使用的避孕套內含有殺精子物質,可導致精子死亡。
影響精液檢查的因素:
禁欲時間過短或過長,近期身體的疲勞狀態,近期大量喝酒及抽煙,近期有發熱,釆精時漏了一部分精液,釆精時的環境差,精液采集后未及時送檢等都可能使檢查結果不準確。
因此一次檢查結果不正常時,不能認為一定有問題,一般應間隔一到兩周復查兩到三次。只有多次檢查,精液異常的結果才具有意義。
精液異常的常見情況及其治療:
少精子癥、無精子癥、精子活力低下、死精子癥、精液不液化癥是常見的精液異常情況,這時醫生會根據對不育癥患者進行的其他方面的檢查,包括體格檢查、血液檢查等,了解引起不育癥的確切原因(如內分泌疾病、生殖道感染、抗精子抗體陽性、精索靜脈曲張、性功能障礙等),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改善精液質量,恢復生育力。
了解幾種異常懷孕及其征兆
準爸媽不僅要留意不孕不育,還要留意異常懷孕現象,以便及時就醫診治,做出合適的措施,最常見的異常情況如下:自然流產、宮外孕、葡萄胎、死產。
自然流產:
導致自然流產的原因很多,遺傳基因缺陷,免疫因素、母體疾病因素甚至是環境因素,都可能引起自然流產。
自然流產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有利于優生的自然淘汰,因此,準爸媽不必為此憂慮。愉快的情緒會加速流產后身體的康復,有益于健康。
如果連續自然流產兩次以上,且流產發生前B超已證實有胎心搏動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找明原因,對于可以治愈的流產因素要積極治療。
準爸媽在孕早期和孕晚期一定要避免性生活。如果在妊娠12到28周出現腹痛、陰道流血的現象,要采取一定的安胎措施。如有癥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宮外孕:
正常懷孕應該是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相遇而結合,形成受精卵,然后游向子宮,在子宮著床發育成胎寶寶。但是如果由于某種原因,受精卵在宮腔以外的其他地方安營扎寨,便是宮外孕了。
由于子宮腔以外的地方沒有良好的生長環境,胎寶寶成長至某一程度之后即會死亡或將著床部位撐破,可造成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危及準媽媽的生命。受精卵著床于輸卵管是最常見的宮外孕類型。
葡萄胎:
導致葡萄胎的確切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認為與營養障礙、葉酸缺乏、病毒感染、遺傳和免疫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
一旦發現得了葡萄胎,應考慮清宮,手術后要密切隨診檢監測血清HCG水平至正常。
死產:
如果在妊娠28周后,有某些不利因素使宮內胎寶寶缺氧導致死亡,稱為死產。
引起胎寶寶死亡的常見原因為臍帶病變、胎寶寶畸形、母體病變導致胎盤功能不全供養不足,致使胎寶寶缺氧死亡。
如果死胎在母體內滯留過久,就會引起母體凝血功能障礙,甚至分娩時發生不易控制的產后出血,對產婦危害極大,故及時診斷處理是非常必要的。
導致胎寶寶缺氧的過程就有漸進性,最初表現為胎動減少,最后演變為胎動消失至胎心消失,中間歷時數日,如果及時發現,則可以積極采取補救措施。
準爸媽要學會胎動計數來進行自我監測,了解胎寶寶安危。
注:文章摘自《協和懷孕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