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座很美,但,它無關道德
新年第一天,我乘坐251路公交車出行。當車輛停靠在解放路北口時,四位老人步履蹣跚的緩慢進入車廂。三位乘客主動讓座,可還有一位顫顫巍巍的老人沒有座位。當時,車內已相當擁擠。突然,車廂后方的座位上傳來一聲男性的吼叫:“那些前面坐著的人,給老人家讓個座嘛!!!讀大學讀個鬼呀,那么沒有道德!!!真是混蛋!!!”我站在車中間,聽到這句話時特別難受。最終,一位看上去有些疲倦的小伙子迫于壓力站起身來,扶老人家坐下,自己站在一旁。事情過去一天,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從哪里說起呢?就從乘坐公交車這一行動本身出發吧。
乘坐公交是現代社會中人們出行的重要方式,其本質是乘客與公交公司的一種服務合同關系——乘客為前往目的地,用投幣刷卡的方式與公交公司簽訂一紙無形的服務合同;公交公司負責平穩、安全地將乘客送達目標站點。如無意外,乘客下車瞬間,合同關系結束。
再深入一步,這一合同關系是單務合同關系還是雙務合同關系?雙務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互負對待給付義務的合同。那問題就在于,乘客和公交公司之間的合同關系是互負給付義務的合同關系么?我想這一問題不難回答,它應是雙務合同關系。于公交公司和司機而言,他們負有保障行駛順暢和乘客安全的義務;于乘客而言,我們負有配合公交公司共同維護公交車廂這一狹小半密閉的公共空間的正常秩序的義務。故而,我們才會在南昌的公交車上聽到一句廣播提醒:“尊敬的乘客,為了您和其他旅客的安全,請不要吃、用竹簽竄制的食物,謝謝您的配合”。這是我們乘客應當履行的義務和責任。
繼續探討,乘客之間又是一種什么關系呢?我認為,同乘一車的乘客,在共同乘坐一輛公交車期間,他們實質上簽訂了一份關于遵守公共交通秩序、分享公共交通資源的社會契約。這一份無形社會契約沒有強制約束力,它的有效履行完全依賴于乘客們對公共空間的使用方式。通常情況下,車內空間井然有序,陌生乘客之間“涇渭分明”、相安無事,他們或與身旁的親友輕聲交談,或靜靜地等待車輛駛入目的地車站。車內一旦有任何異動,必然會引起全車乘客的注意和警覺,大家可能會默不作聲,但僅僅是數十雙“關注”眼睛也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威懾力,迫使異常情況的制造者做出相應改變,以恢復車內空間安定有序的狀態。
這份社會契約中,有一項重要條款是關于對公共資源的分配。每一位乘客都希望能在上車后有一個舒適的座位以緩解旅途的疲勞,這是人之常情。但,座少客多也是常例。車內座位是一種數量既定的緊缺型公共資源。根據這份社會契約,有無座位是每一位乘客在刷卡投幣的瞬間就應該承擔的具體時間選擇成本。這和我們利用互聯網訂購火車票和飛機票,系統隨機給我們提供相應車廂和座位是一個道理。在乘坐火車時,我們很少見到被迫“讓座”的事件,為何在乘坐公交車時已屢見不鮮呢?原因恐怕只有一個,通過提前訂票去乘坐火車和搭乘飛機,就是一個定紛止爭的過程,乘客們必須依照車票上的信息對號入座;而乘坐公交車,時間短座位少,關于資源分配的矛盾自然比前兩者尖銳,一些不遵守這份社會契約的乘客勢必就要借題發揮了。
寫到這里,我想點出今天的主題——讓座很美,但,它無關道德。
讓座很美,它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尊老孝親的傳統美德的體現,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生動詮釋,是值得提倡的。
但,請注意,這僅僅是值得提倡的,不是必須的。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這之間的區別。所謂提倡,就是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做了是我對外界的付出和情義、不做更是我的本分和權利,無人可以指責。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提出構建“法治社會”、“法治政府”、“法治國家”。后兩者對于我們普通民眾可能相距較遠,但構建法治社會卻將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構建法治社會不是一句空話,引用《皇上走了》的作者張靜平先生的話,“建設法治國,就是要做到平等、自由、責任”。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社會個體,都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當我旅途疲憊坐在位置上休息時,我可以不讓座,這是我的權利,請不要拿道德長鞭來責打我,請不要用所謂的“泯滅道德”來辱罵年輕人。這即是對他人平等權利的尊重,也是對公共空間秩序的維護。
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個體,“自由是每一個人對自己生命的掌握”。康德說:“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是你想不干什么就能不干什么”。這才叫自由。讓座的人素質不一定好,不讓座的人道德也不一定差。所以,請不要用道德去綁架任何人做任何他人不愿做的事,沒有人甘愿被驅使,這是自由的基本前提。
每個人都是對他人和社會有責任的個體。瑪格麗特《正派社會》中說:“我們必須不做一種事,不讓社會制度和所有的社會環境區羞辱這個社會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這是一個正派社會的第一原則。”我想,這也是建設一個法治社會的第一原則。我始終相信,“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每個人都有扶危濟困的善良本性,看到弱者我們愿意主動伸出雙手去幫助他們,因為幫助他人,就會在這個越來越依靠契約生活的社會中得到他人的幫助。
我想,社會本來美好,只要沒有強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