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丞很簡單,“我是一名職業設計師”
不做廣,要做深!
眼睛不大,但眼神會說話,這是擅思考的人典型體態,“我剛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哪兒”。關于設計這攤活兒,他認為中國不缺少抄襲別人的匠人,缺乏開創思維,發現需求的設計師,因此他這樣給自己劃道兒“做中國意念的當代設計師”,不做什么風格都攬的萬精油。
設計=取舍的計算
在一個作品創作之初,蔡丞面對的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座毛坯房,沒有色彩,沒有溫度,沒有個性,一根針落下都能聽到回聲的空間。那么在他腦子里,這個空間的未來會有無數種可能,各種線條,顏料、材質等構成的美麗元素都會襲入他的思考軌跡,不過堆砌絕非是美麗的,尊重合理性的取舍才能讓每一處設計顯示出自身之美和協調之美,做完N種排列組合的取舍,作品就完成了。
關于家的定義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
走進他的家
第一感覺便是安靜平和
這種讓人舒服的調調
正是大多數人追求的
由由光、材質、顏色、比例協調形成律動,橫向及縱向的空間依序延展成有近景、中景、遠景變化的景深。空間感交錯并且相互引進各區域的背景與光線、每一個空間都成為另一個空間的端景。
線條洗練,去掉零碎空間劃分,去掉堆砌,為必要家具和電器留出舒適的使用空間。略顯懷舊的便是浪漫的,浪漫的即是美好的,或者說這是一種尊重時間的審美。
想要有明凈空間,就得有這種強大的落地窗,家具并不都是購置全新的,有的是許久之前的老款式,老家具的斑駁感讓人感受到時光在沉淀,生活也在一點一滴的累積。
“家的布置是一步步進行的,并沒有一次性完成,根據自己的需要開拓新的功能去。”對家的詮釋就是這樣,不一味出新,也不固執守舊。淡色系墻面與天花與深色的茶幾搭配,深淺的過渡和配合,賦予空間平衡之美,也因為具有得體的平衡感,這樣的風格則不會顯得膚淺寡淡,取而代之的是沉穩舒緩。
餐廳也是白色與灰棕色系的組合,再加入透亮的鏡面,典雅的空間就打造出來讓空間更顯開闊,也更有潔凈感。
轉入休寢空間,我們的視覺焦點也逐漸隱退至幕后,減少了大部分探索的好奇心。采用實復地板﹑壁紙等環保材料,讓自然的紋路烙印在樸實的空間上,原味質樸得以完美突顯材質的純然,達到屋內寧靜的自適氛圍。
閱讀原文: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480931359&src=3&ver=1&signature=VVUEVdQvG6n0OCQDSPLs6hIio-cMSdulcDIQBROTFkJwCrP6WmzE0dTYyRtlDdQ0ngq-oIDkTJMlswuWFf-JpHKXt5ATpSFpLmkcj0iAxJnP0mmp4vwgmxzUz-EAn9-ps1V28g1YBg9*mSg-zmvQ*GWFcf7Nmf2RItBaquTt*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