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那些坑(一)——離職原因,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面試里處處是陷阱,到處都有坑,隨便掉進哪個,你就輸了。從今天開始,咱們逐個來解析這些陷阱。今天,先聊第一個——離職原因。

關于離職原因,馬云大大有一句名言在朋友圈里風靡:員工離職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兩點最真實:

1、錢,沒給到位;

2、心,委屈了

不管是馬云說的,還是別人冒充馬云說的,反正從流行程度來看,大家對此都深以為然,我也認為總結得很深精辟。但是,如果在面試中這么回答,即使是在阿里,面試官也不會因為這是自家老板說的,就高看你一眼。相反,真要這么說,你就離出局不遠了。

那么,這種面試必問的問題,到底該怎么回答?

第一,請勿說前東家以及前領導的不好

吐槽這種技能,是非常不適合在面試中展現的。不管吐槽的是什么,都會讓自己陷入一個抱怨、負能量的角色中,再說,你怎么知道你的槽點,在當前面試的這家公司就不存在?

——“加班太多,而且沒有加班費”

HR內心OS:互聯網公司加班是常態啊,如果在意加班,就應該告別這個行業才對,拜拜了您咧

——“領導就喜歡拍馬屁的小人,剛正不阿的,比如我,受到排擠”

HR內心OS:呵呵呵,你是在告訴我你情商低嗎?

——“不受重用,才華得不到發揮,總是讓我做些打雜的事情”

HR內心OS:以后你領導讓你幫忙取個外賣,你不會來找我投訴吧?

……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為什么不管你吐槽的是什么,HR總能把問題指向你?

首先,任何一件事情,在局外人看來,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你爆出問題的一面,HR一定會去追尋硬幣的另一面——受到排擠?是不是人際交往能力太弱?

再者,站在HR的角度,如果員工和上級發生沖突,除非是性騷擾這類型是非界定非常清晰的事件,HR會本能的選擇站在級別更高的那邊。這是因為,對于一個組織來說,一個部門經理的重要性,是遠遠大過一個普通員工的,如果沖突到不可調和,需要犧牲一個的時候,90%的概率會是級別低的那個。雖然在面試中,被試者說的并非本公司的上下級沖突,但沒辦法,HR的本能在那里,他不會站在你那邊的。

上面所舉的,是非常明顯的抱怨前公司或者前領導的例子,但還有一些不那么明顯的例子。曾經有位候選人,獵頭在進行面試輔導的時候,一再告知,說到離職原因,千萬不要吐槽,候選人連連點頭:好的好的,我明白了。

獵頭:那麻煩你告訴我一下,你離職的原因是什么?

候選人:我的leader能力不行,領導不了我。

獵頭一臉無奈:X先生,咱們剛剛不是說了不要說領導不好嗎?

候選人:我沒有說他的壞話啊,我只是陳訴了一個事實。

好吧,我相信,那個說“我老板是個傻X”的,也一定覺得自己說的就是事實,絕對不會覺得自己是在詆毀他。

第二,即使一些看起來比較客觀的原因,我也不建議在這時候說

比如說:原公司離家比較遠。很多面試攻略中,會將這個作為回答離職問題的推薦答案,但在我看來,這樣的答案最多能算過得去,并不值得推薦。HR會認為:前公司是換工作地點了嗎?如果不是,這個問題在你加入他的時候,就已經存在,為什么當時你不覺得是問題?這要么說明當時你當時在選擇的時候就考慮得不夠清楚,要么這根本就不是離職的真實理由。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HR:我們公司明年將從目前的辦公地點陸家嘴搬到張江,到時候你會不會再換一次工作?

請問,本來就是將“離家遠”作為離職借口的你,這時候應該怎么回答?難道告訴HR“貴公司給錢多,遠點也無所謂”?

第三,這不行,那不行,到底怎么才行?

這也不讓說,那也不讓說,那這問題到底要怎么回答?我的建議是,不直接回答為什么要離開原東家,而將問題轉換為為什么加入新公司。舉個例子:

HR:請問,您當時離開XX公司的原因是什么?

——“我在XX公司的工作非常愉快,在那里的兩年我成長了很多,從普通員工晉升到了項目經理的職位,我非常感謝公司和領導給我的機會和幫助。不過有獵頭找到我,給我推薦了XX集團的職位,這個職位可以讓我有機會接觸項目開發的工作,對于我未來向項目總的方向發展,這一塊的工作經驗是必不可少的,加上XX集團的綜合實力、發展前景等方面的綜合考慮,我接受了這個推薦并最終加入該公司。”

這樣的回答方式,巧妙的轉換了問題,既回答了HR的提問,也避免了說原東家的壞話,更不用費盡心思去找客觀的原因甚至說假話,同時,表明了自己在職業發展方面有著清晰的規劃,一舉多得。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面試不是真心話大冒險,表達誠意也不需要什么都和盤托出;而在面試中說假話,更是刀尖上舔血,非常得不償失。把握一個原則——說出口的,一定都是真實的,但不等于所有真實的,都得說出口。

離職原因,有時候,就是那個不能說的秘密。


-END-


作者超級瑪小麗:簡書年度推薦作者,四川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本科、中國人民大學MBA,資深獵頭。曾是學了6年做了8年的HR,目前是某獵頭公司區域公司總經理。愛好職場干貨分享,希望在職場遇見更好的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