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只眼
天津
海河之畔的一顆渤海明珠,這座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口,
既帶有西方殖民時代的烙印、又飽含傳統的中華民俗。
說起天津,林奇的爺爺是天津人,
準確說是天津武清人,
記憶中爺爺小時候在我每次放假回家時候,
必做一頓窩頭黃花魚,
因為天津地理位置靠海,所以天津菜多少含有海鮮,
窩頭黃花魚就是拿醬汁把黃花魚熬好,夾在窩頭里吃
爺爺年輕時候是軍人,
當兵退伍分配工作到的北京,認識的奶奶,
爺爺雖然自帶軍人與生俱來的嚴肅,但是每回他滿嘴的天津話,經常把我逗樂,用天津話來說就是哏兒,天津話在北方話算是特殊,因為北方話語言聲調語調近乎一樣,然而天津話存在標調,往往外地人去了天津,都聽不懂天津話,
要反應一會兒,相反,現在年輕天津人天津味兒不再是那么濃烈了,
天津話
天津話,源于安徽固鎮、宿州方言,
屬冀魯官話-保唐片-天津小片,語言幽默詼諧
天津建筑普遍帶有歐式西洋風格,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清朝末年,各國在天津開埠,開租界。
天津美食
說起天津美食,林奇最喜歡炸糕,
外酥里嫩,每次去總有吃上幾個
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制作工藝嚴格,
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
每個包子都不少于15個褶。剛出籠的包子,
鮮而不膩,清香適口。
現在全國到處都有煎餅小攤兒,
但林奇還是很懷念天津味兒,
在寒冷冬天,剛攤好的煎餅果子捧在手心里,溫暖。
天津十八街麻花是林奇心心念的麻花兒,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麻花兒,麻花兒還是要認準桂發祥,桂發祥的麻花兒“酥脆香甜、久放不綿”,是其自身質量的寫照;說它“堪稱絕活”是稱其酥脆不艮,越嚼越香,甜口適度,有閩姜香味,以及炸得透,無水分,最少能放三個月,秋季麻花能過冬,不需防腐劑。
天津部分先寫這么多了,
其他的待你親自來天津,
體驗天津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