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上梁山入伙的條件是交投名狀。在古代,“投名狀”是忠誠之征,意思是加入一個組織前,簽署一份生死契約,以該組織認可的行為表示忠心。而《水滸傳》中上梁山的投名狀可沒有這么簡單。
當時林沖被大奸臣高俅陷害得走投無路,兩眼抹黑,被開封府發配到滄州。好在遇見了滄州的柴進,柴大官人仗義疏財,對曾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頗為敬仰。在柴進的資助下,林沖決定上梁上,落草為寇。但是林沖太有才華,導致寨主王倫心生嫉妒。畢竟一山不容二虎,所以王寨主不想收留林沖,心里便打起了小算盤,得逼走林沖,對林沖說:“如果你有心入伙,就拿一個投名狀來。”林沖一聽要投名狀,喜上眉梢,心想“寫個生死契約書就能入伙,這也太容易了吧”,便向王倫要紙和筆。旁邊站著的伙計朱貴笑了,跟林沖解釋說:“林教頭,你搞錯了,寨主說的這個投名狀就是讓你下山去殺一個無辜的路人,帶著人頭上山來。”殺了人便是被官府和社會所不容的有罪之人,除了安心為寇,別無他法,因為沒有退路可走。
說到沒有退路,“破釜沉舟”的典故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故事發生在秦朝末年,男主人公是后世褒貶不一的西楚霸王項羽。當時項羽率領部隊與秦軍作戰。部隊渡過漳河以后,項羽命令士兵把所有的船只全部毀掉沉到河底,把行軍的飯鍋全部打碎,每人只發給三天的干糧。將士們一聽可嚇尿了,不僅回不去,連飯都沒有了,如果這仗不快點打贏,還不得餓死路邊。于是將士們一合計,這仗必須得盡快打贏,果然經過九次激烈的戰斗,打垮了秦軍。項羽是想通過破釜沉舟之舉,堅定將士們只能勝利前進、不能失敗后退的決心。
聽完這兩個故事,是不是感覺熱血沸騰。既然加入組織要交投名狀,那么加入實現夢想的組織,是不是需要來一份夢想投名狀呢?為了早日實現夢想,不留退路,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