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經濟學原理的緣故,我比較關注新經濟現象和傳統經濟原理之間的沖突,而最近“分享經濟”似乎跟我特別有緣,先是在機場候機的時候,看到一本騰訊研究院出品的《分享經濟》。然后監考公務員考試,隨手拿起缺考人員的試卷翻看,國考申論的三道大題都在討論“分享經濟”。再然后,參加的一個“書評群”,群里正在推薦的也是一本關于“分享經濟”的書——《共享經濟沒有告訴你的事》,作者是湯姆·斯利。喜歡也好,批評也罷,不得不說這已經成為一個國民熱議的話題了。
出門到樓下,點開滴滴,專車在幾分鐘之內就會開到門前;出國旅游,點開Airbnb,馬上就可以預定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家庭短租;過季的服裝,點開轉轉,順手就可以轉賣給別人;下暴雨了,點開餓了吧,好吃的飯菜幾十分鐘內就送上門來……這些在我讀高中時還只能在科幻電影和小說里看到的情景,今天都成為了現實,那么這短短的幾十年,發生了什么?共享為什么就這樣突然降臨到了“人間”?它還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騰訊出品的《分享經濟》包含七篇,分別是理論篇、全球篇、中國篇、影響篇、轉型篇、治理篇和趨勢篇。很顯然,作者對分享經濟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認為其可以成為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在擴大供給、擴張需求、增加就業機會和促進環保等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對如何發展共享經濟提出了多種建議,也分享了很多其他國家的經驗,給政府的治理提供了它山之石。
《分享經濟》很明顯跟社會上大多數的看法一致,看到了分享經濟帶給每個人的便利和好處,但真的這就是全部的真相嗎?在所有人都狂熱的時候,就需要幾個冷靜的人。
湯姆·斯利就是這樣一個冷靜的人。
《共享經濟沒有告訴你的事》里,他用多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分享故事來說明了共享經濟的真實情況。
你看到空中食宿(Airbnb)是一個讓“當地普通居民靠把自己的房屋拿來與世界各地的尊貴客人共享來賺一點錢”的網站,但卻沒有看到有人因此被房東趕出住所
你看到了優步(Uber)似乎共乘收費而取得貌似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但卻沒有注意到司機的毛利潤率下降了,而工時超長了;
你覺得自己成為優步司機,變成了自己的雇主,成為了優步“合作伙伴”,可卻沒發現優步用“打分評價系統”管束你,而你對優步卻毫無權利;
任務兔子用最簡單的方式幫你解決各種麻煩,但卻在因此讓你“消費上癮”,同時減少了鄰里社交,因為手機代替了面對面的交往
……
湯姆不是并非完全否定“共享經濟”,而是用事實和數據讓讀者清醒地認識到“共享”可能是在用理念建立了更不負責任的更強有力的“壟斷”。
共享經濟營銷的概念是“我的就是你的”,但在強大的市場能力之下,這個理念帶來的結果是“你的就是我的”。共享的交換方式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經濟”,這是市場交換的,另一個部分是“共享”,也就是“社區”的,是為了聯系而建立的。傳統經濟形式下,這兩部分是有界限可分割的,前者用金錢來交易,后者用人情來交換,但共享讓二者融合,問題就在于融合讓前者擠出了后者。特別是在互聯網強大的指數效用讓共享經濟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形成了史上最強大的壟斷力量,而且由于其跨國性,在管制上各國政府都顯得相對無能為力,因此其發展速度快得驚人。
《共享經濟沒有告訴你的事》告訴我們一個基本事實,技術無好壞,但想用技術解決負責的社會問題必然會產生更大的社會惡疾。
將兩本書——《分享經濟》與《共享經濟沒有告訴你的事》一起推薦給大家,我不想做任何評價,只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6060-老樂-榮老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