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陸方便的App網絡購票,個別本地App能查詢到附近的電影院,然后鏈接到沒有響應式設計的電影院官網查看電影排期——更常見的場景則是來到售票廳查看當日的排片,這種傳統的信息獲取和購票的繁瑣,倒是讓臺灣的觀影體驗頗具一種古樸的儀式感,
一場劇情片
(以下文本選自我在豆瓣上發布的臺北松山創意園誠品影院觀影隨筆)
3月31日晚七點五十,日本電影《生日卡片》在臺北松山一家誠品影院準時放映。
《生日卡片》的巨幅刷墻海報早已在一些重要捷運站點和街邊燈箱廣告呈現,首映日期便是3月31日。不過,這并不是影片第一次和觀眾見面,早在去年10月,日本本土已公映此片,時間過去近半年,這樣的間隔在大陸早已資源滿天飛,如果沒有話題營銷,純粹的劇情片絕無排期可能。
宮崎葵、橋本愛主演此片,故事則是日式青春的勵志主旋律,叛逆,成長,理解,女承母志。影片也理所應當地被臺灣定義為“普遍級”。
第二天開始是臺灣清明加兒童節4天連假。走進影院時,夜間已開始降溫,白天令人窒息的濕氣最終凝結成雨水浸潤著城市。
能容納大約100人的影廳里大約坐了大約20人,全部分布在5排之后。第5排有3名年長觀眾結伴而來,6排之后散落的是年輕的觀眾。
日系的母女情深感動了第7排的一名臺灣男青年,橋本愛決定鼓起勇氣繼承母親未竟事業參加智力搶答比賽后便開始抽泣。在卡司表出現后,觀眾們開始等待字幕君提示的結尾“一丟丟”,此時男青年的低淚點受到了同行男女伙伴的戲謔,整場鴉雀無聲的觀影在最后迎來了些許笑聲與互動。
一部春季檔平凡的劇情片,沒有小鮮肉,沒有IP,一切還是那么自然。
豐盛的排片
臺灣院線排片的多樣化程度令人驚嘆,劇情片、紀錄片等冷門片種占據了相當的排片量,與大陸以大IP、高制作的排片壟斷對比鮮明。
(以下三張照片拍攝自臺北1914文化創意園誠品影院走廊。拍攝時間是2017年4月1日)
(以下截圖分別是大陸和臺灣地區同期的票房排行對比)
臺灣并沒有像大陸這樣詳盡票房統計。通過2016年臺灣前十票房排行合計約31億新臺幣,推算臺灣整體票房規模不會超過100億新臺幣,約20億人民幣,不足大陸2016年457億票房的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