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清明節回老家掃墓,看到遠處綠油油的麥田上相隔不遠又新起了兩座墳塋,便隨口問了同行的堂兄,得知一座埋的是在鄉里開面粉廠的老宋,一座葬的是縣城開鍋爐廠的老王。
? ? ? “他倆可都年齡不算大啊!怎么就死了?”我很是感嘆。
堂兄解釋說:老宋是面粉機壞了,他一人下到麥池里修機器時被溜下來的麥子活埋了。老王一樣,也是給別人裝地暖時被倒下的鍋爐煙筒砸死了!
聽聞他倆的死因,我越發感慨了。老宋、老王我都認識但不熟悉。他們可是村里的名人,頭腦聰明,善于經營,又事必親躬,吃苦耐勞,這些年可是掙了不少錢,沒想到就這樣走了。
遠遠地望著那兩座還殘存著花圈架子的墳塋,“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句俗語一下子從我腦海里蹦出來。
利害相關,得其利則受其害。與大多數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相比,他們都是會游泳的市場經濟大海里的弄潮兒,本是眾生羨慕的人物,但也因此遭遇飛來的橫禍,未能逃脫“淹死的都是會水的”之厄運。
? ? ? 由此引起了我對這句俗語的思考——為什么“淹死的都是會水的”?它又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呢?
? ? 俗語“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還有下半句“摔死的都是會騎馬的”。這兩句話出自古代典籍《淮南子·原道訓》“夫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意思是善于游泳的人容易被淹死,善于騎馬的人常常落馬而摔傷,他們皆因自己的愛好、特長而招致災禍。
? ? ? 這兩句話咋聽起來似乎有違常理:會游泳(即會水)怎么會淹死,會騎馬怎么會摔死?細思起來,原因無怪乎以下兩點:
其一,因擅長某件事,過于自信而掉以輕心,忽略了其潛在的危險。正如前述老宋,仗著自己多年的經驗,獨自一人跳到麥池里修理面粉機,忽略了麥堆潛在著會如流沙般塌落的危險,招致被活埋的不幸遭遇。
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屢見不鮮。
如2025年3月,就有32歲的河南省專業田徑運動員、馬拉松選手,人稱“跑圈戰神”的黨江濤在完成蘇州馬拉松后僅9天在家中突發疾病,搶救無效身亡;100公里超馬的征服者、39歲的“越野跑達人”李東,去世前三天剛完成海拔2000米的山地越野。
眾所周知,馬拉松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需要承受巨大的身體負荷,可他們自視身體健壯,而忽視了高強度運動的風險,如黨江濤生前從未做過系統檢查,經常凌晨四點起床訓練,長此以往,以致猝死。
其二,因擅長某件事,容易自滿而習以為常,忽視了其意外的風險。亦如上述老王,按著自己多年的習慣,在拆到鍋爐煙筒時未做好安全防護,煙筒倒下來時急于用木椽支撐,忽略了煙筒倒下瞬間帶來的強大沖擊力,招致被活活砸死的慘劇。
現實中相似的事例不一而足。一如“3·24巴丹吉林沙漠‘尼三鍋’網紅打卡點翻車事故”。
自駕游的猛禽車以近120邁的高速沖上沙丘頂端后直接飛入500米深坑,車輛失控后在空中多次翻滾,導致車上三人遇難,一人受傷。就因為他們過于滿足于自己的駕駛技術,且為了提升越野性能,關閉了安全氣囊系統,最終因速度過快、地形不熟而加劇了傷亡程度。
戰場上、官場中同樣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歷史上,古有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拿破侖兵敗滑鐵盧。他們都擅長兵法,戰場上屢屢得勝,卻因輕視、懈怠,造成了最終的失敗。
現如今,更有不少貪官常年混跡于某個系統、浸淫于某個領域,自視“聰明”,甚至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公器私用謀取利益、對抗組織調查,最終仍擺脫不了被反腐利劍斬除而身敗名裂、身陷囹圄,或搭上身家性命的殘局。
? ? ? ? 綜上所言,“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句俗語實則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世間并無絕對的安全地帶,人們最有可能在自己最為熟悉、最為擅長的領域中跌倒。為此,我們當引以為戒,即使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也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 ? ? ? 一是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自信。即使我們在某方面有專長,也應時刻保持警惕,避免因過度自信而犯錯。例如,在職場中,過于依賴自己的技能單槍匹馬、孤家寡人埋頭苦干,而忽視團隊合作,遇到不可控的風險時就會陷入束手無策、孤立無援之境地。
? ? ? ? 二是要時刻保持謙遜的態度,不過于自滿。要知道,我們所依賴的一切,無論是個人技能、知識儲備還是外界條件,都存在著變化無常的一面。它們并非堅如磐石,反而可能在關鍵時刻因各種因素變得脆弱不堪,甚至轉瞬間成為阻礙我們前行的“絆腳石”。因此,無論我們多么擅長某項技藝,多么精通某個領域,都必須小心謹慎,切忌因一時的成功或優勢而驕傲自滿,忽視潛在的風險。
? ? 三是要時刻保持敬畏的心理,不無知自負。“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做人一世,要順天敬地,不恃才傲物,馳馬則思墜,居安而思危。為官一時,要知敬畏,守底線,時刻懷臨淵履薄之心,切勿因位高權重、忘乎所以而無有所“恃”。因為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易變則不牢,不牢則危,以致他時成功的經驗,會變成今天血淋淋的教訓。
如是,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面對何種挑戰,我們都能夠在風浪起伏的人生海洋中穩健前行,避免在熟悉的水域翻船、在疾馳的馬背上失足,而順利抵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