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就難免要“算錢”,結了婚后,誰來管錢就成了一個必要的問題。那么男人女人,到底該由誰來管錢,什么情況下男人來管錢,什么情況下女人又該管錢呢?
什么時候應該女人管錢?
有些人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句話雖然不能說得那么肯定,但也不是不無道理。有些男人就是不能拿錢,一拿錢就喜歡出去花天酒地,抽煙、喝酒、找女人等等,反正是只要讓他去管錢,家里就別想有存款了,外面養了個女人也說不定。這個時候女人就一定得管好錢了,并且不能讓男人多拿錢。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女人真的很持家,持家的女人管起錢來那肯定是很輕松也很有必要的。很多女人天生就喜歡精打細算,再加上買菜買衣服什么的一般都是有女人來掌控,那管錢也就是必然的了。
什么時候應該男人管錢?
其實男人有時候管起錢來也不一定就不行。有些男人喜歡理財,或者是做一些投資類的。在商業方面,男人的頭腦還是要強于女人的,男人如果管錢的話,可以“錢滾錢“,適當的做一些投資也是個管錢的很好方式。
女人不一定就真的全都會管錢,俗話說“窮養兒,富養女“,很多女孩兒從小到大都被寵慣了,花起錢來那也是大手大腳,如果身邊的他能夠很好地控制女人花錢的話,那這個時候就該男人去管錢。
什么時候應該一起來管錢?
一種情況下就是兩個人都會精打細算的過日子,女人可以拿著錢來管理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比如買菜、買衣服、買日常用品等等。男人可以用錢來做一些投資理財,兩個人之間合理分配,這樣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誰管錢更高效?
各管各的,夫妻一起管錢的,有男方管錢,還有女方管錢的,不管在哪種管理模式下,其實都是有優缺點的。
在夫妻雙方的消費觀念和投資理念不能完全達到一致的情況下,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因為就一個家庭,一個經濟體來說,把錢放在一起統一管理,效率是更高的。不管是消費來說,還是投資來說,錢過于分散,效率是不高的。
管錢至少包含了兩種技能:怎么花錢和怎么投資。做家庭CFO不是說柴米油鹽醬醋茶你把賬記清楚、量入為出就夠了,還得考慮剩下的錢怎么辦?存銀行還是買金條,買基金還是買股票……
如果是一方管錢,應該要從上而下,自始至終都能把握這個錢用在哪,投在哪。一般家里誰主要負責照顧衣食住行,誰就負責管錢。那如果管錢的一方在這方面毫無規劃,任性胡來,那對家庭來說,風險也比較大。
最重要的原則提示大家:
管錢不只要把眼前的生活管好,還要把未來的規劃做好。
怎樣管錢越管越多?
A、夫妻雙方的消費觀不一致怎么辦?
消費觀的不一致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由于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男女本身對事務的優先順序排序不一樣,所以日常生活中對于同一件事是否應該花錢、應該花多少錢天然就有不同認知。比如,另一半覺得應該享受生活,掙了錢就應該買品質高的;你可能覺得要少消費,盡可能的多攢錢。既然不一致的情況這么普遍,有什么建議給大家呢?就是在婚后遇到彼此消費不一致時是怎么解決的?
對于雙方都有自控能力的家庭:
談錢管錢都要給對方一定的空間,消費也一樣,就是抓大放小。我們都有記賬軟件,通過幾個月的記錄,基本可以得出你們這個家庭基本的支出水平,可以根據記賬考察一下你家的財務是否健康。比如如果能夠實現30%甚至更高的結余率,消費觀不一致就不是問題,不需要去統一。畢竟每個人的生活不可能完全復制別人。管錢的一方要理解“畢竟錢是為人服務的”,不能一味的攢錢影響生活質量。因為前面說過消費觀不一致其實是由成長環境所決定的,本質上是無法改變的。
對于兩個人都是月光族的家庭:
如果兩個人都是月光族,財務肯定是不健康的,至少對未來不利。對于這種情況,只能通過提前設定一個結余目標的辦法。比如提前做個約定,一旦發了工資,就先把一部分錢存銀行或者去投資,就相當于強制儲蓄了。畢竟婚后要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從家庭規劃的角度講,月結余或者是年結余能達到30%以上是比較健康的。如果低于這個標準,說明收入太低或者是支出太高。尤其是一些90后的年輕人,當結余率太低的時候,這時候壓縮支出可能不容易,那就把目標放在提高收入來提高結余率。
如何統一夫妻的理財觀?
解決了消費觀的問題,接下來一件大事就是:如何統一夫妻的理財觀。比如目前的家庭現狀適合做什么投資呢?低風險投資多一些還是高風險投資多一些?只有把這些問題提前溝通好,你家的錢才能越管越多。
第一要評估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
目前的家庭現狀適合做什么投資呢?低風險投資多一些還是高風險投資多一些?首先要做的就是評估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很多人覺得這個評估意義不大,其實不然。夫妻雙方的類型,是偏保守,還是更激進,這個直接影響你家的資產池里都有什么。
這個問題,可以結合消費一起講,消費可以就高不就低,但是風險應該是就低不就高。高風險承受能力的人很難理解這么低的收益率怎么有人能接受?但是很多時候高,風險其實對家庭理財的本金是有傷害的,所以在評估一個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的時候,應該按照風險較低、更保守的這個人的標準來投資。
當家庭資產里面高風險資產比重過高,或者是超過了家庭成員的風險承受力時,正常生活就被打破了,不管是掙錢還是賠錢,兩個人的內心都是煎熬的。這樣的生活狀態,你能承受嗎?說不定動不動就上天臺了。
那,另一半實在想做高風險投資怎么辦?
拿安全的錢,比如兩個人商量一個數字,視做即使這筆錢全部損失,也不影響家庭生活品質,這樣一個數字。
第二個建議是選擇適合的產品
當你們統一了家庭的風險偏好,再選擇投資什么產品就非常容易了。比如對本金安全性要求高的產品可以羅列一些,穩健型和激進型的產品也羅列一些,進行對比后再進行投資,每一項資產的具體配置比例不是固定不變的,不是說穩健型一定是70比30,也可以是60比40等等。這里需要你結合家庭的當前情況,靈活調整。
最后一步是設定合理的理財目標
前面我們說的那些,其實都是為了最終的理財目標服務的。在確定家庭的理財目標時,要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先關注風險,高收益率的背后一定蘊含著高風險。
第二,要注意投資產品的期限和流動性問題。如果一筆錢隨時都有可能用,那就不能投資期限長、波動大的產品。
最后請大家注意,家庭理財一定是可持續的行為,是長期堅持+合理回報的過程,只要你愿意花些時間學習,隔一段時間評估一次投資成果,然后根據家庭資產變化適當調整,做一個合格的家庭CFO其實并不很難。
其實誰來管錢并不重要,兩個人結婚后在一起過日子,誰掙得多、誰有花的多那都無所謂,因為這是屬于你們夫妻共有的,不管是由誰來管錢,只要能把家管理好就可以了,誰來管也就并不重要了。千萬別因為一些錢財就三天兩頭的吵架,傷了感情那可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