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了拼單,買了一本稻盛和夫的《活法》,作者很有名氣,今天讀了一下,將其中部分書摘和我的些許心得分享出來。
書摘:
1、稻盛和夫哲學的核心是“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么一句話,將作為人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這是稻盛和夫先生一切成功的原點。毫無神秘之處。所謂“做人正確的準則”,就是正直、勤奮、謙虛、堅強、節制、自利利他等等,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虛偽、懶惰、卑怯、貪婪、不能騙人,不能損人利己,不能損公肥私等等。
2、提升心性,磨練靈魂。人生在世,為欲所迷,為欲所困,可是說是我們人這種動物的本性。今天比昨天做的好,明天有比今天做的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實的行動、誠懇的修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先天的性格加上后天的哲學造就了我們的人格——我們人的精神品格。
3、所謂精進,就是拼命努力、心無旁騖、埋頭眼前的工作。勞動具有克制欲望、磨練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全神貫注于事業,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人在這個過程中,靈魂自然而然獲得凈化,形成其厚重的人格。
4、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所謂正面的思維方式是:總是積極向上;有建設性;有感恩心;有協調性、善于與人共事;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有同情心、關愛心;勤奮;知足;不自私、不貪欲;等等。
5、想要獲得成果,必須懷抱善念拼命努力,對于這樣的人,神靈才肯給予他火炬,照亮他前進支路,才會從智慧寶庫中授予他一束光明,讓他走向成功。樹立作為人應有的正確的人生觀,盡力貫徹到底,這才是人生的王道,它不僅能夠指引我們每一個人走向成功和輝煌,而且可以給我們人類帶來和平與幸福。
6、只有自己內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內。一個人心中描繪的事情或心中的愿望,會如愿的在其人生中出現。因此想要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這樣、必須這樣”,這種愿望比誰都強烈,熱情達到燃燒的程度,這比什么都重要。在我們的人生中,想要做成某件事,我們首先要描畫它的理想狀態,然后把實現它的過程在頭腦里模擬演練,一直到“看見”它的結果為止。就是對這件事持續抱有強烈的愿望。你想要做成某件事,產生這種愿望本身其實就是一個證據,證明你具備將這種愿望變為現實的潛在力量。
7、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和精心的準備。
8、人的命運絕不是天定的,它不是在事先鋪設好的軌道上運行的,根據我們的意志,命運既可以變好,也可以變壞。只有堅信自己可能性的人,才能開創新事業。相信自己的可能性,給自己設立一個超出現有能力的高目標,竭盡全力在未來某一時刻打成這個目標。“認為已經可能無能為力了!已經黔驢技窮了!這不過是前進過程中的一個時點。堅忍不拔,使出渾身解數,絕對能成功?!?/p>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只能靠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踏實努力的積累。與其莫名其妙的為明天而煩惱,與其苦思冥想去制定長遠的計劃,還不如權利過好今天這一天。這才是實現理想最切實的方法。在昨天努力的基礎上再下功夫改進,今天比昨天稍稍前進一步。想把事情越做越好,這種態度持之以恒,就能產生巨大的進步。不走老路,這就是走近成功的秘訣。
10、答案永遠在現場。但是要從現場獲得答案,首先從心情上說,必須對工作有不亞于任何人的熱情,有解決問題的深切期待。同時,必須親臨現場,用真誠的目光仔細地觀察現場,用眼睛去凝視,用耳朵去傾聽,用心靈去貼近。這時我們才可能聽到產品發出的聲音,找到解決的辦法。
11、所謂集中力,來自于思考的強度、深度、大小程度。要想做成一件事,強烈的愿望、認真的思考是起點。這種愿望、思考強烈的程度、持續的長度,以及在實現過程中貫徹的認真程度,是一切成敗的分水嶺。
12、為什么必須確立這種哲學呢?因為在人生的各種關頭,當我們迷惑、煩惱、痛苦、困頓的時候,這些原理原則就成為我們抉擇和行動的判斷基準。過去判斷累計的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的人生,今后如何選擇,將決定我們今后的人生。認真確立基于原理原則的哲學,按這種哲學辦,就能促使事業成功,給人生帶來碩果。但這過程絕非輕松愉快。依哲學行事需要律己,需要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這中間伴隨著許多痛苦,有時會給自己帶來損失,要經歷一段苦難的路程。
13、原理原則是正確和堅強的源泉,但同時它也很容易被忽視,不時刻用它來誡勉自己,就會被束之高閣。正因為如此,必須時刻保持一顆反省之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自省自勉。而且把這一條也放到原理原則中去,非常重要。
14、“無論如何一定要成功”這種迫切的心情——再加上如實審視事物的謙虛態度——那么,你就能抓住平日忽略的極為細微的線索,讓你將難題一舉解開。因為喜歡就會投入工作;在投入工作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喜歡。在你討厭工作,覺得難以忍受時,你還是要多加忍耐,要下決心朝前走,要發奮努力,這將改變你的人生。這時重要的是“戰勝自己”,就是抑制利己的欲望,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做不到這點,任何事情都做不成,自己的能力也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15、人真正的能力,應該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在內。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不能戰勝自己貪圖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奮斗,“不能發揮自己的天賦之才”,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缺乏發揮自己能力的能力。
16、要做出公正的、準確的判斷,關鍵是有一雙純凈的不帶偏見的眼睛,不被細枝末節所蒙蔽,直奔問題的根源。那些棘手的、貌似無法解決的難題,只要正面面對,以真誠的目光,根據單純明快的原理,從是非、善惡的角度判斷就能解決。擺脫私信、利己心的束縛,走出利害和執著的圈子,從光明正大的利他心出發,就能做到這一點。
17、不可虛偽,不可自私,不可放縱,不可奢侈。要言行高潔,嚴于律己。這是身居高位的領導者應盡的義務,是同他的身份地位相對應的高貴的精神素養。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人生體驗,像砂紙一樣砥礪我們的心志。人生謝幕時的靈魂只要能比開幕之初高尚一點點,我們就算活出了價值,就算不虛此生。
18、六項精進: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謙虛戒驕;天天反?。换钪鸵兄x;積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19、感謝來自于滿足,不滿足不會產生感謝之心。
20、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智慧。
21、真正的商人應該考慮雙贏。
感悟:
1、誠意正心是做事的前提。對工作對事業不能達到精誠,就不會下力氣去鉆研,遇到問題就會得過且過,殊不知每一次進步的契機就藏在一個個問題中。
2、修身是一生的課題。律己是人生達到自由的唯一之路??刂坪米约?,安排好自己,才能從理智的角度使內在和外在保持和諧。在修身的過程中,要不斷反省,要堅定信念,要堅韌不拔,才有不斷變好的可喜變化。修身養性不是一朝一夕,是要堅持不懈,是時刻不放松。只有高尚的品格才能引得眾人的信服。
3、堅持正確的做事就是做正確的事。萬物都有一定之規和行之之法,依照法則,順應趨勢,才是正確的做事方式。能以公心行事,其事必然公正。
4、知行合一是每時每刻要求自己的原則。心學講求致良知,才能此心光明,知行合一是做事做人的法則,敬事才能好好行事。知道不一定是真的領會,還要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同時在實踐中發展出新的認知。
5、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條路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