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吃完中飯后牙齦突然間腫痛起來,疼痛難忍。立馬走進藥店買消炎藥止疼,無果。那個晚上,我的牙疼得幾乎徹夜難眠。輾轉反側,想了許多。
第二天我實在木有辦法,匆忙找到衛生院,給我打消炎的點滴。以前,我打點滴事最會享受的,拿出手機連上wifi,看起電影。而這次,我看到同我坐在一起的一個病友,我兩雖未說一句話但我看到他的艱難后,沉默許久。
病友是位老人,衣衫襤褸,一臉邋遢的胡須,非常安靜地坐在烤火架旁打著點滴,眼神一直望向門外,似乎在等待著什么。美女護士隔三差五的過來看下他的藥水是否打完了,并關切地問道:“別看了,你女兒不會來的了”。女兒?原來老人是在等待他的女兒來看他。
時間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老人的點滴打完了。只見他非常吃力地站起來,拿起身旁的拐杖,慢慢地攙扶起自己,一步一徐地走出衛生院門外。待護士來收拾藥瓶時,我好奇的問了句:“這位老人他是怎么了?看起來有點不對勁呀,是很想念他的女兒么?”還不容我接著問下去,護士開始接腔地回答:“他哪還有什么女兒,分明是他自己在幻想,他的女兒已經在三十年前因婚姻失敗離家出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過。他現在成了五保戶,成天盼望著她女兒能夠回來?!痹瓉硎沁@樣啊。七十多的年紀,全憑自己一個人照顧自己,有哪里不舒服得自己來看病,還得自食其力賺錢。的確是個很可憐的老人啊。
再看我自己,年紀輕輕,但似乎不食人間煙火,不懂得長輩們的辛苦,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沒心沒肺地活過這些年,看似輕松自在,實則在逃避。如此,長年累月下來受害的最終是自己,始終會長不大,成熟不起來。父母他們寧愿辛勤勞累,不就是為了我,為了今后的生活能過的更好些。而我呢?
每個人除了賺錢養家以外,還得負擔自己生老病死,若是有親戚朋友照應還可勉強接濟度日,但是剛出道的社會青年哪個不是自食其力自己掙錢,最無力可憐地便是這些上了年紀無牽無掛的老人。
最近,想得有點多,想到的大多是未來的艱難和困苦。按如此現狀的發展,我有些擔憂和害怕,可以說是未雨綢繆。但是過度的害怕,成天睡不好覺,這也變成了杞人憂天。卻該怎樣,思考良久。才得出適合自己的良方:保持平常心,樂觀辯證看待一件事情的發生,及早計劃,及時作出改變和努力,爭取在盡快的時間內過上更好的生活。
當發現自己一天過得比一天好,事情處理的一天比一天棒時,日子還是很有希望的。何不,就此繼續發揚下去?堅持正確的,繼續做。即使錯,立馬改正。生活不就是如此,哪怕不易,莫不可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