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閑來無事,兩三個同事坐在一起閑侃。也許都是結了婚的緣故,大家一致的話題都是老公、孩子、婆婆。這是一個永久的話題,好在老公、孩子當著面都還說得,而婆婆當著面是永遠說不得,這就成了辣媽在一起討論的話題了。
? ? ? ?也許你們會說怎么這些辣媽還這么八卦嗎?是的,所有人其實都有一顆八卦的心,只是有的人沒有表現出來而已。但是我記起的不是大家八卦的婆婆有怎么怎么不好,而是其中一個同事說她的婆婆,一個50年的人,她的那種對生活的積極和堅韌讓我佩服。她說:“我婆婆雖然身體不好,但是還是盡量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去麻煩別人,同時也不去說別人的閑話,也不說自家的情況,就比如在老家別人都不到他兒子在廣東這邊把房子、車子買了呢?真的是從不抱怨,從不懈怠,低調做人,堅持自我,積極生活。“
? ? ? ? 她的一席話讓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媽媽,他們也不是如此嗎?他們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一輩子都是勤勤懇懇、樸實堅強,從來都不會想生活太難了,而是真真正正的過好今天的生活。他們都是50年代的人,他們那代人:幼兒時三年自然災害——挨餓;少年時文化大革命——休學;青年時無事可做——下鄉;中年時勞動力過?!聧彙@夏陼r醫改——命運多桀!是經風雨,見世面的一代人!
? ? ? ? 有人這樣說,50年代生人,是傳統又反傳統的一代。在他們已經懂事的年紀,就親歷了社會生活的巨大動蕩。他們往往比年輕人更熱愛自由、崇尚平等與寬容。為了自由,許多同代人寧愿把物質需求壓至最低??茨前押酗埑缘靡涣2皇5?,可能生于50年代;看那為省一元錢多走幾站路的,可能生于50年代。節省有時不是為了節省本身,而是一種滲入血液的憂患意識,把節儉當成身心自由的保障。而同時他們那代,工人和農民的地位很高,干勁很足,沒有任何萎靡。每個人都是工作勤懇,態度真誠,身心內外透著高度負責任的態度。而反觀我們現在的80、90后,因為感情的波折,我們就怨天尤人、生活無望;因為工作的薪資不高,我們就渾渾噩噩,惶惶終日;因為父母的嘮叨,我們就抱怨不斷、離家出走。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要抱怨的導火索、爆炸點,反正就是生活都是處處不如意。明日復明日,明日還是和今日一樣,怨天怨地怨父母。
? ? ? ? 這是兩個不同的畫面,一個是積極向上的生活:工作繁雜但沒有怨言,生活清苦但沒有牢騷,遇到困難也不氣餒。一個是怨婦的生活:工作簡單但仍然怨聲載道,生活富足但仍牢騷滿腹,遇到困難就退縮、墮落。截然不同的畫面感是不是映入眼簾呢?這些是否引起我們的反思呢?那個年代,物質匱乏,生活艱苦,但是那代人卻用簡單質樸、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來造就了一代有幸福感的一代人。而現在物質富足,生活安定,但是我們用什么樣的精神來生活呢?還不是哪里都是不如意、不稱心?總是感覺生活欠我們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
? ? ? ?那個年代、那代人,是我們的父母,衣食父母,精神父母;
? ? ? ?那個年代、那代人,是我們的榜樣,生活榜樣,工作榜樣;
? ? ? 那個年代、那代人,是我們的財富,文化財富,歷史財富;
? ? ?那個年代、那代人,是一首美妙的歌曲,在你疲憊的時候它能使你充滿活力;是一部勵志的電影,在你意志消沉的時候樹立信心;是一本書,在你有疑惑的時候告訴你理論原則。那我們是不是要多學習一下呢?不藍瘦、不香菇,學習他們的精神一往直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