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約而至!今天看啦吳小波的文章跟視頻,聊到40、60、80年代人的創業:40后艱苦、60后知進退、80后感興趣。文章是根據各媒體播“任正非獨自機場排隊等車,宗慶后坐動車二等座跟小朋友交流”事件,發表自己的想象認知,及樂觀分析個人觀點看法。有些認同,有些自己的想法,也來淺聊自己的看法!不到之處望朋友們諒解……
隨著互聯網的強大,你可以從互聯網平臺了解天南海北,眾多的信息公開話,包括你的一言一行。以前經常聽到任正非這個名字中國首富,對宗慶后就了解甚少。從網絡、曉波直播間了解到他們的行為被曝光,吳曉波對40后的他們,個人觀點“無論權勢多大身價多高艱苦樸素做為標志”,對于前輩的創業具有“狼性”,狼圖騰的崇拜者,還有集體主義者,反對自由散漫個人主義,為啦事業,可以犧牲私人時間,健康,家庭等等。對這個觀念我是非常贊同的,因為我的父親正是40年代跟前輩宗親后同年,這也是我今天淺聊這個話題!
任正非43歲時用資金五萬創辦啦“華為”,具有價值企業排行榜50位,宗慶后到42歲才創辦啦自己的企業“哇哈哈”,三次成為首富。他們并沒有侍驕,而是保持自己的秉性,虛心去學習,低調去做事。父親是家里的領頭狼,無疑父親是八口之家的頂梁柱,正因為父親擁有著跟首富一樣的特質,讓父親在遠近鄉鄰都馳名。給予父親的動力正是不服輸的狼性,和孩子們給的壓力,投身農業事業,在姐姐出生就包幾十畝地,少則一二十畝,多則五六十畝,年年如此。做為孩子的我們也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就不能自由散漫有自己的主義,父親母親怎么做,孩子們也如此。不是說你能做什么就可以的,沒有那么多的自由,要像軍人一樣服從主義。我們沒有周末假期,沒有賴床的時刻跟習慣,沒有玩耍課外活動,更多的是學習爭第一,再來就是工作務農。沒有別家孩子般心疼愛,父親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不管別人怎么想,想要什么,按照他的計劃軌跡生活。奈何孩子們無力反駁,對抗,只有無條件服從。記得我有天調侃父親:“爸,你看你養育我們兄弟姐妹們這么多,如果折算成每年的收入,百萬富翁綽綽有余啊。”這還是在十年前說的這話,沒有現在鄭州的房子。
60年代當之要說到姑姑跟叔叔,他們生的年代好,好機會,有機會讀書,有機會獲得財富很多途徑。他們擁有的財富我們也是不可估量的。
80后的我、然而有不同的想法,可能因為家庭原因時代的原因,我看到的是小不同于吳老師的看法!首先我也是創業者,可能自己的這個原因,很多的關注也是關于創業的事情跟人。面對著互聯網快速發展,近三四年微商直銷,電商都在面對著興起,改革,發展……涌起啦創業潮,80、90不斷涌出,八零后青年較之90后沒有優越的家庭背景,沒有90后的個性特例灑脫,成長處在互聯網發展初期不成熟階段,如果說80后按興趣做事,我認為更多的是為心中懷揣的夢想,實現存在的價值。沒有可以選擇的優越父母,家庭,生活環境,等等,只有改變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成長來爭取心中所想所要的金錢(或曾經感興趣的夢想,或許同與徐吳老師的興趣)!我是創業時代的經歷者,也是觀察者!
在這個互聯網沖擊的年代,實體在不斷轉型,誰能更好的將互聯網與實體轉型的更好,誰就是贏家!擁有這不同的時代,那一代創業者更幸運?一切都未知,不久的以后會告訴你……
感謝朋友對我寫作的支持、鼓勵、給予打賞,我也會努力加油的!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