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青衣舊事

? 認不出你

? 親愛的

? 你用陌生的語言蒙著面孔

? 遠遠望去

? 好似

? 一座云遮霧繞的秀峰

? ? ? ? ? ? ? ? ? ? ――引·中國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 “我們中國人,從來都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動的底氣,上千年都是這么過來的,這是骨氣,是節氣,是傳承?!?/p>

? 陽光從樹葉的罅隙里漏下來,小孔成像,地上散落著好幾個斑斑點點的圓太陽。遠一些的地方,草坪上細長的酢漿草正隨風微微浮動,空氣潔凈明朗,天上有成群的白鴿飛過。想象更遠的地方,五星紅旗高高地掛在旗桿上,鮮艷奪目,在天安門廣場獵獵飄揚。

? 噓――

? 若時間慢一些,指針逆著撥幾個輪回,廣場上的華表倒了又立起,石欄變得殘破又變整齊。

? 順著龍紋浮雕的白玉階梯拾級而上,梁上的匾額勾著鎏金的滿文,像舊信箋上暈開的一滴水,古老的宮殿巍峨的身姿慢慢重現。

? 今人所謂故宮,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叫它紫禁城。

? 我們回到上個世紀初,風雨飄搖的清廷。

? 那光景那年月,街上賣包子賣糖葫蘆的還在熱鬧忙碌,擔心的是明天果腹的伙食。沒時間想,會不會哪天外國人打進來,毀了這賴以生存的半壁河山,高瞻遠矚的大事向來跟平頭百姓不大相關。事實上,這巍巍兩千多年不倒的文明古國,處處透露著末世的糜爛,但越是絕望,越是安之若素,那是中國人傳承幾千年的記憶,骨氣,底氣。

? 這說不清是一種好或者不好的習氣,但千萬年來,我們就這樣活著,而且將一直這樣下去。

? 紫禁城后花園里那方窄窄的魚塘里亭亭立著幾支荷花,錦鯉戲水,昨夜也許下了場雨,正是好時節,夏始春余,葉嫩花初。

? 戲臺子就在不遠處搭著,臺上咿咿呀呀,青衣的織女身段窈窕,一步三折,唱腔刻骨流麗,好一出感天動地的長生殿!

? 光緒三十年,一折長生殿,一步錦繡堂,飾織女,工花旦,一舉成名。

? 那一年,梅蘭芳十歲。

? “亂世就是這樣的,風雨飄搖,也許哪一天就覆滅了。世上萬事皆如此,聚散有時,福禍相依,不必掛懷,這點道理,老祖宗幾千年前就看得通透了。”

? 幾十年以前,這里還遍布著斑斑彈痕,土地被轟炸種不出糧食,孩子們哭著在轟炸聲中找媽媽。

? 其實細細一嗅,空氣里還有淡淡的硝煙味道戰爭還未遠去。中國人,在這樣滿目瘡痍中帶著身上的傷痕就奇跡般地活了過來,朽木逢春,碰到雨露就吮吸,沾到泥土就生根發芽,落地開花。只消一場春雨,就在和風暖陽里抽出柔韌的新芽,枝枝蔓蔓地瘋長。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中國人。

? 梅雨季節聚在青磚瓦房的屋檐下啜飲青梅酒,瓦片凹槽間可排水,泠泠織就一幅雨簾。閑暇時和三五老友吹噓談天,喝酒吃肉講笑話,提起并不怎么久遠的戰爭,眉眼間俱是平和。

? 畫眉鳥唱得婉轉動人,歪著頭瞅著樹下人來人往,極短的一瞬,或許已經過了滄海桑田??扇藖砣送凵⒊粮±镏袊艘琅f是這樣不緊不慢的做派,寵辱不驚。

? 民國初年的街道,依舊熙熙攘攘,長袍馬褂的邊邊角角飛起來能擦到身邊的西裝革履,小人物們依舊關心明日的生計,我們從來沒有變過。

? 戲苑,雅一點稱作梨園。里邊常常是座無虛席,叫好的聲浪一陣高過一陣,人們這樣費勁心思,聲嘶力竭,捧著那個人。她一面提著錚亮的寶劍,一面哀哀飲泣:“漢兵已掠地,四面楚歌聲?!?/p>

? 華麗的戲服上墜著真正的寶石,腳步間依稀有布帛的窸窣聲。

? 外國人將京劇譯作“Beijing Opera”,北京的歌劇。

? 其實怎么能比呢?

? 外國人上臺要備齊全套的道具,圈圈套套,缺一不可。而我們不用。古老的中國文化教會我們,虛實相生,無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甲子變換,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流年更轉,瓜瓞連綿。我們于無盡的空茫之中,生生造出另一片天地。

? 虛空伸手一推開就是門,隔幾步一跨就是上樓梯,身子一抖,步子隨著鼓點鏘鏘鏘轉幾個圈,就是嚴陣以待的千軍萬馬。戲臺上的虞姬,念、唱、打、作,面面俱到,催人淚下。生在亂世,也唱一折驚天動地的別離,中國人一頭扎進古老的故事,于烽火漫天中再偷得浮生半日閑。

? 也許等到曲終人散了,虞姬不再是虞姬,他順著戲臺的的角落走下,頭頂一束不大明亮的光,怔怔地照著虛空的某一處。

圖片發自簡書App

? 梅蘭芳有過許多藝名,梅瀾,梅鶴鳴……上了臺他是織女,是思凡的小尼姑,是霸王別姬,是熟悉拿捏無數唱腔的青衣花旦,可卸了妝,他是誰呢?誰也說不清,他是你,是我,是蕓蕓眾生,是無數普普通通的中國人。

? 中國人有這樣的魅力。我們幾千年的記憶里有披著薜荔帶著女蘿的山鬼,流光轉眄,又笑著循霧氣隱去;有騎著青牛的圣人留下數千字的玄妙,在在夕陽里慢吞吞走遠;有披著月色而來的白衣謫仙,在花影下邀月對酌,又踏著詩句匆匆離開。其實那都是我們。

? 中國人是這樣的,不溫不火,不怒不燥,峨冠博帶,衣袂當風,淵渟岳峙,氣度不凡。我們款款而來,平平而過,又了了而去。

? 狂風暴雨一通洗禮,過后我們依舊亭亭立著,不卑不亢。君當如竹,風過不折,雨過不濁;我們也當如蘭,也當如梅,也當如松,我們有時如高山仰止,也有時如流水潺潺,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 “我們有時退一步,并非認輸,比武臺上行禮都要各退一步,這是禮節。我們知道什么時候該退,可必要的時候,我們絕對能夠堅守?!?/p>

? 我們通曉治國之道,無荒于門,精勤于田,四海即均,越裳是臣。

? 民國三十年,四十七歲的梅蘭芳蓄須明志,從香港飛回上海的小房子,日日作畫自娛。

? 人近耳順之年,能夠從心所欲,不踰距。也許溫吞和順了大半輩子,那時的中國人更懂得怎樣堅守,我們溫和地,不再后退。

? 清貧別有樂趣,閑暇時看著一碗水里養的小魚,就想起故宮里的一方魚塘,那里大概干涸地露出淤泥了吧,荷盡只余擎雨蓋,那樣也好,可入畫,中國畫講究殘山剩水。

? 一碗水里的魚尚能活下去,我們亦如是,能在大河暢游,也能于竭澤生存。

? 餓極了,樹皮尚可充饑,從地上揉起的雪團也可充饑,就連衣服里的棉花也塞進肚里。我們能夠被殺死,可骨子里的根永不會被斬斷。

? 血脈相承,根不滅,就生生不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建國初期,民生凋敝,所有人都等著看笑話,這樣一個死掉的千年古國的架子,可以重塑血肉嗎?

? 我們可以。

? 蘇聯發射了人造衛星,緊接著美國也將飛船送入太空,世界各地升起蘑菇云。

? 我們有什么?鬼谷子的日經象緯、占卜八卦,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魯班的飛天木鳶……

? 古人留下瑰寶,也教給我們源源不竭的智慧和涓涓不斷的耐心。

? 梅蘭芳在這個時候重新登上舞臺,唱響新中國的第一聲。聲音嘹亮,像平地的驚雷,也像荒原的鶴唳,穿破烏云直沖穹頂!從此以后,就再也沒什么能夠阻擋了。

? 我們髠彼兩髦,從詩三百中褰裳而過,翻過楚河漢界,趟過黃河長江。途有風霜雨雪,我們披星戴月,日日又日日,年年復年年,歷盡多少艱辛苦楚。我們從未停止,從未放棄,終于從無數個寒冬里走出來,帶著一身遠古的芹香,抵達來年的春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 “我們中國人,身體里都有古老的靈魂。”

? ? ? ? ? ? ? ? ? ? ? ? ? ? ? 跋

? 序言引自泰戈爾訪華時,觀梅蘭芳“洛神賦”后的贈詩,詩里云霧飄渺,迷人不可捉摸,那大概就是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 梅蘭芳先生是上個世紀亂世里走過的中國人,固有那個時代中國人的智慧,節氣,與剛正不阿。他見證了新舊中國之交,是兩代記憶的流傳。這樣的人還有許多,他們有的做出豐功偉績轟轟烈烈,以芳名載入史冊;更多的人沒能被人們所記住,默默不聞于世人。但無論是那些被記住的,還是被忘記的,我們都是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都有著相似的眉眼。

? 歷史的轅駕滾滾而過,揚起一陣塵埃,英雄們長長的一生在飛沙里閃過極短的一瞬,就隨之落下,歸于永恒的闃寂,但在我們的記憶里,他們始終鮮活。

? 1960年66歲高齡的梅蘭芳拍攝了電影游園驚夢,過了半個多世紀再看,老先生依舊像極了初登戲臺時的那個中國人,一身青衣,嵯峨秀郁,稀世無雙。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83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72評論 3 422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47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0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0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0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4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4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8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7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4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