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城溫度“嗖一下”直降十多度,整座城市像是被籠罩在一個冰罩子里,與“春”無關。
昨天下午因為工作的原因,借同事的電動車騎去看場地、送東西,從城市北端一路向西、到東邊再回到北端,雖然只有短短幾小時,卻著實體驗了一下快遞小妹的感覺。而且,是在沒戴口罩、沒戴帽子、沒戴手套的情況下。
裹著不厚的圍巾,就那么出發了。(赤裸裸的“裸奔”啊~(+﹏+)~)
一圈回來,發自內心地想說,“干快遞這行真的不易!干好更不容易!”
首先,做快遞得會駕駛,這可是最基本的。注意,是“駕駛”!甭管是電動車、自行車還是面包車,都得會騎(駕駛)啊!最好還是甩開地圖App的安全駕車找路,換言之就是要自帶GPS功能。冬天遇上下雪了,還要想盡辦法在保障生命安全的情況下送包裹;
其次,做快遞要懂合理分配,第一時間送哪里、什么時段送、哪里的路段什么時間最擁堵、哪里有小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將包裹送達客戶……通通都是需要考慮的。不然,月底要怎么沖業績呀。
此外,要做個好客服。不管是在吵吵鬧鬧的大街上騎行時,還是在上廁所中,都要留意手機來電(意味著有新客戶要寄件啦),還要第一時間接電并自動切換客服模式——“你好,這里是xx快遞!喔,您要寄件啊,好的,我現在在xxx,十分鐘后到您那邊再電話您”……偶爾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客戶投訴、被差評還得默默接受,繼續好脾氣地保持微笑,迎接新包裹、新訂單,簡直就是圣誕老人嘛!(我表示我在街上騎車啥也聽不到,即使音量開到最大,除非戴耳機。)
同時,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比如,包裹丟了要賠錢。去年圣誕節的時候,聽一個朋友說經常給他們公司送快遞的一小哥,因為在辦公室見到熟人多聊了幾句耽擱了幾分鐘,下樓的時候發現連車帶包裹都不見了,可以想象小哥當時欲哭無淚的表情,又恰逢年底,好想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
感覺要會的實在太多了,讓我這個職場小白鼠有點怕怕。然而路上發生的幾件小事,回想起來更讓我覺得自己實在做不來快遞:
① 比如我會不小心繞了遠路。一個人在路上,像是又重新看這座城市,大腦開始飄到空中。啊,然后就變得好像路癡一樣,忘了直達的路怎么走。返回的時間也和自己預期的相去甚遠,效率低啊。
② 比如我會開小差。昨天路過一處斑馬線,有路人掉了錢在路上,后面的車友和路人都停下來幫著提醒撿錢,啊,也包括我。如果我真是快遞,好像又耽誤了送一個包裹的時間。
③ 比如我到了目的地附近卻找不著北。微信共享位置對于“騎車的我”而言并沒有什么幫助,尤其是大冷的天氣下。騎車技術又不精湛的我繞著目標兜了一圈,還是靠最熟悉的“問路”,借路邊的黑車黨師傅們指示,才順利把東西送到。
……
快遞這一行之于我,實在是個神秘的存在。尤其是每當雙十二、新年、情人節這等節慶,“雪花般的包裹”撞上“下雪的天氣”,還能把包裹從地球的這一端順利送到另一端,讓買賣雙方如期寫評價,要換我來的話早就瘋了。
向所有快遞(包括送外賣的送貨的)小伙伴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