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年前后,猶太地北部的大數,誕生了一位傳奇人物。此人本名掃羅,生于猶太上流社會,出生就擁有羅馬國籍。年少成名,拜于名師伽瑪列門下。
公元33年,耶穌復活升天后不久,司提反因宣揚福音,被眾人用石頭活活砸死。臨終前,他看到一位年輕人,樣貌清瘦,目光炯然,站在不遠處拍手稱快,此情此景,令司提反心痛莫名,他舉目望天,用最后的力氣做了一個禱告。
那年輕人,正是掃羅。他熱心律法,堅信耶穌說自己是神屬于褻瀆上帝,耶穌的門徒都是異端,須除之而后快。
一日,掃羅騎馬前往大馬士革捉拿耶穌的門徒,快到大馬士革時,突然,天上發出耀眼的光,從四面照下來,只聽得馬兒一聲嘶叫,前蹄騰空而起,將掃羅拋在地上。有一個聲音從天上傳來:
“掃羅,掃羅!你為什么逼迫我?”
掃羅伏在地上,不敢抬頭,戰兢問道:
“主啊,你是誰?”
那聲音回道:
“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
那事以后,掃羅的生命發生了重大轉變。后來,他的名字變成了——保羅。沒錯,就是著名的使徒保羅。
剛剛歸信基督的保羅,在耶路撒冷舉步維艱。他尋找耶穌的門徒,想與他們結交。然而,誰愿意相信一個冷血的迫害者?誰愿意接待一個殘害同胞的無恥之徒?
這時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出現了,他叫巴拿巴。《使徒行傳》記載:
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
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見主,主怎么向他說話,他在大馬士革怎么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
于是掃羅在耶路撒冷和門徒出入來往。「和合本」徒9:26-28
這樣,保羅與耶路撒冷的眾門徒一起,將福音傳到猶太以外,使外邦很多靈魂歸向基督。
保羅從一個地位顯赫之人,變成了看似一無所有的基督徒。經歷無數患難,他的生命卻越來越豐盛。保羅的生命被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影響著,一種長闊高深的愛的力量,那是從神而來的愛。
巴拿巴一直與保羅一起同工,直到有一次,他們因為是否讓另一位門徒馬可同行而起了爭執,于是兩人分開在不同的地方宣教。值得一提的是,保羅后來在獄中,曾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提到馬可:
與我一同坐監的亞里達古問你們安。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說到這馬可,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們那里,你們就接待他。)
(歌羅西書 4:10 和合本)
在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再次提到了馬可:
獨有路加在我這里。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或譯:服事我)的事上于我有益處。
(提摩太后書 4:11 和合本)
正因為巴拿巴以他的包容之心接納了馬可,幫助他成長,最終使得保羅也認可了他。
圣經中關于巴拿巴的背景資料并不多,只是在第一次出現“巴拿巴”這個名字時,在括號里標注:巴拿巴又稱“安慰子”。他是能夠給人帶來安慰的人。
如果不是巴拿巴,馬可可能會由于被拒絕而灰心喪氣,如果不是巴拿巴,使徒保羅不知道會在耶路撒冷徘徊多久,才會被其他門徒接納。
不被自己所在乎的人信任,是痛苦的。幾年前,有關部門不知何故找到了我,去喝茶聊天,我本以為沒什么。豈料沒那么簡單。單位開始因為我基督徒的身份對我不放心,教會又開始因為我身處公安系統的身份不放心。
單位領導們倒是開門見山,跟我明說他們的顧慮。倒是教會那里,什么也不說,只是暗暗地開始防備我。因為此前有過一個人被叫去談話,后來那人做了臥底,就是人在教會,卻向有關部門報告信息。
但他是他,我是我啊!我能感受那種防備,卻又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辯護,跟誰辯?那時候的我,隱隱覺得教會不可能傷害信徒。他們對我很好,有很多可愛的弟兄姊妹,真心幫助過我。所以我一直將那種被懷疑的傷痛放在心里,差點憋成內傷。直到我看了楊腓力的《靈魂幸存者》,作者在書中幾次坦誠了在教會受到的傷害。原來,別人同我一樣,也受過傷。教會是美好的所在,卻并不完美。就像我們自己。
朋友,當你感到傷痛時,請記住,有一天,它可能會安慰到別人。愿你像巴拿巴,也愿你安慰接納的那個人,像保羅,一路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