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的人,眼里有光”
一、和“局外人”say no
《局外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爾貝·加繆的經(jīng)典代表作,文中主人公莫爾索在自己的殺人案審判中始終是一個局外人。
也許是因為太過直白,太過坦誠,他不知如何扮演能滿足社會需求和大眾希望看到的樣子。
審判的人們希望看到他痛苦羞愧的樣子,但是他始終一副事不關(guān)己的面孔。
無奈不合群的人最終還是被社會拋棄了。
我離職的原因就是不想當職場“局外人”。
一畢業(yè)來到前公司(為了方便,下面簡稱U公司),一晃眼匆匆四年。
首先還是要感謝U公司,我從心里還是認可的。
首先,它讓一個職場菜鳥通過工作養(yǎng)活自己,并且順利適應了職場生活,學會了職場技能,職場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靠譜。
四個角度定義是否是一個靠譜的人:自驅(qū)型的人,時間敏感型的人,有同理心的人,終身學習的人。
其次,讓我建立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
目前為止,“向正向善向上”價值觀已深入骨髓,是我為人處事的準則。這也是我之所以能夠待4年原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讓我培養(yǎng)了讀書的習慣。
U公司有一個愛讀書的領(lǐng)導人,每個月會鼓勵員工讀書。
在某次月度會議上老板問誰買書超過2000元舉個手,整個公司就我舉手了。
為了鼓勵員工一起讀書學習,他就幫我報銷了這筆費用,當時真的非常敬佩和感動。
只要真正愛讀書的人才知道讀書影響力有多大,在這我還是特別感謝老板。
也正是因為愛讀書為我轉(zhuǎn)行奠定了基礎(chǔ),且聽我慢慢道來。
剛進公司一兩年確實學了很多,每天充實且快樂。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發(fā)現(xiàn)自己到了瓶頸期,工作中基本學不到東西。
公司政策上引發(fā)某些問題讓我力不從心,這些問題不是我努力可以改變的。當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激情也在不知不覺中消磨殆盡。過著“局外人”一樣的日子,生活和工作是完全分開的。
《原則》書中提到,一個人要想幸福的過這一生,必須滿足兩點,一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另外一個是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我還年輕,還有很多精力和時間去學習成長,不想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有一份熱愛的工作是必須的。
因為自己平常喜歡看書,也會寫寫文章,所以想嘗試一下文字類工作,讓自己看的寫的發(fā)揮價值。這類工作具有創(chuàng)造性,有挑戰(zhàn),需要不斷學習,不斷輸入,不斷輸出。
一開始我就明確自己的求職崗位:文案策劃。
二、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1)資金儲備
當我決定跨行的時候,就意味選了一條艱難的路。自己選的路,哭著也要走完。
我是沖動的行動派,一旦下定決心就義無反顧的往前沖,這次離職也是。
為了不給自己留后路,我直接裸辭。(不建議,得考慮自身情況而定)。
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無貸款無負債。
加上工作4年存一點錢,可以保證自己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堅持上半年到一年。
低物欲,消費降級。
結(jié)合以上幾點給了我裸辭的底氣。
(2)家人朋友的支持
當我說明原因的時候,親人朋友幾乎都是支持我換工作的。這讓我特別的踏實。
和我父母說之前工作學不到東西,沒有成長空間,不開心。夸下海口說我一定會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我父母從小就很信任我,什么事都讓我自己做決定,這次也一樣。
我大姐姐,還讓直接住她家,管吃管住,讓我心無旁騖的找工作。
我的好朋友們,紛紛表示支持。
有時候做一些決定,缺乏勇氣的時候,家人和朋友是最堅強的后盾,這種無形的精神鼓勵是非常重要的能量來源。
(3)提前學習目標崗位技能
之前對文案策劃一竅不通。
先看書。決定要找這類工作的之后,馬不停蹄的找了相關(guān)的書來看,包括爆款文案,廣告學,營銷學,如何寫作等等。
給自己一些初步的概念,至少先清楚自己的崗位是做什么的。
然后線上主動找HR聊,有時候光看招聘網(wǎng)站上的崗位職責要求還不夠,只有真正和HR溝通才知道他們想要的人具體的工作內(nèi)容,需要哪些工作技巧。
我從開始找工作后,前前后后可能和五六十個HR聊過,有主動找我的,也有我主動找他們的。
其中有一半以上的HR看到我之前的工作經(jīng)歷就直接pass了(要么不回要么直接拒絕說不適合),必須要有強大的內(nèi)心來面對無數(shù)個拒絕的聲音。有時候被拒絕到懷疑人生。
文案類工作,基本上都是會先讓求職者發(fā)以往的作品。我就把之前寫的公眾號發(fā)給hr看,發(fā)了之后會再聊幾句。知道文案策劃還需要ps,h5制作,排版等技能,然后我馬上去b站看視頻自學,雖然學的不精,但至少知道簡單操作,比如說公眾號排版就比較容易學。
三、面試是一種學習
U公司是我第一份全職工作,而且大學畢業(yè)面試兩三家就入職。然后就一直工作了四年多,中途沒換。面試真的一點經(jīng)驗沒有,在面試的幾家公司過程中確實吃了點苦頭。
某個周末,我去我姐家玩,晚上快九點boss直聘上一個hr主動聯(lián)系我,問我明天有沒有空去面試,我看了下地點離我姐家很近,想著去看看吧,就當鍛煉鍛煉自己面試能力,于是就同意了。
這是一家新零售公司,崗位是新零售運營。面試官是一個比較強勢的女人,整個過程就是她評論我是一個怎么樣的人,然后我極力辯解中度過。
聊了幾句她就評論:
你是一個比較佛系的人;
根本不懂拼命工作的感覺;
逃避一個工作是沒有用的,就算去了另外一個崗位,還是會進入另外一個不喜歡的工作;
你根本不懂管理,就算把人交給你,也是一種浪費;等等
全程處于懵逼狀態(tài),回家后我不斷反思,為什么給她這種感覺?我有這么不堪嗎?
歸根結(jié)底還是自己面試沒做好準備,我連對方公司做什么都不知道。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讓對方覺得我是一個不靠譜的人。
自從這次經(jīng)歷以后,我就要求自己每次去面試都要抱著敬畏之心,提前準備。
之后在一家廣告公司面試過程中讓我學習了很多。
整個面試過程是比較輕松愉快的,面試官:一名男士一名女士(公司合伙人)。公司的業(yè)務范圍比較廣,包括:活動類(現(xiàn)場搭建,展廳展示,商業(yè)活動等);廣告類(設(shè)計制作,廣告投放,解放報欄);攝影攝像(宣傳片,微電影);新媒體類(新媒體運營營銷系統(tǒng))還有些個性服務中心(第三方平臺,系統(tǒng)定制);還有兩個自營公眾號。
文案:包含不同類型不同的文體,比如說不同類型場景演講詞,新聞稿,輕松的推文。
廣告公司的思維是比較跳躍的,各種天馬行空,不給自己思維設(shè)限。舉個例子:六一節(jié)不一定是給小孩過也可以給老人過(每個人都有一顆童心)這樣的活動就更有吸引力。
還有因為兩個面試官之前也是文字工作者,所以說語言表達能力都比較強,邏輯清晰。一個人有想法還不夠,還需要有輸出的能力,文字是一方面,語言表達也是一方面。
面試后,就給了我一個任務,針對某個節(jié)日寫一篇公眾號文章。我當天就發(fā)給面試官,她給我提了許多建設(shè)性的意見:
第一,文章偏口語化,寫文章要帶入情感才能打動讀者;
第二,文章標題要簡潔,可以總結(jié)文章的內(nèi)容,主題要明確;
第三,選題要新穎,多讀其他好文章;
第四,文章要有層次感,包括文章內(nèi)容和排版。
面試后雙方意向都不錯,但由于自己沒有談薪資的經(jīng)驗,一開始把期望薪資說的太低,他們又在這基礎(chǔ)上又下降了,雙方都不妥協(xié),結(jié)果不了了之了。
現(xiàn)在的入職公司,面試了一個多小時,感覺之前看的書終于有了用處,老板問我你最喜歡的人是誰(查理芒格),為什么喜歡?(1,看了《窮查理寶典》終于知道自己這一生要怎么活了,2,芒格愛讀書,人稱“行走的圖書館”,3,思考問題要多學科多層次)。還聊到經(jīng)濟趨勢的問題,談到吳曉波(正好看過他的《激蕩三十年》);談到工匠精神,正好了解稻盛和夫的《干法》《活法》。
老板和主編都覺得不錯,面試當天就發(fā)了offer。
總結(jié)一下面試經(jīng)驗:
提前準備好一些面試官都會問的5-10個問題:
1,自我介紹(寫下來,多讀幾遍,在面試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優(yōu)化)
2,離職原因(統(tǒng)一回復:因為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需要,如果面試官一定追問就簡單說一下自己的具體情況,但是一定不要抱怨前一家公司。)
3,了解面試的公司是做什么的,主營業(yè)務。
4,清楚面試的崗位是做什么的,工作職責,需要的技能。
5,最喜歡的一本書或者崇拜的人(不要瞎說,一定要看過的,不然面試官一問就露餡,反而適得其反。)
6,你的優(yōu)勢是什么?或者說公司為什么要用你?(學習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點)
總之,要給面試官積極,樂觀,向上,愛學習的印象。
只要一個人的本質(zhì)是好的,除了對技能要求很高的崗位(比如是律師審計),一般公司缺一點技能或者經(jīng)驗其實問題不大。
四、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知道我們來自哪里、身處何方、又將去往何處。”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轉(zhuǎn)行做內(nèi)容編輯一個月,新公司學習氛圍濃郁。每天都在不斷的輸入輸出,一邊學習一邊寫文章,日子過得很充實。寫一篇打算詳細說說我對現(xiàn)在工作的想法還有一些寫文章的心得。這里就不多做贅述了~
人都有安于現(xiàn)狀的惰性,工作得過且過,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能忍就忍。如果在一個公司心特別累,沒有干勁,這種狀態(tài)就非常的危險。要么改變自己的想法,要么直接離職。
離職前想好下一份工作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有哪些技能是可以提前學習或者準備的?
不是很建議裸辭,因為我是裸辭的,在離開上一家公司后會有一段時間是沒有工作的,一開始無所謂,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焦慮,也不是怕找不到工作,而是怕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會睡不著影響食欲等等,長久對身體不大好。還有一點,如果一個人閑的時間久了,是很容易產(chǎn)生惰性的。
這次算是比較幸運,從9月18號正式離職,接著去了西藏,國慶回來馬不停蹄的投簡歷面試,到10月19號入職,期間花了一個月左右。
跨行是比較難的一件事,之前的工作經(jīng)驗歸零,一切重頭開始。降低自己的薪資標準。提前學習崗位技能,不管是先實習半年還是看書b站都行,而不是一無所知就往里沖。這兩點是對轉(zhuǎn)行尤為關(guān)鍵。
也許你也有換工作的想法,希望這篇能給你帶來幫助。
有想法就要去做,因為年輕,有無數(shù)多嘗試失敗的機會,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