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萬達的王健林,以白菜價賣出集團大批文化項目及酒店,還優(yōu)惠到給買方提供貸款收購這些項目。
許多人一時都看不懂他為何會這樣做。難道他收到什么對中國房產(chǎn)業(yè)極不利好的內(nèi)部消息?
我自問看到一點頭緒,可與大家做個分享。
在將我的見解說清楚前,我需要先與大家分享三件普通不過的事,都是關于開發(fā)商如何賺取暴利的法門。
第一件事,是關于摩天大樓。
經(jīng)濟學上有一個說法。如果一個地方,在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興建大量的摩天大樓,那就代表那個地方的樓價隨時見頂,當?shù)亟?jīng)濟隨時崩盤。
為什么呢?
教科書上的解釋是,建造摩天大樓,是一種傲慢虛榮的表現(xiàn)。當市場充斥著傲慢的氣氛,就會發(fā)生崩盤。
事實上,傲慢的確是傲慢,但絕非因為單純傲慢就可導致崩盤。一般人往往一知半解,就是因為從來只滿足于書本上的答案,不獨立思考,不下手追求真理,實在可惜。
正確的答案是,開發(fā)商每投一塊地時,表面上已決定了它需要以什么價錢把房賣出,才能盈利。
其實不然。
因為每塊地在拍賣時,都配有一個容積率,即這塊地最終能建成多少面積出售。
這個容積率,是由政府定下來,但是可以在地賣出后更改的。
如果開發(fā)商買入一塊地后,有辦法與政府部門談妥,將容積率提高一倍,即代表可以相同價錢,售出多一倍住房面積,盈利馬上可提高一倍。
那出售面積到底實際上是如何增加呢?
就是靠將樓層建高一倍就可以。
原來規(guī)劃是19層,就改建成38層。
大家看到到處的住宅越建越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改建得越高,利潤就越高。
甚至許多開發(fā)商,根本不必考慮建好后能否賣出,因為可以先把地拿到銀行加按,套現(xiàn)多一倍錢出來,發(fā)展其他項目,再用相同手法提高容積率套現(xiàn),不停繼續(xù)下去,套到的錢就當是利潤。
還錢?
只要這個雪球繼續(xù)滾下去,錢可以慢慢還,規(guī)模卻可以越做越大。反而最后把房賣出了才要還錢。
所以開發(fā)商從來不急于賣房。
這是開發(fā)商賺取暴利的法門之一。大家可能馬上會疑問,那為何開發(fā)商不把所有住宅建成摩天大樓呢?
你以為它不想?開發(fā)商做夢也想著這個事情呢!
關鍵是,現(xiàn)代的建筑技術,如果建超過40層高以上開始,就要對建材有非常高要求。
玻璃,鋼材,水電供應與防火設施成本會大幅上漲。除非建成后可以賣很高價錢,否則一定虧本。所以才導致開發(fā)商暫時還未把住宅建成280層高。
假如一個地方到處在建摩天大樓,其實是代表開發(fā)商對未來的樓市過度樂觀的展現(xiàn),認為市場可吸納這么大量高成本的房產(chǎn)。
當然不少市場可以接受摩天大樓的價格,但太大量的話,就絕對是個大問題。
暴利法門之二,就是建五星級酒店。
我們?nèi)ミ^五星級酒店消費的,不難有一個疑問,就是發(fā)覺里面的咖啡廳都是空空如也,會議廳也不是天天有公司租用,房間也不常爆滿,餐廳酒樓游泳池,更是許多時候服務員比客人還要多。
怎么賺錢?
為何那么多商人喜歡開五星級酒店?
其實貓膩就在房費中。
大家不難發(fā)覺,酒店前臺標價的房費都是非常貴的。而自己透過手機訂房,許多時候可以拿個五折起碼,難道只是因為推廣優(yōu)惠?
當然非也。每家五星級酒店,其實就是一項固定資產(chǎn),是可以用來抵押給銀行套現(xiàn)的。
能抵押多少,就看酒店的評估價。
如何評估呢?
第一是看酒店能收房客多少房租,以房租定價值。
第二就是看酒店是多少星級。五星級甚至六星級的,當然可以抵押出更高價錢。
至于如何可以最高的價錢出租房間,倒不是大問題。
找家旅行社合作,讓它們用標準價租進一大批房間,另外再給對方以廣告推廣費名義作回扣即可。
酒店的確以最高的標準價出租其房間,入住率也達標。而花了多少推廣費當房租折扣,酒店是否盈利是少事。
能以超高價向銀行抵押套現(xiàn)才是暴利關鍵。
套出來的錢就當是利潤,拿去再建下一家五星級酒店。
此之所以,中國四五六線城市,從來不乏慘淡經(jīng)營的五星級酒店。
暴利法門之三,是靠關聯(lián)交易。
大家有注意開放商的架構,都不難發(fā)覺,一個開發(fā)商,名下隨時有幾十家子公司,上百家子公司也是很正常的。
為什么會需要那么多子公司?
理由很簡單,大家如果有些注意力的話,其實都會發(fā)覺,外面普通一個辦公樓里面,就一層內(nèi),也不見得每家公司里面會有人在辦公。
你是否也會見過一些,外表裝修得人模人樣的公司,偏偏里面一個人都沒有,就這樣放著?
有沒有覺得很奇怪?
其中原因,絕對不是因為老板太有錢。它的存在是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它是一個殼。
假如你有十家公司,只要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隨時變出十家盈利穩(wěn)定的公司。
辦法就是公司一將一件貨提價10%賣給公司二,公司二再將這件貨提價10%賣給公司三,公司三再如此類推將貨轉(zhuǎn)賣到公司四五六七,到最后再賣回給公司一。
公司一再繼續(xù)這個循環(huán),你不需做任何真實生意,就可以有十家有穩(wěn)定盈利的公司。
你有一大批公司能有穩(wěn)定盈利,是否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呢?
還不可以。
銀行是不會借錢給這些貿(mào)易公司,因為銀行也知道這種套路。
唯,如果你公司賣的貨是房產(chǎn),就可以有商量。因為銀行接受房產(chǎn)作抵押品。
你可將這些“貨”抵押給銀行套現(xiàn)。十家公司循環(huán)將手中房產(chǎn)抵押,盤子就可做大,再把抵押出來的資金買更多的房產(chǎn),再循環(huán)轉(zhuǎn)賣下去,公司規(guī)模就可以短時間內(nèi)光速增長。
銀行知不知道上面這些套呢?
我可以告訴大家,上面那些套路,都是一些前線銀行朋友告訴我的。
那為何明明知道是套路,這些套路還能橫行?
呵呵,你懂的。
上面提到的,只是開發(fā)商獲取暴利的部分法門。
現(xiàn)在問題來了,大家不難看出,上面的暴利法門,不約而同都有同一個罩門,就是如要光速擴大盤子,提高抵押從而套現(xiàn)獲取暴利,就只能不斷買入資產(chǎn),不斷吹大自己的資產(chǎn)泡沫,把抵押套現(xiàn)出來的資金,當成利潤,再拿去買更多固定資產(chǎn)。
這就是買,買,買的奧義!
一天如果將資產(chǎn)賣出,所有銀行都會立刻跳出來追你還不起的債,因為你早將套現(xiàn)出來的資金,當成利潤花掉。
那么,王健林為何還敢賣出手頭的資產(chǎn)?
而且是大批地賣,以白菜價賣出?
難道他不怕自己會因此遇上大麻煩?
記住,王健林一天不賣出自己公司的資產(chǎn),這個圈還是能繼續(xù)轉(zhuǎn)。
相反,一賣出,圈就轉(zhuǎn)不下去,就會出麻煩。
為何王健林沒事無端端要自找麻煩?
這就是王健林超越商業(yè)智慧的智慧。
答案是,你現(xiàn)在遇上危險,隨時會被殺。你唯有決心自殺,反而有人會救你。
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之道。
就因為賣出這些資產(chǎn)對王健林來說等于自殺,所以我敢保證,王健林從來不是真心想賣出自己這些文化酒店資產(chǎn),最終也不會賣出。
6個月內(nèi),這些資產(chǎn)將以另一種形式回到他手中。
否則,他的個人安全將受威脅。
不信?
我們就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