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會長。今天開始跟大家分享學習曾仕強教授講的《易經的智慧》筆記。
每天看一節視頻,堅持打卡,共同學習。也建議大家看視頻的時候一定要寫筆記,因為這樣才會讓我們學的時候印象更加的深刻。
第一集:講的是河圖洛書,重點講河圖的。
中華文化的根源是:黃河和洛水,被稱為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什么:就是相傳在黃河有一匹龍馬,在馬的的肚子上有一些很奇特的圖像,又發生在黃河,又是龍馬負圖,就是河圖。在洛水發現一只神龜,在它的龜甲上有些很奇特的圖像,就是洛書。所以就是河圖洛書。
《易經》里有很多觀念,深入研究,都是從河圖洛書中演變而來的。
河圖:龍馬負圖,是由黑點和白點組成的,叫做象,也就是陰陽。
河圖歌: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水,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一六在北,二七居南
三八居東,四九居西
五十居中
通過河圖歌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陰陽 五行 方位
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易經·系辭》
《易經》被稱為:天人之學
河圖洛書都是:天垂象
從河圖的象可以找出數:
1,3,5,7,9 是奇數、陽數、天數
2,4,6,8,10是偶數、陰數、地數
(1·6)(2·7)(3·8)(4·9)(5·10)都相差五
5就在河圖的中間,也是《易經》的核心。
所以五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中國人對五也是非常重視。
舉例:隊伍只能講隊伍,不能講隊六,因為隊伍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團隊。
為什么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呢?
因為象不是最初的,數也不是最初的,最初的東西叫做氣
氣:代表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運行的力量。
舉例:人一生下來,沒有氣,就完了。活著也是一口氣而已,所以才有了“爭氣”
氣質,氣是陽,質是陰,氣是奇數,質是偶數
因為氣到了北方,北方比較冷,就變成水,就成了質
“黃河之水天上來”就是從這里來的
氣到哪里,數就到哪里,氣數一成,象就出來了。
氣象萬千:告訴我們,氣是千變萬化的。
孔子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氣在天叫做象(象偏重指精神方面,代表能量)
氣在地叫做形(偏重物質)
所以天上只有氣象,不會有物質,因為有物質都會掉下來。
地上都是物質,變成氣的話,就會升到空中去。
因為地上的質會變成氣,跑到天上變成象,象在下來,就形成了天地之間的循環往復,人類才有辦法生存。
“天垂象”時時刻刻都有,具體就是指:河圖 洛書
天垂象表現出來就是數,數是由氣來的,就叫做“氣數”
舉例:諸葛亮火燒司馬懿,天空下起大雨,沒有成功,諸葛亮就說“漢室氣數已盡”
沒有氣就沒有數,沒有數就沒有象,都是連在一起的!
氣有陰有陽,就是兩儀,陰氣和陽氣
太極生兩儀 叫 一分為二
兩儀化合? 就是 二合為一
這兩個是同時進行的,就會變成 :五行
五行:因為氣的運行方向有五種,“東南西北中”“上下左右中”都是五
行:就是氣的流行,沒有氣,就不能行
因為氣代表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力量,而力量又是有方向的
水:方向向下的 ,代表氣向下流的力量
火:方向向上的,代表氣向上冒的力量
木:方向向四面八方的,代表向外的力量
金:方向向內聚集的,代表向內的力量
土:平行而不傾斜,四平八穩運行的力量
曾教授說:不能把五行解釋成構成的基本元素或基本物質,而是氣的運行的方向。宇宙最初都是從氣化來的,氣化:就是物質變成能量的過程。
同時氣化包括兩種:有形的能和無形的質、同時存在(物質,能量)
西方愛因斯坦告訴我們質能是互變的,《易經》老早就講陰陽互變了。
陰極成陽,陽極成陰,陰代表物質,陽代表能量,一生一死,一靜一動。
五形生克不固定,是生化作用:
土沒有水不能成形
火燒了東西變成土
金就埋在土里
木是從土里長出來的
彼此之間是生化作用,不要太過強調彼此的生克關系
五行與方位:
天一生水,水是北方
地二生火,火是南方
天三生木,木是東方
西方多雨,雨多藏金
中央叫做土。
“人身難得,中土珍貴”所以身為中國人應該很自豪,所有好的元素都被我們占到了。
天南地北,定位,東西
中土也是《易經》里的“不易” 萬變不離其宗,就土不能變
舉例:東西為什么叫做東西,不能叫做南北,因為東是木,西是金,所有的東西都是木頭和金屬組成的,南是火,北是水,組不到一起,所以只能叫做東西,不能叫南北。
曾教授說:由河圖可以了解易經的理氣數象,可以得到很多東西。這個只需要大致介紹一下就可以了,還是要從易理的部分開始,讓大家明白《易經》的道理。明白了道理之后,再回頭看這個,就不會著迷,不會一頭扎進去出不來。
河圖洛書 是《易經》的源頭,沒有了解易經,解釋經典也是很困難的,字面上解說,找不出它的根源,就不知道它背后的道理。
舉例:電視就是從黑點白點演化出來的,就是一個太極生兩儀的一個產品,后來慢慢變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彩色出來,六十四卦的時候彩色就非常的鮮明自然。
太極到六十四卦都是自然的演變,人創造也是一樣,都是在像自然學習。
所以我們做事情的標準,就要用自然的標準,合乎自然的可以做,不合乎自然的就不要做。
做事情一開始就要注意“順其自然,而不是聽其自然”順著自然的規律,努力的去做,最后再聽其自然,就是聽天命。
這集曾教授說的最后一句話:“你是不是中國人,要看你有沒有中華文化的素養,認不認同中華文化,你會不會在日常的生活中用你的一舉一動,把中華文化發揚出來,如果你做到了,那你就在平天下了嘛”
第一集筆記寫完了,寫的比較細,還是希望看的人能看懂,有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教,最后還是建議自己去看曾仕強教授的視頻。自己記筆記,會讓你學習學的更快,思路更清晰。也不容易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