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及順序:【一】總結第二章,說一說自己的心得,摘錄李老師的原句
? ? ? ? ? ? ? ? ? ? ? ? ? ? ?【二】總結第三章
【一】第二章內容簡單總結:
? ? ? 最近在看心理學的入門課,其中提出:“一切心理的活動都是生理的”,意思是情緒雖然看不到,確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和有實體的活動一樣消耗能量,引起生理變化。人們會因為長時間的暴躁、焦慮、憤怒、委屈等等疲憊不堪甚至性情大變,所以保持快樂心情有助于輕松完成任務,渡過難關。
? ? 如何保持快樂?百度經驗就有很多,但是不一定適用于自己。個人認為維持平穩的情緒,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但是平衡很難把握,有時只有看到了超出平衡后的副作用才知道打破平衡的邊緣在哪里。平衡對于每個人的標準也不同,只能留意去摸索,不斷嘗試,找出自己的平衡點。想要做好一件事,一定不能有抵觸的情緒,積極主動探索最優方案才可以有最好的結果。李笑來老師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講如何將痛苦的事情變成自愿的事情,從而不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順利完成任務,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他的一個朋友需要大量背單詞,他將自己的單詞量與將要獲得的利益掛鉤,比如:完成一個單詞可以的多少獎學金,晚上復習再想像一下自己拿到這些錢在數鈔票。這樣學習不僅效率高而且動力十足,很快就可以讓大腦放下抵觸,幫助自己達到目的。我們試想一下反例,如果他不愿意背,定了很大的目標,每天被50單詞,但是一翻開書就感覺心煩意亂,效率低下,這樣一個月也需只背了50單詞,浪費時間,獎學金也自然得不到了。因此,管控心智,是一種助推成功的力量。
? ? ? ? 摘錄一段李老師的話,很適合每天念一遍,增加自信和自律:“從一開始你就知道你今天的輕松安逸,都是未來的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輕松安逸安排到未來的某個時段,而心平氣和的完成每天相應的工作。于是,你不僅從容,而且快樂。你會變成一個守時的人,一個生活規律的人,一個身邊的朋友都可以信賴的人。你會定時去健身房,從不為自己瘦的太慢而煩惱的同時竟然用節食甚至吞食瀉藥的方法去減肥,因為,在那些人因為無奈而抱怨的人面臨絕望的時候,你早已經是持續鍛煉了許多年的健康的人。”
? ? ? ? 【二】第三章的總結:
記錄時間開銷是固定模式,最好事無巨細,因為越仔細就可以看得越清晰,隨之制定改進就越容易。但是制定計劃是靈活的:可執行(比正常稍多一點的可完成量),哪兩件事可以一起做并加以鍛煉,這些對于每個人來說又是不同的,需要自己調整嘗試。
下面摘錄一些自己感覺很有用的原句:“如果我們不開始行動,根本就無從判斷目標是不是確實可行,或者反過來,目標是不是確實不可行。......時間的浪費往往是因為 1.目標不現實或者目前暫時尚不可行,2.為了達到目標而制定的實施策略有誤。......浪費時間這個說法是基于過程的,成功失敗這個說法是基于結果的。......一個人失敗經歷得多,經驗就相對更豐富,而后就很難犯錯--前提是,經驗最好在自己死掉之前對自己有些作用。......越是短期的目標,越容易清晰。越是清晰的目標越容易實現。用各種方法保持樂觀就好--樂觀師靠努力和掙扎才可以獲得的經驗。......初始狀態下,我們往往實際上并沒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地計劃。因為做任何事情,我們都可能要經歷相同的過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敗失敗再失敗,認真反思,卷土重來,直至成功。而在最初甚至連基本的認知都餓米有的時候,制定出來的計劃十有八九只不過是空談。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我的建議是這樣的:如果你想改變你自己,或者你自己目前是并不令人滿意的處境,那就一切從簡--找一個你覺得該給你帶來改變的行動,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敗,那是必須經歷的一個全過程。”
“我相信,只要不停往前走,總是可以走到一個鮮花盛開的地方,在哪里,無論霧多大,你總是可以看到那些花的,因為已經足夠近--足夠近的時候,就算看不到花,還是可以聞到花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