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當她拿到那份體檢報告時,有一種萬念俱灰的感覺,除了尋醫問藥,甚至找了心理專家咨詢,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工作生活節奏太快,身體消化不了!
生活節奏太快?如今又能有多少人可以拍著胸脯說我的生活節奏不快呢?很多時候,不管我們愿意或是不愿意,都已經“被迫”進入了快節奏的生活。工作、家務、孩子、父母,每天的時間都無比的匆忙緊湊,一天24小時恨不得掰成48小時來用,整個人都像陀螺一樣旋轉,不曾停歇,或者說不敢停歇。
隨著經濟和網絡的迅速發展,快節奏仿佛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代名詞,快餐、快文化、快時尚等詞語,也迅速興起;短視頻的火熱,讓人們連靜下心來觀看一部電影的耐心都沒有了。大家都努力的適應著快節奏,人們總處于一種亞健康的狀態生活著,忙著賺錢,忙著生存,隨處可見的焦慮又讓我們不斷加速前行。生活中的我們,已經多久沒有泡上一杯茶安靜的讀一本書,多久沒有放下工作認真陪陪家人和孩子,多久沒有感受到那份淡泊與寧靜……仔細想想,有時候,慢一點,靜下來,也許會有更大的收獲。
《道德經》有言:「少則得,多則惑」,「大器慢成」
其實,慢是一種生活的感悟,一種從容的狀態,一種人生的意境;慢生活,是對人類本性的回歸,是對生活方式的自主選擇,是尊重內在自我的體現。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擁有慢下來定力的人,真是很不容易。也正是因為不容易,所以就更羨慕、更向往慢生活,才會有了《向往的生活》《你好生活》這類慢綜的持續升溫,因為這兩檔回歸田園生活類的節目,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內心,我們希望在繁華盡處,尋一抹靜謐,泛舟湖上,三五好友,一壺老酒,家人做伴,唱歌會友,于綠野間、陽光下創造美好,治愈青春。
林徽因說過“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所以慢生活是一種心態,不是一種狀態,要用心去享受美好的生活,專注于每一個當下,以平靜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慢生活,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
雷厲風行的領導,在放慢腳步,調整心態,健康飲食,積極運動近一個月后,面對復查結果喜笑顏開。慢下來,給自己一個享受生活的借口,算是忙里偷閑也好,苦中作樂也罷。走在通往未來路上的你,總該停下來看看路邊的風景,這里有你不曾想過的美好。人生就像蒸饅頭,要有嚴格的工序和步驟,也要有發酵的時間和空間,才能更加充實和美滿,才能更好的品出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才能沉淀出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