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育兒師,在線一對一
解除媽媽困惑,指點育兒迷津
今日關鍵詞:智商
每位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高智商,但是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對提高孩子智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是那些小細節呢,今天讓姚瑤老師告訴你。
分享專家:姚瑤
中國兒童中心研究員,兒童健康管理顧問,擅長兒童保健與營養、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可可獅專家團成員。
高智商是先天決定還是后天培養
99%的家長們都會格外在乎寶寶的智商高低,而關于寶寶的智商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先天決定,有的說全靠后天培養。其實,父母的遺傳基因確實對寶寶的先天智商有一定影響,但是這并不足以拉開寶寶們之間的距離,真正能夠拉開差距的都是后天培養而成的。
而我這里所說的后天培養也并不是指為寶寶報個心算班之類的。我所說的后天培養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不論是陪寶寶用餐,還是周末陪寶寶外出旅游,還是陪寶寶做游戲……只要家長用心,隨時可利用一些小方法提高寶寶智力。那么我在這里就為大家提供7個日常生活中可以提高寶寶智商的小方法。
7個小細節,讓寶寶智商翻3倍
1、教寶寶學習擺東西
家長可以告訴寶寶“毛絨玩具要放在上面那個柜子里”或者告訴寶寶“你的小皮球要放在下面的盒子里”。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理解方位的概念,讓寶寶知道哪里是上,哪里是下,以及小的東西可以放在比它大的盒子里,從而培養寶寶的空間智能。
另外家長也可以讓寶寶做你的小幫手,適當地給寶寶下指令,比如讓寶寶幫你去拿放在比較里面的那罐牛奶,或者命令寶寶“看看你的背后”、“往左邊走一步”等等。在對寶寶說話的時候家長注意多用“里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最上面”“最下面”等帶有空間方位的字眼,這樣做同樣也可以提升寶寶的空間智能。
2、教寶寶認路
在帶寶寶外出回家的路上,時間充足,寶寶的心情也比較放松。此時可以讓寶寶面對四通八方的馬路去嘗試分辨和記憶,并找出各條路的特點以及不同之處,讓寶寶避免成為小路癡的同時也能提高寶寶的觀察力。
同時家長還可以指導寶寶去數門牌號,嘗試區分哪邊是偶數,哪邊是奇數,進而強化寶寶的數字概念,提高寶寶的數學邏輯智能。
3、讓寶寶發表自己的意見
在帶著寶寶一起購物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引導寶寶將注意力集中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面,比如你正在挑選面包,就可以和寶寶討論一下,先說說你的想法,再讓寶寶談談他的看法。如果寶寶說想要這種面包,那么你可以問問寶寶為什么要買這個,他也許會說樣子好看,也許會說聞起來比較香,最后再和寶寶一起做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決定。在寶寶發表意見的同時,他的邏輯智能和語言智能都在進行著鍛煉。
4、帶寶寶觀察季節的變化
這個聽起來是一個歷時比較久的活動,但是你要相信在陪伴寶寶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時間過得是非常快的,而且和寶寶一起感受四季的變化想想都是一件美好的不像話的事情。
季節交替植物的變化是最為明顯的,所以家長可以和寶寶一起觀察大樹一年四季的變化,讓寶寶了解季節的概念,提升寶寶的視覺空間智能。
夏天樹葉的顏色是翠綠色的,到了秋天會變黃了,而到了冬天會落光,只剩下孤零零的樹枝,但春暖花開,嫩綠的樹芽又會冒出頭。父母可以帶寶寶觀察同一棵樹一年的變化,并為寶寶講解其中的道理。
樹葉顏色的變化、生長和枯萎,在寶寶的視線里不斷交替,可以提升寶寶的時間空間智能和自然知識。
5、讓寶寶自己數玩具
晚上睡覺前提醒寶寶自己把玩具收好,是很多家長都在鍛煉孩子在做的。但是大多數家長可能還不知道,除此以外通過“收玩具”這件事你還可以鍛煉寶寶更多。那就是和寶寶一起數玩具。最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寶寶一起大聲地數玩具,數完一件,放好一件。當寶寶慢慢通過模仿知道數數的順序后,就可以讓寶寶自己一邊數一邊放玩具了。這樣做同樣可以培養寶寶的數學智能。
6、讓寶寶來幫忙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適當“示弱”一下,假裝自己遇到了困難,邀請寶寶來幫忙,比如對寶寶說“媽媽好累啊,寶寶幫媽媽擦一下桌子好不好”。這樣就可以通過勞動讓寶寶建立一個自我服務以及服務他人的意識。家長的求助可以讓寶寶有參與感,同時也可以訓練他最初的合作能力,對他以后的人際交往大有好處。
7、描述物品的特點
媽媽可以拿著一件寶寶感興趣的物品,為他描述這物品的一個或多個特點,如談談它的顏色(草地般的綠色)、形狀和大小(小圓球)、數量的多少(兩個橘子)、質地(柔軟的或硬的)、聲音(電視的聲音很大很吵),也可以讓寶寶試著描述一下物品的特點。這個過程中,有助于寶寶學會運用語言和組織語言,他的語言智能也就得到了提高。
對于寶寶的教育就是走到哪,學到哪,但是其中的關鍵是讓寶寶也樂在其中。而這也正是早期教育的真正意義。
做好寶寶的早期教育是每個家長的責任,幫助家長做好早教是我們的本職,如果你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歡迎來咨詢我。同時可可師專家團每日干活分享與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