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確認一個觀點具有可信性之后,如何在自己身上具備這種特性,在自己身上發生變化,還有更長的、更艱苦的路要走。
事實上,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都知道太多的對我們有益的觀點,如鍛煉身體,多讀書,遇事看開些,減肥、戒煙等等,這些觀點對我們來說都具有可信性,同時這些觀點大都是只停留在觀點上,只是有時想一想我要是怎么怎么做就罷了,或者偶爾堅持幾天,這些觀點并不能在自己身上真正的發生。
我有一顆牙齒壞了,醫生幫我做了一個牙冠戴上,每隔幾個月我的牙就會不舒服,要去看醫生。每次醫生都和我說差不多同樣的話:你要好好刷牙。
有了孩子之后,我開始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有一本書上有一個關于刷牙的說法:刷牙要做到“三個三”,第一個“三”是要刷三面,第二個“三”是要每天三次,第三個“三”是每次三分鐘。我還在醫生那里看過怎么刷牙的教學視頻。
我相信這“三個三”是對的,我認為我也應該這樣做,但我每次看了醫生之后只是堅持一周到一個月不等的時間,之后就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于是過幾個月牙疼再去找醫生,醫生就再次告訴我說:你要好好刷牙。
兩年前有個醫生和我說:兄弟,你吃飯可以是給別人吃的,刷牙一定是在給你自己刷的。我從09年開始關注于我個人的成長,醫生的這句話打動了我,我關注于我的成長,怎么會連刷牙這件事情都搞不定呢?從此以后,我開始用前面提到的“三個三”的方式刷牙,并一直堅持下來。
醫生和很多人說過同樣的話,但起作用的不會很多;很多醫生也和我說過差不多的話,但對我也沒有什么作用。只有當醫生說的恰好和我的某個的信念發生共振時才發生了作用,我開始真正做到了“好好刷牙”這件事。
什么是同化
同化原本是生物學上的概念,是指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獲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并且儲存能量的變化過程。
同化在這門課中是指人將想要在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在自己身上真正發生,具備自己想要具備的品質的過程。
同化最終是要把一個觀點或者變化寫進自己的潛意識,成為自我意象的一部分。例如我想鍛煉身體,跑步一段時間后,我養成了跑步的習慣;我想去講課,積累一段時間后,我成了培訓師。
同化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對不同的人來說,同化同一個事物的過程不同;對同一個人來說,同化不同的事物過程也不同,甚至取決于當時的情境。
能否同化的原因
對于一個對自己具有可信性,并且想要在自己身上發生的觀點,最終是否可以同化成功,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是否與你當時的心境同頻;二是你的自控力。
同頻是指你在那段時間是否確實有這方面的需求,一致性越高,發生同化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很多人戒了一輩子的煙戒不掉,但當得了病之后就戒掉了;有些人減肥很多次都不成功,但被自己所在意的某個人說一次就開始真正下決心了。
有的人想要做的事情大部分都可以做到,有的人想要做的事情很難做到,這是自控力在發生作用。自控力符合“肌肉理論”,關于自控力的“肌肉理論”我們會在第五單元進行闡述。
同化的方式
同化的過程是一個從“想”到“做”,到“堅持做”,到“自動做”的過程。針對不同類型的想要同化的事物有不同的方式,需要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例如我要講課,同化的方式首先要想明白,理解課程的內容;之后要能夠講出來,能夠讓聽的人明白;最后可以寫出來,形成條理性的東西。針對我講的內容來說,要能夠察覺到別人的實踐,能夠把自己講的內容應用起來,提煉總結出自己的案例來詮釋所講的內容。
很重要的一點是:最終同化成功需要多次的重復,甚至是終生的重復。如上圖,需要同化多少次對每個人來說,對不同的事物來說,都是不同的,但都是需要不斷的重復,直到最終完全成為自己的。
我講課需要多次的講,我講的內容需要我不斷的吸收新的知識,生活中不斷的應用、總結、提煉出新的案例,最終這些就成為我的自我意象的一部分。
這門課程的同化
就這門課程來說,我提供的同化方式包括隨時可以看的課程的文字稿(首發相同,但簡書為最新版),不定期會有網絡的直播課程(具體方式待定),會在網絡上有音頻內容(具體方式待定),未來還會有其他的方式,歡迎你提出寶貴的建議,讓我能夠做得更好。
這門課程是能夠幫助你實現你的目標的課程,在課程中會提供很多有助于同化的方法和原理,這會幫助你更好的實現同化,實現你的目標。
但是你是否能夠同化不取決于我,而是取決于你是否真的想要在你身上發生些變化,取決于你生活的狀態,可能有些內容適合現在的你,有些內容不適合,沒關系,你拿走你需要的,我隨時歡迎你回來拿走更多你喜歡的內容。
-END-
本文編碼
導入
0.3 同化
《做更優秀的自己》公開課
BeABetterU
重構認知 ?突破自己
影響環境 ?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