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篇文章是對上一篇文章《跟著永澄老師重建文件管理系統——整理無能癥也能治》的進一步思考:分析一下我看問題和老師看問題有什么不同,以及我的收獲。
我所看所感所做
當我看到桌面滿滿的圖標時,首先是壓抑和煩躁的情緒,情緒上來自然就會被裹覆住,然后想逃避,什么都不想干,于是聽其任之,這樣持續的拖延下去。這個問題還沒解決掉,情緒已經把我的能量消耗殆盡。
輕視“看上去簡單”的問題帶來了無數的困擾
因為我沒有覺察到我的情緒,因此就沒有使用易仁永澄老師在《解決問題有這一個套路就夠了 》的課程中說到的問題解決方法論來幫助自己拜托情緒的困擾。
看,說好的90張覺察表就停在了13張的地方,不了了之了。分身術就這樣又還給老師了。
由于急于擺脫這個狀況,小我希望趕緊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這是一個看起來多簡單的問題啊!于是然后我立馬給出解決方案。哪怕當初把老師《我有病,你有藥,你該給么?我該吃么?》這篇文章,反復讀了好多遍,管理效果公式也仔細研讀多篇,還寫了《我讀《管理效果公式及精進應用》,還和小伙伴們討論了一次,還和自己聯系起來使用了一次。可是為什么我都沒有用上?哪里出問題了?
我想起了老師講的心理表征的學習方法。導師-關鍵詞-構建-關聯-刻意訓練-復盤,這個循環的六個步驟缺一不可。如果你只是把這些東西了解了,如果不去做,這些知識仍然不能成為自己的。沒有經過刻意訓練、不斷的反思總結,就算能夠倒背如流也只是紙上談兵,何況我還達不到那樣的熟悉程度。
永澄老師這篇文章中早就指出”我們在遇到某一個困擾的時候,因為被問題所困擾,不知道需要將自己的視野層次拉高、不知道需要跳離出來看問題、不知道需要考慮問題的源頭而不是解決方案,所以會根據自己現在所處的困擾直接給出解決方案。“
果然我就隨意的給出了解決方案,于是一直是這坑里打轉,不斷消耗能量,最后得出”自己是一個不會分類的人"的結論。這是不是一個典型反面案例:因為找不到本質,隨意投放解決方案而引出其他眾多幺蛾子問題,最后上升到對整個人的評價上。
感想
1、進一步加深了刻意訓練的重要性。,不去實踐和刻意練習,你以為已經是你的知識還會離你而去,因為他們從來就真正屬于你。越是學習看起來努力的伙伴越要警惕自己,是否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實踐,并把自己的現有的知識進行關聯,并不斷的修正,現有的知識,提煉經驗,不斷總結,否則就是把自己累死,還只是蝸牛爬的速度啊。
2、標準決定著護城河的深度。你設定了什么標準,是否持續投入以達成自己所設定的標準,決定了你的護城河的深度。能力的拐點從應用開始。學習的標準如果過低,就是在浪費時間。想要更多了解的伙伴可以去看看永澄老師的《你設定的標準決定著你的人生》
老師的做法
老師并沒有急著給出解決方案,而是先了解我的情況。當老師給出的解決方案時,也并不是對這個問題表面給出的解決方案,而是把問題進行了抽象以后,對這個抽象的問題背后的關鍵原因,給出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PKS模型的示范。
- P:問題。澄清待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東西很亂,表面看起來是不會整理,但要是從內外部環境來看是能量流失,情緒裹覆和認知錯誤、資源不足。 - K:關鍵本質。問題的本質是缺少規范
- S:方案。解決方案是重建文件管理系統。這里有好多需要展開來說的,無奈我的輸出速度的限制,咱們后面慢慢說。
分享喜悅
關于我認知錯誤的部分在《跟著永澄老師重建文件管理系統——整理無能癥也能治》一文中已經闡述過,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驚喜。唉,我是撿到寶貝,還不知道。
昨天很高興永澄老師幫我解決整理的問題,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各位看官是否和我一樣也以為這僅僅是整理的問題,只是解決電腦文件凌亂的問題?
要不是今天聽完【《好好學習》的領讀】我都沒有意識到這是建立文件管理系統。永澄老師在幫我建立一個文件管理系統,注意是一個系統建立的過程!!!天啊,自我管理如何才能高效,有什么比系統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嗎?這意味著我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整的體驗一次系統建立的全過程。什么意思?那就是說有機會看到一個系統構建的大咖的完整的心理表征啊。賺翻了有沒有了?小伙伴這個機會可不要錯過哦!
雖然改變是不易的,它會對信念、原則、價值、認知等不同層次造成沖擊。它還需要能量的支持,所以我會努力把從永澄老師獲得的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也和我一起積極行為,把自己改變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收獲寫下來分享出來。感謝小伙伴們對我的支持和關注,我們一起改變。改變不需要很大,但要持續改變,讓我們一起慢慢來,持續做。永澄老師,我們靠你了~~
交作業
最后附上使用Vstart后我的桌面情況
昨天和今天記錄的使用情況。
我差異于居然把所有的文件都丟到了【暫存文檔】里好像沒有對我產生什么特別不方便的地方,要知道是這樣,早就全掃進去了。果然不實踐是不行的。
來個圖給大家看看我的v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