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吧,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卻又恰恰喪失了這個領域最需要的功能,比如有著音樂天賦的貝多芬,一個需要耳朵去聆聽自己的作品成果的職業,但不幸雙耳失聰。比如對文字無比熱愛的海倫,一個需要用眼睛感受文字的美妙的愛好,但又雙目失明。這大概是人生最絕望的事了吧,我想。
可是,當我今天看完《國王的演講》后,我才看見了真正的絕望,因為無論是貝多芬還是海倫,他們面對自己的缺陷時完全可以選擇走別的路,而且可能也會走向輝煌。可是這里面的喬治六世,這個國王一生都備受口吃的困擾,他的哥哥因為愛美人不愛江山而選擇退位,把他的位置交給他的弟弟,也就是喬治六世,在他剛即位不久后,英德戰爭也隨之爆發,他也面臨著通過演講來鼓舞民眾的重任。在影片中,他自己也說到,如果我是國王,我的權利何在,我能組建內閣嗎,我能征稅嗎,我能宣戰嗎,答案都是不能,我能做的只是為了讓民眾相信我是為了他們而講話,然而我卻不善于講話。聽到他說完,我有種莫名的心酸,因為他連選擇退路的機會都沒有,他必須要堅持做好這一件事,做不好,就只有反反復復的練習,盡管有著羅格這位經驗豐富的語言缺陷醫生的幫助,他更多的還是要依靠自己,沒有人可以幫助他,雖然中途還是會忍不住自暴自棄,飆臟話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可是發泄完后,還是只能選擇堅持,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也因此,他勉強順利的完成了演講,演講之后,羅格糾正他說:“你在說'和'的時候還是有些結巴。”喬治六世苦笑著回答說:“總要結巴幾句他們才知道是我。”我想,他的內心一定很自卑吧,一個國王,卻連話都說不好,連為民眾做到最基本的鼓舞都無法完美的通過。
在看完影片后,我又跑到知乎上求證這部電影故事的真偽性,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卻無法釋懷了,因為這種痛苦的事情真真切切的有人曾經經歷過。另外,這位國王直到死亡仍然沒有完全的擺脫掉口吃的困擾,也就是說,這個缺陷讓他一生都活在身為國王卻不能講話的深深的自卑當中。無疑他也是個堅強的國王,在備受壓力的條件下,他堅持一生都在不斷改善這個缺陷。
看完電影該說點啟發了吧,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不,電影講述的也是真實發生的事件,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可能沒有,畢竟我們終其一生也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啦,但我相信,類似這樣的情況肯定有很多。當然,是選擇堅持走這條路,還是原地轉彎,都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同樣,我們也可能將自身的缺陷轉換成優勢。喬治六世,何其悲哀,無從選擇的出生在皇室這樣的家庭,雖然享盡世人的無限尊貴,卻抵不過一個小小的口吃,面臨著上一代的委以重任,就要做出一生的抗爭。然而,最終他都沒有徹底的克服這個缺陷,以悲劇結尾,也更讓人記憶深刻,至少我覺得,我會一直記得這個偉大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