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過肉夾饃的朋友請舉手!哦,好的,既然沒人舉手,那我們就繼續說下去吧。
啊?這位朋友你有啥疑問嗎?哦你說在西安的回民朋友們肯定沒吃過肉夾饃?哈哈,那你可不知道了,回民朋友也吃肉夾饃啊,他們的肉夾饃叫臘牛肉夾饃,漲知識了吧?哈哈
肉夾饃鼎鼎大名,相信大家都對它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給大家說點兒外地人不知道的。
說到肉夾饃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其實這是源于古漢語“肉夾于饃”的簡稱,那為什么不叫“饃夾肉”呢?因為陜西方言聽起來像“么夾肉”,就是“沒夾肉”的意思,這沒夾肉能好吃嗎?所以,只好叫“肉夾饃”了,聽起來也好多了。
再說到肉夾饃的種類,我們陜西有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寶雞西府又酸又辣的肉臊子夾饃、潼關的酥餅老潼關肉夾饃、回民的臘牛肉夾饃、陜北的油旋肉夾饃、豬頭肉夾饃、荷葉餅粉蒸肉夾饃、還有回民街鼎鼎大名的定家小酥牛肉夾饃。
老陜都知道優質的反義詞是普通,這肉夾饃就是分了普通和優質,還分了純瘦肉夾饃、肥瘦肉夾饃、純肥肉夾饃、肉皮肉夾饃。
我最喜歡吃的還是普通的肥瘦肉夾饃,不光是因為價格最親民,還因為,臘汁肉肥瘦搭配,澆上老湯,香味濃郁的肉汁滲透在剛烤出來熱乎乎的白吉饃里,饃酥肉香,回味無窮,那肥肉一點也不膩味,入口即化的軟爛香濃,光吃純瘦肉的夾饃太柴了,不過癮!吃上一個肥瘦肉夾饃,那真是滿滿的正能量,我這種無肉不歡的吃貨那真是想要再來第二個啊!
我有個朋友,飯量很大,人卻瘦的跟竹竿一樣。我們去吃肉夾饃,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大聲說“老板,來個夾饃,純肥的!”,然后在滿座皆驚的目光中安然入座,再像個惡作劇得逞的孩子般得意的偷笑。
肉夾饃的白吉饃也很講究,外脆里嫩是最高的境界。上品白吉饃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處,制好的白吉饃就形似“鐵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內心軟綿。趁熱干吃一個白吉饃也是十分香甜可口的,要是再配著臘汁肉一起吃,那味道真是“美太太”、“撩咋咧!”
2016年1月,肉夾饃入選陜西省第5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