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新聞APP該如何發展?
? 一是提升原創力。在碎片化閱讀、內容同質化和短淺快為特點的新聞APP閱讀現狀下,提升新聞內容的原創性和價值感,提升產品的新鮮感,是吸引用戶的重要途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極易對某個或某類產品產生厭倦感,所以要融合新技術,將文字、圖畫、音頻、視頻、彈幕等形式充分合理地組合在一起,實現“全媒體化”的平臺功能。在新聞內容的制作上,要提升創意策劃能力,形成自身的優勢特色。要重視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強內容的趣味性,以多層次、立體化的內容吸引用戶閱讀。要重視對本地新聞資源的開發,定期推出主題資訊服務,讓用戶參與其中,找到價值觀和歸屬感。
? 二是注重用戶體驗。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更加重視新聞帶給自己的體驗感。新聞APP中海量信息,有絕大多數都是用戶不感興趣、不愿花費時間點擊,如果一個新聞APP中推薦的內容常常不是用戶愿意看到的,用戶肯定就會將其放棄。除了常見的社會化和個性化推薦之外,新聞APP應當在人工推薦上下大功夫,通過大數據和人工合作,把握用戶的心理需求,為用戶提供“私人訂制”般的新聞。同時,還要增強與用戶的互動性,注重新聞APP的社交化功能,這樣才能增加用戶粘性,提升用戶的忠誠度。要不斷地優化互動手段,使用戶能夠通過評論和分享,放心痛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喜怒哀樂,增強自身的存在感,以及對APP的依賴性。
? 三是聚合與垂直并重。聚合和垂直并不矛盾,關鍵是要怎樣合理把握一個度。當前的聚合類新聞APP風頭正勁,而一些傳統媒體的新聞APP卻處在生死邊緣。一些聚合類新聞APP的內容“簡單粗暴”,質量差,卻擁有眾多的投資者和忠實用戶。一些傳統媒體的新聞APP(垂直類)內容專業深度,質量優,卻少有人問津,處于一種尷尬的生存境地。要化解這種矛盾,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就必須要二者兼顧,吸引用戶,提高新聞APP的下載量。當然,還是要把好一個度,不能搞一些粗制濫造的新聞,這種的話只會把專業深度的新聞媒體拉下泥潭,必須要有清醒的意識。
? 四是創新盈利模式。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在保持新聞責任的同時,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新聞APP的產品屬性。新聞APP是一種產品形式,我們應當從新聞APP的產品屬性的角度看待APP經濟,而不是緊緊把它當成一個傳播的工具。尤其是傳統媒體,不能老是依靠國家撥款,應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一方面是廣告收入,包括APP的開機報頭和首頁、熱門頻道頭圖、內容頁的冠名、內容的植入等。一方面是推敲其他的業務,比如長尾收費、付費訂閱、小額打賞、傭金模式、線下活動等等,都是可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