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出口成章、下筆如神,這是我想要追求的,因為,我覺得自己說話缺乏邏輯思維,語言不生動、沒有吸引力,寫東西、文字簡單缺乏文采,作品缺少美感,沒有欣賞價值。我寫作的目的,就是想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讓自己說話寫作得心應手。
細想起來,讀書寫作,從六歲開始上學就認字讀書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寫日記、寫作文、直到一天天長大成人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似乎都沒有離開過讀書寫作,到如今,我仍然成天與文字打交道。
我的職業是記者,每天采訪寫稿,一年到頭寫好幾萬字的稿件,稿件也會出現在中央、區州電視、電臺、報紙等各媒體以及公眾平臺上,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更有作品在每天的電視、廣播作品評比中獲獎,那成就感就稍稍大了一些。
可見,當文字成篇,成為作品就有了可讀可欣賞的價值,自己的知名度也在作品的傳播過程中逐漸提升。新聞作品寫的是生活中發生的事實,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因此受到歡迎,然而,寫的多了,時間久了,我漸漸發現,新聞如何具有吸引力,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勤觀察、善思考、抓細節、抓特點,時刻看到“不一樣”,創作出新聞精品,才會有吸引力。
魯迅先生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新聞作品也是文章。水無常形,文無定法。世界上沒有一篇相同的樹葉,也同樣沒有一篇相同的新聞,如何寫出有吸引力的新聞,這是我的寫作目的之一。
其次,除了新聞,我會讀散文、札記、游記、小說等,我發現,有的作品我會一度再讀,而有的作品,讀一遍就不想再去花時間讀第二遍了,這也是作品吸引力的問題,吸引我的,我會去回味咀嚼,沒有吸引力的就走馬觀花。
生活中,除了工作,我會與朋友聚會、與朋友踏青郊游、和朋友相約去到另外的城市感受他鄉的風土人情、品嘗美食、領略各種文化等,在旅途中,有些人侃侃而談、興致盎然,而我大多時候是個聆聽者,我慚愧自己的學識淺薄,于是想通過不斷學習,訓練自己談吐的邏輯思維和寫作的魅力。
小說作品也是一樣,我喜歡的作品會一讀再讀,從中領悟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來。
我的寫作目的就是這么簡單,探索文字吸引力,寫出讓人看了又看細細品味有欣賞魅力的作品來。也是為了不斷提高自己駕馭文字的能力,以及訓練自己寫作的邏輯思維。
希望自己通過不斷學習寫作,讓自己的語言表達更準確,自身氣質得到提升,寫出讓旁人喜歡且滿意的文字來,在這個過程中,我需要靜下心來,多讀書,暢游書海積累經驗,最終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