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前邊我講了,老子說“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我講的這些,他不是讓老百姓“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而是領導者讓老百姓能夠吃得好、穿得好、生活得快樂,居住得好,這是我對《道德經》的理解,否則按照前邊的解釋,老子是個消極的人,讓你安于現狀就好了,可是真不是這樣。
今天我們再學后邊的話,老子講“鄰邦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边@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相鄰的城邦、國家,互相能看見?!半u狗之聲相聞”,也有的版本叫“雞犬之聲相聞”。過去農村養雞、養狗,那邊早晨起來雞打鳴、狗叫我都能聽到,互相都能聽到,但是“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我也不會跑到你那邊去,你也不會跑到我這邊來。為什么這樣?這句話什么意思呢?老子講出了一種像氏族部落那種居住的方式,大家不互相走,這是老子“小國寡民”的設想,是他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社會日益進步,老子的這種幻想注定了不會被實現的,所以老子注定是一個被社會所拋棄的人,我看了以后,我覺得老子講的事其實是挺好的事。
“鄰邦相望”,我們大家互相都很近,“雞狗之聲相聞”,我們能聽到,但是“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大家覺得這個事很奇怪,為什么不相往來?是因為我的生活特別安定,我不需要背井離鄉跑到你們那兒去居住。大家只要看到現在社會就知道了,現在世界范圍內,歐洲的難民特別多,大量涌入歐洲各國,為什么他們要到歐洲居???為什么要逃亡到那?因為他們的國家戰亂了。其實邊境上真是“雞犬之聲相聞”,就一個邊境,可是這邊戰亂,那邊生活富裕,您說老百姓會往哪走?這面不斷爆炸轟炸,原來居住的房屋都變成了斷壁殘垣,沒法居住了,大家都往生活安定、生活條件好的地方涌去,所以幾萬幾萬的難民涌到那邊去,之所以涌到那邊去是因為你的生活不好了。
老子的話如果真的按照紙面上來看,覺得是不可能的事,可是您在生活中一看就知道了,不說古代,就現代社會還在發生這樣的事,大家在遷移在逃亡。為什么逃亡?為什么到你這個地方去生活?是因為我這邊亂了,我這邊生活不好了,沒飯吃了,所以人們才到你那地方去,這種人類的遷徙行為,其實在人類是動物的時候,甚至在動物界都是如此的。比如說大猩猩,大猩猩這個群體為什么像人一樣互相打?我這邊樹上吃的果實不夠了,我要到你那邊去搶,這是動物。
從有人開始到現在看,人類一直在爭奪生活資源,我這邊沒有了,沒東西吃了我才到你那邊去,有的是逃亡,有的是我組織武裝去搶。所以人類發展的歷史上,一直沒有停息過這種遷徙,這種遷徙往往有的是和平的,有的是暴力的,但是根源都是我這兒吃的不夠了,我的生活條件沒有你那兒好了,都是這樣的。其中有的是天災,多數是人禍,多數是我這邊沒有管理好,所以來了災荒。水利工程沒做好,所以發洪水了,沒飯吃了,老百姓要么逃荒,要么組織起來部隊上你那邊搶去,這是人類歷史上的悲劇。
老子講的是怎么能讓大家都活得好,您看字面意思好像是老子在講大家怎么不交往,好像“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如此都不愛交往,都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那不是落后嗎?老子頭腦中所想的比這要宏大得多,他想的是人為什么要遷徙?為什么我要到你的土地上?根源是我這邊領導者沒讓老百姓生活的好,所以這章里邊的核心在這,“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就能讓老百姓遠離遷徙,有那個車舟,你都無所乘之,不需要的,我就在這兒生活很安定、很快樂,我開心地吃飽飯,我跳跳舞,民俗又快樂,晚上住很好的房子,我為什么要遠離故土呢?老子講的非常深刻。
老子的這些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工作中有指導作用嗎?有的。我昨天講到了海底撈,海底撈是一個非常奇特的企業,當年我剛知道海底撈的時候是在北京讀博士的時候,從沈陽來一個開飯店的朋友,說一定要到北京來學習一家企業,這企業叫海底撈,說這個企業特別好玩,我當時不知道海底撈是干什么的,帶著我一起去。到王府井的海底撈,到那兒以后我很震驚,我不知道大家去沒去過王府井的海底撈,這個大樓,電梯一上來一開電梯門,具體幾層我忘記了,一開門中間一個大廳,前邊正對著門的是海底撈,邊上是另外兩個飯店,結果整個大廳里坐的都是去海底撈等著吃飯排隊的人,可能跟里面吃飯的人是一樣多,要排一個半小時的隊,邊上兩個飯店幾乎沒有幾個顧客,寥寥無幾,很冷落。
當時我覺得怎么差這么多,就是對門,一家一個門三個飯店,海底撈憑什么這么多人等著?你在這兒排隊,要等一個半小時,他給你跳棋、象棋,給女性涂指甲,給男性擦皮鞋,給你免費飲料,給你這些服務,然后排到里面吃飯,服務員特別快樂、開心。我當時特別好奇,我就叫來一個小女孩,“服務員,你過來。我問你,你們領導是不是培訓你們微笑露出八顆牙?”當時流行微笑露出八顆牙。“我沒培訓過?!薄澳悄銥槭裁醋允贾两K都在微笑呢?這么開心呢?”她說:“我有什么不開心的呢?我就是很開心,我為什么要不開心呢?”這個飯店能讓服務員,每個人都很開心,不簡單。所以我腦子里有海底撈的印象了。
后來等博士畢業,在商業學講課,逐漸了解海底撈,我也知道這個企業不得了。這個企業的老板張勇,當年在四川就是開一個麻辣燙的小店,從開麻辣燙店的時候他就有理念,他說我開這個店就是要讓人生而平等,他說農村孩子資源貧乏,有的孩子真的一年才吃一次方便面。城里人生活條件很好,我搭建這個平臺就是要讓更多人來吃飯,招更多的員工,我讓所有這些員工改變生活條件,變得跟城里孩子一樣,他說這是我的目標。所以他辦海底撈,對員工特別關愛。我昨天講了,海底撈真是“安其居”,每個員工都住白領社區,您周圍如果有海底撈的話,您去吃飯的時候問一下他們員工住在哪?基本上都住這個店附近,也就是步行20分鐘必須到上班的地方,他不會坐一個車跑到郊區租房子,所以這些員工基本上都住在白領社區。
我有朋友住在北京住邦2000,從國外回來的,到海底撈吃飯,跟著一聊天,所有服務員都住住邦2000,把他給嚇壞了,有這種飯店嗎?舌頭伸出來老長了,還有這種飯店?像關愛員工的這種事在海底撈特別多。比如說員工培訓,包括如何看地圖,如何用沖洗馬桶,要領班以上員工學開車,這些員工一開始都不學,因為海底撈沒有外聘的領導,每個領導都是基層干起來了,現在的經理就是以前農村洗盤子的大姐,每個人在海底撈好好干都能干起來,也會成為領導,沒有一個外邊聘的經理是空降來的。讓這些農村婦女學開車,她們是不學的,結果真的有一天成為公司的領導了,開車上班的時候才知道真的改變命運了。
海底撈給每個領班以上員工的父母,每個月公司直接給父母寄幾百元的養老金,農村的老人基本沒有養老金,沒有這個說法。有了這個以后,他們生活就有保障了。海底撈為這個每年要多付很多錢,但是我告訴大家,人心穩定,因為大家感恩,給我父母寄養老金,所以海底撈中層領導流失率幾乎為零。海底撈每個員工都可以不用請示店經理就免一道菜的單,比如說這道菜做得不好,我免單給你,或者看你過生日加一道菜,這是員工自主的,他來判斷可不可以。在培訓員工的時候,他們講師帶徒制度,建立一個特別好的組織。
這些是什么?這些就是“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我把你的后顧之憂解決好,讓你父母有養老金,每年組織優秀員工的父母到海南旅游,公司給你買機票,你來看孩子,公司把車票都買好。大家看把后顧之憂都解決好了,員工覺得領導對我們太好了,員工就拼命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您到海底撈去,戴眼鏡的人給您一塊眼鏡布;手機往那兒一放,他用皮套給你罩上,怕火鍋汁濺到手機上。您往那兒一坐,給您一個罩衣,女孩頭發長的,給你一個皮套把頭發扎上,別一低頭把頭發掉到火鍋里去等等。無數這些服務顧客的招,這些招都是誰想出來的?是老板想出來的嗎?我告訴大家,老板只想怎么對員工好,讓員工活的更幸福。
員工就會想,我們怎么回報企業,讓更多的顧客來,他們就想招。海底撈每個月基本上大約七百多條這種合理建議是員工自愿提出來的,員工不斷地給企業想招。我總開玩笑,您看海底撈邊上的飯店沒有顧客,老板想我跟海底撈拼了,吃一盤羊肉送五盤羊肉,我倒貼。老板一個人這么想,員工想什么?員工就想這個月工資可能開不出來了,我怎么辦?我今天晚上上哪去應聘去?這就叫沒有凝聚力,上下離心離德。海底撈是老板想對員工好,所有員工一起想怎么為企業好。所以每天有無數這種招迸發出來,結果對顧客特別特別好,所以顧客愿意到他那兒吃飯來。
您看別的飯店不斷地促銷、打折、送優惠券等等,海底撈不用。我在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講課的時候,經常讓學員晚上上完課,企業家們到附近的徐家匯海底撈吃頓飯。那個大廈門口,一到飯點兒,下邊很多飯店在下邊發傳單,我這兒打折,我這兒打折,只有海底撈派一個服務員在下邊向大家鞠躬,告訴大家對不起到我們那兒吃飯要排隊一個半小時,您看氣不氣人?別人往上拉拉不上去,他這邊警告大家,如果您時間緊張的話,要排一個半小時隊,您就不要來吃,您說氣不氣人?它這不用往上拉??墒穷櫩蛯幙膳乓粋€半小時隊,這就叫“有甲兵無所陳之”。
您領導您公司建立起來這么強大的氣場,員工們都擰成一股繩為企業好,這種感召力會感召客戶不斷地來的,這時候您不需要用營銷手段等各種各樣方式,大家感召而來,所以您根本不用打營銷戰等等,這就是老子講的“使有十百人之器毋用”、“有甲兵無所陳之”,原來大家想這怎么可能?您真正做到這個境界了,大家就向您蜂擁而來,您就不需要再去跟別人打了。所以孟子一直講,這叫王者之道,您把自己做好了,所有條件一定會感召而來,您不需要拿著兵器出去搶去了。因為您如此關愛員工,給領班以上員工父母還發每個月幾百元的養老金,因為您對員工特別好,所以員工不會離開您公司的,所以中層領導流失率幾乎為零,這就是“使民重死而遠徙”,遠離遷徙,大家都愿意在您這兒工作,最終會達到“鄰邦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要達到這一切的核心,老子講的特別清楚,領導者放下自己的欲望,不要為自己撈取,而是要讓你的老百姓吃得好“甘其食”,穿得好“美其服”,讓他們風俗變得快樂起來,變得陽光起來,然后有好的房屋居住,這叫“安其居”,你讓他們幸福生活了,大家自然會團結在您周圍來成就您,這樣你和大家都一起幸福了,這是老子講的“道”。
這一章看字面意思,如果您不深入思考的話,很快就會陷入誤區,覺得老子在講一個倒退的思想,其實完全不是的。老子這章完全在講無我利他的利他,作為一個領導者到底應該怎么樣利他,這章講的特別的透徹。
各位親愛的朋友,今天我們就分享到這兒,明天這一時間我們接著來講《道德經》,非常感恩大家的收聽,我們明天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