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數據觀 https://www.shujuguan.cn/?from=jianshu
超市貨物的擺放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要在運用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考慮貨架的上中下位置,考慮人的走向和視線,產品與貨架如何有機結合,產品與產品如何組合擺放等等。但驗證成效的方法卻非常簡單,只要通過實際銷售業績的變化進行檢測。下面我們收集了某超連鎖超市2011年的銷售數據,制作了一組圖表,利用數據分析方法嘗試發現這家連鎖超市貨架布局的技巧。
上圖是這家連鎖超市的布局圖,除最下面紫色的結賬臺外,賣場分為A、B、C、D、E、F共6個區域,并用顏色對這些區域進行了區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零食小吃與珠寶首飾等放在了一起,兒童玩具與汽車用品放在了一起等,看著貌似將不同類的產品混搭放在了一起似的,布局顯得有些雜亂。但如果在上圖中追加銷售量的話,如下圖,通過點的大小來展示各類商品的銷售量:
通過上圖的可視化分析,可以發現這些“不搭配”的產品實現的銷售量是如此的接近。在超市商品陳列上,會發現這些擺放組合:主力商品與輔助商品;食品與非食品;購買頻率高的與購買頻率低的;單價高的與單價低的;女性商品與男性商品;成人商品與兒童商品。其實這是商家經過深度研究和論證后得出的商品陳列學。它能大大增加銷量,加快商品周轉率。以零食與珠寶為例,零食每天的銷量巨大,如果放在珠寶附近,可有效地提高消費者對珠寶的關注程度,進而提高珠寶的銷售機會。我們可以看下兩者的銷售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下圖:
圖中是2011年4個季度,珠寶(綠線)和零食(紫線)的銷量統計,可以看到它們之間的銷量差距不大,尤其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它們之間的銷量差距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 當然,這不能完全證明零食拉動了珠寶的銷量,還需通過其他數據分析進行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