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傳統(tǒng)道德所不容的“第三者”漸漸被反傳統(tǒng)的新新人類所厭倦之時,近年來,又一個新名詞---“第四類情感”逐漸浮出水面,第四類情感則是異性友情的最高境界——知己。
所謂第四類情感指的是可徘徊于友情和愛情之間的一種情感,由于男女的特殊性,其被譽為比友情多一些,比愛情少一點的情感。在此類情感之間不能算是愛情,它求的是精神上平等交流,屬于友情中異性朋友的最高階段,即男女之間真正的知己。
從小,父輩總是灌輸一種思想,女孩子要自尊自愛,不能和男孩子做朋友。其中包括:不和男生做游戲,不和男生做功課,不接男生電話,不參加男生組織的一切活動等等。總之,凡是參與和男生有任何瓜葛的事情,都是大逆不道有悖天理。
作為一個三好學(xué)生和五好女兒,我都唯命是從。不過骨子里面的爺們兒情懷,卻很樂意和男生交朋友。
男生不嬌氣,不做作,不計較,不小心眼,相處起來輕松又愉快。反而忒看不上一些女生,動不動就哭鼻子,看到一條毛毛蟲就如臨大敵,受一點點小傷就仿佛氣若游絲,手無縛雞之力端杯水都需要人幫忙。
別裝了好嗎?同為女生,誰不知道你喝幾碗湯吃幾個饅頭啊!
論起裝,男生的“裝”更貼心些,裝勇敢、裝堅強、裝剛毅,裝純爺們兒。在女生面前,更是裝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從女性視角來看,這種“裝”很可愛。不過不知在同性人眼里,是不是和我討厭裝X女生一樣的令人充滿敵意。
坊間始終盛傳一句話:男女之間不可能有完全純潔的友誼。其實不無道理。異性相吸本來就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看到一個符合自己審美的異性,互生好感也是自然流露,關(guān)鍵看相處中怎么樣把握一個度。
它是火邊的冰塊,不是冰融化成水澆滅了火,就是火太旺了蒸發(fā)了冰化了水。它像煎牛排,要五分熟,少一分則生,多一分則老。又仿佛形容黛玉的詩詞: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似蹙非蹙,似喜非喜!明白了么?所以,這種感情維系起來并不容易。
更何況,詩經(jīng)曰: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從某種角度來說,已婚的人,找一個知己的異性,能緩解婚姻所帶來的壓力和矛盾;未婚的人,找一個知己的異性,可以傾聽單身寂寞時的苦悶和煩惱。這類情感的存在,會使人生活得更加豐富多彩。
總是想看到你,也總愿接到你打來的電話,可以和你無拘無束地敘述自己的故事,卻從沒想過把自己的生命與你聯(lián)系在一起。
為你的憂愁而擔(dān)心,為你的滿足而喜悅,為你想要的一本書常常去逛書店,為你突然患上感冒而焦急,卻從未考慮讓自己介入到你的命運轉(zhuǎn)折之中。
不能說我們彼此相愛,因為我們并不想彼此擁有,可我們卻不是普通的朋友,因為我們彼此間的關(guān)注已滲入心靈深處。
可能在愛與喜歡之間的夾縫里游走,我們走得一點兒也不局促,倒向任何一邊都不是我們期望的選擇。我們有各自的情感世界,誰都不是對方愛情故事的主角,可是愛人、朋友不能給予我們的,我們卻能從對方身上得到滿足。
真誠也好,曖昧也罷,只要不踏出規(guī)則的邊框,相看兩不厭,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