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現在,不過將到三十載。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是提升自己和幫助別人。
提升自己
沒有人一輩子都會正確,于是,年少輕狂的我,也做過很多錯誤的決定。幡然醒悟的時候,已然是經過很多的世事。
無論是因為貪玩沒考上本科,還是后來在大專三年為了賺錢荒廢學業混日子。在學生時代那幾年,我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情就是在經歷各種困苦后提升自己。
大學是個小社會,進去后我發現,很多人在高中畢業后入大學,心里都會有個落差,以前是萬萬沒注意到的。這樣的落差感,我們姑且把他成為“井蛙的落差”。
這樣的落差,條件優越的富家子弟受到的會比貧窮困苦的農村孩子少的多。因為,農村孩子以前兩耳不聞窗外事:
你有錢?
我比你會讀書就好了;
你活躍?老師喜歡你?
我比你會讀書就好了;
你會琴棋書畫?那些有什么用?
我比你會讀書就好了;
你是班干?浪費時間不如用來學習。
我比你會讀書就好了。
……
條件優越的人,從小便是寵兒,學習不好,有財力支撐著,因為財富他們的眼界和接觸的世界,比農村家的孩子更寬廣遠大。他們中的大多數比農村家的孩子更能適應當下的各種落差。
而很多以前以為只要會讀書就好的農村家的孩子,從一個學校優等生晉級了數一數二的學府后,無法適應從眾星捧月到繁星一枚的轉變,逐漸疏遠了同學,縮在了自己的小小世界。
因為這時候的他們會發現:
讀書成為不了他們唯一的優勢了,大學這個一鍋燴的地方,你會發現有才藝的小伙伴特別的吃香,更可怕的是他們不僅有才藝,有身材,長得好看,還有錢,最令農村孩子難以接受的是,他們學習成績還能比你好。
就這樣,以前引以為傲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農村孩子,被現實打趴下去了,尤其是以前以為“我會讀書就好了”的神勇無敵的人,難以調整好狀態適應原來這世界上還有如此完美的人存在,即可以有錢有顏有才有財學習成績又可以很好。
越是平凡的人,越容易接受落差。而越是出眾的人,越無法適時轉變心態。
當時在大學,很多人都是從在原來學校出類拔萃,變成了到大學后的滄海一粟,大學的牛人太多了。
以前是小小縣區市,雖不能在全區學業上拔得頭籌,卻可以在全校全年段大顯身手,成為老師眼中的寵兒。
而大學時,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學子,他們的優秀會直接把農村孩子秒殺到一無是處。
而我,就是那類農村來的孩子。即便不是本科學校,即便我是我們那個專業,入學成績最好的,也絲毫不妨礙其他有顏值有情商有財有才優秀的同學很快在大學生活中凌駕于我之上。
當時沒見過世面的我,以為“入學成績最好”這一點點的優越感會成為我的資本,認為至少可以頂著這個光環,存在一陣子。而實際上,半點不由人,很快的,我就發現:
我在競選班長中失利,在男生奇缺的文科班,班上一半以上的人選擇了男生當班長。
我在演講比賽上發揮失常,平時的伶牙俐齒及標準的普通話并不能在抵擋我在舞臺上的怯場。
我在輔導員面前失寵…本是對我印象很好的輔導員,自從我競選班長失利后,對我漸行漸遠。
我的踴躍活潑,卻被輔導員認為“目的性太強”“用力過猛”的鋒芒畢露,于是她諸多阻撓我在班內乃至系內的發展。
但是金子總是會發光,我在院學生會的外聯部,大顯身手,入選了外聯部,即將升任部長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井蛙的落差”,領悟到社會的真諦,毅然決然從學校很多勾心斗角中抽離,開始提升自己。
我當時把一切的原因歸結到自己窮。于是我去做兼職。美食節上當導購,一晚50元;手機店里當導購月薪700,服裝店里當銷售月薪1000……
我當時就發現,原來窮有這么多的壞處,原來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原來并不是讀書好就能讓天下一邊倒。
于是,除了兼職外,我開始自考本科。正是因為在大學的種種感悟,后來,我便學會了抓住一切的機會,努力提升自己。
后來,我考了兩個本科,一個研究生,一本會計證,一本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兩本office證書,考了駕照,考了事業單位,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付出金錢和時間,學習攝影、繪畫、書法、瑜伽、舞蹈等等,并在2014年買車,2016年買房……
在提升自己身上,我不敢有半分的吝嗇。很開心,正是有這樣的覺悟,我開闊了很多的眼界,也正是因此,我做了第二件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幫助別人。
幫助別人
如果說從前有多難,后來就有多體諒這份難的話,那我應該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個朋友和人合伙,創辦了一個皮具手作研習社,邀我去幫忙拍照。于是,我成了謙禧手作研習社的第一個御用攝影師。
對,就是樊登老師經常穿的樊登讀書鞋的創作公司謙禧手作研習社,現在改名叫革局。雖然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但是不妨礙我對研習社的熱愛。
我不擅長拍靜物,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經費到現場幫忙,因為我工作的地方離研習社要45~60分鐘的車程。我每去一次,都會花費我的財力、物力、精力和時間。
且研習社在創業初期,無法給到我什么補貼。所以若非熱愛,若非明白社里的難處,若非想助社里渡過難關,我是萬不會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的,尤其我是個財迷版林黛玉。
我后來免費將整套上萬的攝影器材放在了研習社,供社里使用。從17年算起,至今也一年多了。
我明白很多人的難處,我看得懂很多人的苦楚,于是我做一個善良的旁觀者,在能幫的時候,助力一把。
我前些天才剛去捧場制作了小象。所有的東西,開始總是千難萬難,所以我努力盡我所能幫助社里,我期待看到一個越來越好的革局。
接下來說說來到剽悍行動營的故事。其實,我講過很多遍了,當時的我壓根兒沒有參與到社群的活動中,我當時自怨自艾,若不是因為得了第二名,收獲了莫大的鼓舞,不會有我今日成為極致踐行者大會講者,活躍在多期行動營的情形。
也正是受到了這樣的肯定,讓我堅信,原來付出就會有回報,原來努力真的可以有所成效,原來自己也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那些我暗地里做的努力,原來都會被人看到。
后來,我加入幫助別人的隊伍。正是有著那樣的同理心,我會設身處地的為小伙伴們謀福利,找方向,提建議。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每一次的結營,在大家的感謝聲中,我那甘之如飴的感動。其實,你們都不知道,我在給大家傳遞能量的時候,也在汲取大家的能量,來滋養滌蕩我財迷版林黛玉的靈魂。
在我每一次幫助小伙伴的過程中,我都有很多的收獲,每一期我都能收獲許多的技能:電子書、海報、視頻、手帳、思維導圖、表情包制作,書目、常識、專業知識等等……我發現每一次都能從四海八荒的小伙伴身上,學到我十分受用的知識,開闊我居于狹小體制內的短淺視野。
我很少指責別人,因為我自己也不喜歡被人指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堅信來到行動營的小伙伴,都是想改變的小伙伴,我總是會盡力找大家的優點來夸大家。
我會盡力讓所有小伙伴都有為有位,不虛此行。很顯然,我是成功的。幫助別人,理解別人的難處,找到別人進步的地方,走心的關心別人。
有小伙伴問我,為什么點評文章都是夸文章好的地方,希望我可以給一些批評的建議。我告訴她:這個世界上批評的聲音太多了,而贊美,再多都不嫌多。
曾經就是這么不自信過來的我,很能明白肯定和贊美給人的力量。像赫本小姐姐說的:
若要優美的嘴唇,要說友善的話;
若要可愛的眼睛,要看到別人的好處;
若要苗條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給饑餓的人;
若要優雅的姿態,走路時要記住行人不只你一個。
從大學畢業8年了,我的感觸最深的就是大學系主任在我控斥輔導員有意為難時,跟我說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堅持對別人好,但我們無法左右別人怎么對待我們。并不是你對她好,她便要對你好。但,保持我們善良的本心,永遠都沒有錯。
別人猖狂,我們善良。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如此當你得不到回報的時候,不會埋怨。得到回報時可以欣喜若狂,甘之如飴。
其實,這邊的幫助別人,還是要認真思量的。要給別人他想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幫助,不然會成為多余的負擔。
這里,想講一個蜘蛛與蝴蝶的故事。
蜘蛛愛上了蝴蝶,于是用蜘蛛網示愛,費心費力地將蜘蛛網結成“我愛你”的形狀。
蝴蝶十分感動,準備接受蜘蛛的示愛,快樂的停在了蜘蛛網上,被粘住了,蝴蝶死命掙扎,于是筋疲力竭,死在了蜘蛛網上。
蜘蛛痛苦不已。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做了不會有錯的話,那肯定是由衷贊美別人。
我還會繼續走在幫助別人的路上,無論是否有回報,無論別人是否能感受得到,我會盡力而為給別人他想要的幫助,如果給不到,我會給出我衷心的贊美。
寫的頗為冗長,卻是我一路以來的心得。提升自己和幫助別人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是我覺得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事情之二。我期待有更多的人,認識到這兩件事情的重要性。
我提升自己拯救自己,我幫助別人的同時即可以提升別人,還可以拯救自己。
突然想起了我當初在極致踐行者大會的演講標題用在這里頗為合適:
你所拯救的,終將拯救你。
024-Queen? 特訓營第2篇? 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