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中的琥珀是如何形成的?請你用自己的話講一講它形成過程。
昆蟲爬到松樹上,然后那些昆蟲被落下來的油脂包裹住,然后他們就被粘在一起了,然后一直包一直包,就變成了琥珀。
2,課文里為什么說“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fā)生在幾千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xì)情形。
對。
”
3,“推測”是什么意思:_以他的行動還有物品來看這個東西,它是如何成為這樣子的_________聯(lián)系琥珀形成的過程,說一
說下面的推測的依據(jù)是什么?
(1)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
蛛一齊包在里頭。
推測依據(jù):因為琥珀里面有蒼蠅和蜘蛛,第二就是它琥珀外層的,就是油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下列文章《琥珀》
,與原文相比,你覺哪篇文章更好?為什
么?
《琥珀》
無名氏
琥珀是中生代白堊紀(jì)至新生代第三紀(jì)松柏科植物的樹脂,
經(jīng)過千
萬年的地質(zhì)作用而形成的有機(jī)化石。
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樹脂從柏松樹上分泌出
來(有時還會包裹住碎葉,昆蟲等)
,第二階段是樹脂被深埋,并發(fā)
生了石化作用,樹脂的成分、結(jié)構(gòu)和特征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三
階段是石化樹脂被沖刷、
搬運(yùn)、
沉積和發(fā)生成巖作用從而形成了琥珀。
修改過的,因為修改過的更簡潔,并且它更有用處,能令人更快的。讓人知道是怎么形成的。
5,有人說,本文作為一篇科普性文章,寫的實在是啰嗦。他提出了
三個不同的意見?
(1)他認(rèn)為課文2-8段,可以直接改成:
“那是一個夏日,
一只蜘蛛剛撲到停落在松樹樹干上的蒼蠅身上,
正
準(zhǔn)備享用美餐。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
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
兩只小蟲很快沒了任何動靜。松脂繼續(xù)滴下來,蓋住了原來的,最后
積成一個松脂球,把兩只不動小蟲重重包裹在里面。
”
你同意他這樣的修改嗎?為什么?同意和上面的一樣。
(2)他認(rèn)為課文第十段有點(diǎn)多余,你同意嗎?為什么?
同意。因為他是一個科普。
6,讀過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有趣的問題嗎?
為什么琥珀形成的那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