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脈友會? 易下班
詩&遠方
公益精神
周志文@俺來也
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未來
不是app之間的競爭
而是產品背后的服務
做大很難
進入門檻低,團隊優勢不明顯
競爭激烈化、碎片化
三大軟肋:
成功不是基于前瞻性創新,都是借大勢,追逐游戲、影視和網紅拼收入
發展戰略基于13億人口,而不是全球化視野
沒有真正開放準入的平臺,沒有匯聚全球開發者的真正生態
國內生態都是基于短期商業利益所構建的受控式的“圍墻花園”
pc端產品有沒有前途?
pc端-商業用戶
移動端-家庭和娛樂用戶
pc端成為程序員和設計師的極客裝備
移動端集中在內容消費(游戲視頻、與他人交互)
無法替代的pc端場景:
2c在線教育類產品
2b產品,企業信息管理平臺
大型游戲
專業工具
產品經理的未來
職責不明,項目從頭跟到尾,什么都要會不深,和各部門pk
和時代機遇有很大關系
連通、AI、VR/AR
做產品時的感受
以用戶為中心
是一種思想,方法,工具
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
有用-可用-好用-愛用-品牌
從0到1的時候看是否有用
越少用研,未來成本越高
用戶建模是定性(用戶群特性)和定量(虛擬用戶角色)
需求管理:找到用戶需求背后的東西
滿足需求三種方式:盡力滿足、降低理想、轉移需求
性價比,不做大而全
楊宵@愛代駕
產品經理核心競爭力
行業門檻驚人的低,很難和別人保持什么不同
初級產品幾無門檻,越高級越復合
從用戶的角度出發(不是技術的角度)發掘痛點并設計功能,(交互設計讓用戶一看就知道干什么)
好運營,為客戶著想提供好服務
好銷售/BD,為客戶考慮賣他想要的產品
好品牌,建立讓目標受眾爽的標準
你是你的工作崗位的產品經理
你的人生是你最最最重要的產品
產品未來是基本技能
產品思維是各職能部門的基礎思維
初級pm提升競爭力:
1、研究500個以上的產品(排行榜前500的用一遍,自己分析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怎么去做;去產品活動跟產品負責人聊天,你怎么看待你自己的觀點,困難和未來走向,交流后反思自己的觀點,想想如何進步,成長最快的方法)
最大的動力是興趣
2、打破思維的柵欄(特別是大公司思維),不斷學習
不同的公司和環境不能直接去強奸思維
洞察力-學會傾聽(不要聽說了什么,而是聽沒說什么),分析數據(從數據中被忽視和未被發現的點,有個假設和判斷,原因一二三,再看數據是否印證假設,無法印證提出新的假設)
同理心-5W+1H(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找真正的用戶聊天,他們在想什么,帶著同理心5w1h)
歸納能力-常總結,去分享,當警長。。。(有些需求可以合并,每天總結從工作開始,提煉觀點后表達)
演繹能力
溝通能力-敢于表達,謙虛,不爭辯,統籌綜效
思維,對問題的認知,分析
3、每提升一英寸的深度,要擴充一英寸的寬度,(了解周圍同事做的事,增強自信心)
你要成為多面手,見多才能敢拍板
4、多陪技術,熟悉業務,
但我們可以竭盡全力
陳亮@齊家網
產品經理的成長之路
齊家網介紹:裝修、建材、家居o2o
pm對企業的重要性:企業運轉的中軸,資源有效利用者,目標和結果的推進劑
pm分類:總負責型(對業務結果目標負責,分配資源等等,帶團隊同時有業務指標)、規劃型(決策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設計型(實現老板想法)
pm能力模型:行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在專業能力里排第一
潛在素質(角色定位、價值觀、自我形象、特質/品質、內在驅動力)
學點技術,看點接口
對微信開發者接口的了解,幫我們開拓思路
-每個用戶對哪些文章感興趣
-每篇文章的閱讀數由哪些用戶貢獻(粉絲,一級,二級)
-文章及評論如何沉淀到齊家體系
-能否根據分析效果鼓勵用戶
養成嚴謹思維習慣
技術人員不待見的原因:
用戶需求是表面化的
業務需求是單點化的
老板需求是結果化的
對結果負責,反向驅動業務
需求不來自同事、老板或用戶
來自pm的理解、挖掘、提煉和設計
產品失敗大多因為運營不好,但歸根到底是因為pm(pm是上帝,業務負責人是人間的國王,上帝創造的東西要有普適性)
案例:齊家優惠券要考慮到業務規則,在哪里用,考慮業務變化的預案,發放渠道
提供運營功能,但不依賴人
人的可靠性不如機器
人工成本高,中斷風險大
人性有缺陷
齊家熱搜詞的人工干預案例:人工干預的熱搜詞設置有效期,過期后讓位于自動的算法
主動梳理業務結構,形成全局觀
基層pm所見越小,越容易變成螺絲釘
擴大視角,梳理業務或產品結構既能解惑,又有利于提升
勇于在不斷挫敗中前行
過早部署的無線應用(在3G4G未完善前推app)
淘寶模式的線上商城(脫離了行業特性)
裝修過程應用
裝修社交平臺
復雜的團購活動頁面
零售ERP系統
整裝精選平臺(和團購不是一類,做不了導航)
從用戶痛點上升到行業痛點
家裝行業的特點:
-低頻(走口碑推廣)
-非標
-本地化(需要上門溝通)
-高單價(重決策)
家裝行業的主要痛點
學會看趨勢
消費者的變遷等等
pm的出路:
-深入理解具體行業,成為行業專家
-提高審美和挖掘人性
吳季丹@蝦米音樂
橫屏卡帶設計(懷舊情結)
收集-評選-共創-歸原-用研-評估-開發-測試-灰度-。。。-迭代
收集idea:常規方法
評選:發展趨勢(風口),用戶場景,人群,有無壁壘,可能的格局,10-3-1(10個需求選3個,最后做1個)
共創-歸原:共創后別忘了初心
用研:DEMO,泛目標人群,校準
評估-開發:資源總會緊缺
測試-灰度:
上線-校驗-持續迭代:
最好用的三板斧:
競品分析(細節上的思考)
用戶反饋(收集方法:微博,和用戶聊天,在迭代后把反饋入口放首頁)
數據分析(需要客觀)
音樂產業的未來:
周澄明@前洋碼頭pm總監
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
眼界的高度: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做的過程中比較迷茫,忠實執行規劃功能的角色)
-用戶的需求(表層需求&深層需求,不在結婚那個點而是婚后的第一第二第三天)
-全局的考慮(做完一個需求留下一些坑,等坑多了之后會很難處理,哪些環節出現坑和如何彌補)
-達到目的的策略(給到用戶的東西會變形,逐步分解達成目標,無法在第一版本中解決所有問題)
布局者的世界:
-為了讓你的產品比別人跑的更快(永遠比別人快一個版本,站在被模仿的位置)
-為了讓你的產品更為真實(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深度:將心比心put yourself in that position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屌絲和精英的不同,關注點不一樣)
-人性決定產品成敗(細節體現在感知上,人性決定用戶要什么水,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
-最大的創新是做好一點(深挖單一需求,需求會越挖越多)
氣度:心不清則無以見道,
背鍋,各種被罵,有氣度去接受
容納別人的意見,包容學習新的東西
王盛麟@微軟解決方案
微軟智能云助力云端創新
微軟的新使命:
微軟二代小冰
Cortana人工助理
Hololens
牛津計劃-微軟認知服務
智能云分類-關注核心
林銅@陸金所
數據產品分類:分析,應用和平臺類
商業數據產品發展方向
數據分析產品-數據魔方
展現型(報表告訴過去發生了什么)
工具型(告知這些工作如何做才能找到解決方法)
解決方案型(提供及時的效果跟蹤)
數據應用產品-ID Mapping、用戶畫像
未來數據產品向精和專的方向發展:數據供應鏈、行業解決產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