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歲那年,我開始非常期盼長大,在我4歲的時候我想像10幾歲的哥哥姐姐那樣背著書包上學,有同學,會相約著上學放學也一起回家。到我開始上小學的時候,我同樣羨慕上初中的哥哥姐姐,因為他們可以管理自己的生活費,可以一周回一次家,可以在家以外的地方過自己的生活。是的,即使到我上了初中,我仍然想要過高中學姐學長的生活,不用受家長老師的過分管制。
? ? ? 直到現在,現在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了。好多時候好多個瞬間,每當我覺得無力委屈心酸的時候,我都會想起4歲那年的我,那年家門口有一堆海沙,每天我和鄰居幾個男孩女孩一起就在那堆沙那里,可以玩一整天。每次媽媽們來催促著我們該吃飯啦,每次我們不想午睡就為了多玩一會兒。那時候甚至不懂什么是傷心失望失落沮喪。也許我們不該那么期盼成長。
? ? ? 第一次面對死亡是一個姑姑家的表姐的去世,我爸爸和姑姑歲數相差很大,姑姑又嫁得早,所以那個表姐才小我爸爸沒幾歲,又因姐姐一直以來保養得挺好,在我心里從沒設想過她的離開。那周我照例周五下午回家,晚飯時,媽媽說:“你YZ姐姐去世了,就在這周。”那時候我對于這件事除了悲傷之外更多的是震驚,爸媽沒結婚之前爺爺奶奶就去世了,在此之前我從沒接觸過死亡,我也從來沒想過死亡居然會離我那么近。姐姐死于癌癥,是特別折磨人的病癥。那時姐姐的三個女兒,兩個還在讀重點大學,一個已經就職。媽媽感慨道:“終究是命不好,再過兩年就該享清福了啊。”現在她的三個女兒都已經小有成就,可是每到姐姐的忌日,她們還會特意從外地趕回來給姐姐上炷香。
? ? ? 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去年WR有一天晚上在將近11點的時候在微信上問我:我方便現在給你打個電話嗎?我拿著手機到走廊給她回了個電話,電話里隱約聽到她的聲音帶著點哽咽,這是WR第一次在我面前表現出這樣的情緒,認識兩年高二高三最經常在校的兩年里,她一直都是我們的小太陽,仿佛她的生活里從來就不曾有過陰雨。她問起了AN媽媽的情況。那時候AN的媽媽已經是癌癥晚期,AN是個很溫和友善的女孩子,我們都很喜歡她。其實大一的時候她媽媽的情況就不太好,但她一直沒跟任何人提起過,后來自己已經扛不住了才偶爾跟我們傾訴她的痛苦,那是我第一次懂得:真的,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別人的痛苦你再心疼再不舍,那終究不是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你不能夠感受她的無助。AN媽媽去世的那天我正要考科二,前兩天AN還跟我們說她媽媽的情況好了很多。那天中午13點AN突然在群里說:媽媽沒了。我立馬撥打她的電話,關機。出省讀書為了不讓媽媽擔心,我堅持每天和媽媽通話,即使話話家常也無所謂。那天晚上我照例和媽媽通話,我跟媽媽說,AN的媽媽去世了,我說,媽媽,我好害怕。媽媽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我,她說:所以啊,人的生命真的是很脆弱的。
? ? ? 我想起來大一剛開學沒多久,有一次給打電話給爸爸,突然想知道他在哪,便隨口問了,他支支吾吾地說在醫院里。我的心一下子揪起來了,腦袋里立馬涌起了很多不好的想法,他在電話那頭連忙繼續說:沒事,是你媽媽暈倒了,貧血,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怕你擔心才沒跟你說。可是我還是一下子就后悔了,后悔不顧家里人的反對來到了離家千里的地方,當初那么信誓旦旦卻從來沒有想過:歲月不饒人,爸媽的頭上也漸漸有了藏不住的白發,爸媽的身體也日漸衰弱。
? ?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最早學這句話是初中,那時候只懂得第一句話還沒能徹底領悟第二句,生活真是把無情的利刃啊,毫不留情地在父母臉上刻上了痕跡,也在我們心里刻上一道疤,時刻提醒我們:父母正在漸漸老去,死亡也在慢慢接近。可是,時光啊,你能不能再慢些,千萬別花白了爸媽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