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明天就忘了,反正你有健忘癥。這是每次對兒子說狠話的時候,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并且一副心安理得的表情,好像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例如我家常年上演的同一出戲:放學回來后,打開書包,順勢鉛筆橡皮尺子灑一地,從一年級就開始嘮叨把文具放在筆袋里裝好,到現在三年級還是這樣。一到放學的時候,著急忙慌的把各種書桌上的東西劃拉到書包里(此處用劃拉,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字來形容了)。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不同的是看我每天的心情來決定是否我要上演修煉多年的河東獅吼功,一般心情不好時,也就是我修煉的爐火純青的時候。第一幕還能勉強忍住怒火,但也還要重復嘮叨下,說了多少遍,從一年級說到三年級,還是沒有變。你都上三年級了,怎么#%&$%#。我發現我每次嘮叨的開頭基本上是整個句式不變。他每升一個年級,我從中加上一就可以繼續使用了。
第二幕拿出書來寫作業,在這幕出現之前他要頻繁的來回穿梭于書桌和書包之間,首先拿筆到書桌,第二趟拿書,第三趟拿作業本,反正只要能分開拿的永遠不會一次清拿齊,而且書包要放在離書桌兩米開外的距離處,此時怒火指數已接近爆表,
最后一幕,翻開其他作業,發現之前已經批過的作業還有沒寫完,頓時失控,開始各種對他發飆。例如,氣死我了,在這樣別吃晚飯了。下次不寫完就不要回來了,我也不去接你了。你自己在家吧,我要出去了,受夠你了。你在這樣下去,永遠不要理我。還有瓊瑤式的:之前你和我說的好好學習,都是騙我的,為什么,你為什么騙我,我這么相信你……最后在他的無聲回復中,我消停了。
第二天早上,他通常都會問我,媽媽,你還記得你昨天說的話嗎?額!我昨天說什么了?他一臉得意的說到:我就知道,你的健忘癥又發作了!是啊,怎么辦。我的健忘癥怎么越來越厲害。沒關系,其實你這病挺好的。
以上基本上就是隔三差五我和小朋友輪番上演的相同的一幕,我想對于媽媽來說,這種健忘癥是每個媽媽的通病,而且也不需要解藥,愛的越深,病的就越重。我們選擇性的假裝去忘記那些對你氣憤時說的狠話,只源于心底對于你那種時而堅定,時而柔軟的那份母愛,
從而你知道這一切都沒關系,即便媽媽說再多狠話,也只是說說,因為第二天我們又會像從前一樣了。
世界上有一種愛,叫健忘癥,只有對你最親的人,才會得這種病。雖然你現在還不明白,但也許有一天,你也會和我得了同樣的病。
所以在我和你發飆的第二天,仍然不會影響我早早的起床給你做早餐。看你清晨的第一縷笑容,可能我的健忘癥以后還會持續,至少最近一段時間,你還沒有打算遏制我健忘癥發作的源頭。不過總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明白,這不是健忘,只是愛你的另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