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終于去看了《敦刻爾克》。
以前我對戰爭片也不感冒的,自從看了《地雷區》之后,開始對對另類角度的戰爭片產生了興趣,更別提這片是諾蘭導的了。
事實證明,我確實還想再看一遍!
這印象派畫一樣的場景太好看了。
這滿屏的英倫腔太好聽了。
這濕發的空軍小哥(杰克·勞登)太帥了?。。?/p>
最后他露出空軍制服的那一幕太驚艷,我想為他瘋狂打電話!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為小哥瘋狂打call的分割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下來聊聊電影,關于歷史上這場著名的“戰役”,我第一次知道敦刻爾克這個名字是在詹姆斯·麥卡沃伊的《贖罪》,電影中用一個長達5分鐘而史詩般的的長鏡頭表達了敦刻爾克的凄涼與迷惘。
而諾蘭的《敦刻爾克》用了短短100多分鐘的時間,敘述了海、陸、空三條時間線上無數背水一戰的小人物的故事。沒有渲染氣氛交代背景,開篇就直接拉你進入戰場,刺耳的炮鳴、不斷后退的防線、陰暗的色調以及漢斯季默的神級配樂,這一切都將這場“戰役”的緊張與偉大表現的淋漓盡致。
除開空軍小哥哥柯林斯摘下面罩時的驚艷一幕,民船出現在海平面上時,指揮官(他也超帥的。。。)和下屬的對話也是又暖又燃:“你看到了什么?”“Home.”
所以海報上才會寫當40萬人無法回家,家為你而來。
年紀小一些的時候覺得勇往直前的沖鋒陷陣是最帥的,而現在,覺得“活下來”才是最了不起的。了無牽掛者忘生,心有所愛者忘死。
活下來,為了更好的勝利。
最后再一次向空軍組的顏值勢力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