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23 量
剛剛看到朋友圈一個姐們發了個“毛肚”的照片,配的文字大約是“毛肚有益身體健康”之類的話。我忽然有一個想法,就是,毛肚再健康,也要控制量。
關于吃,我自己就是個例子。以前吃東西總是希望吃到撐才會滿足,再加上情緒起起落落,就更喜歡用“美食”來幫助調節情緒——于是吃很多,然后變很胖。注意,這里的“美食”是帶引號的,也就是說,并不都是真正的美食,而是食物。就像早上在紫光園吃早餐的時候,旁邊的一個大姐囑咐她老公買包子——“買2個,哦不,買3個吧!”她買的只是食物,卻自認為2個包子不會飽。要多吃多占。這就是口欲,或者至少是三年自然災害的心理陰影。(是的,過了這么久,這種陰影還會在。)
但現在的想法卻是,剛剛好。
剛剛好,其實是種很神奇的感覺。既不覺得空,也不覺得飽,仿佛胃里還剩下一部分空間,看到有精致的美食隨時可以再“偷吃”上那么一小口,隨時可以給自己的生命錦上添花的感覺。這時候的感覺是富足而美好的,和吃到撐什么都塞不下的感覺完全不同。
中醫方子上都會寫著“紅花1錢,桃仁1錢”等等,這些其實都是“量”。朋友的毛肚,正好提醒了我——既然中醫方子都有“量”的要求,為什么現代人吃毛肚、吃飯卻沒有“量“的控制了呢?還是因為放縱了口欲會比較容易獲得短暫的快樂?我在反思。
KEEP說“自律給我自由”,深以為然。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