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后的路,該怎么走?

沒有想到,35歲這么快就到來。仿佛只是一眨眼的樣子,六年便這樣彈指一揮間。

我依然還能記起六年前,一個陽光燦爛的夏日,我穿著嶄新的衣裙,帶著嶄新的心情來到機關報到的情形。我們幾個新考進來的同志一塊被叫到單位一把手辦公室接受語重心長的教育:“你們要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實踐學,無論說什么話,做什么事,都要代表辦公室形象,要多為辦公室工作作貢獻。那時的我,激動、忐忑、興奮,我看不到六年后的真正模樣,心里有的全是對工作的激情與對未來的憧憬。

然而,實際的工作遠沒有想象的那么輕靈璀璨,相反,一度讓我嘗到苦,讓我感覺累。繁重的任務曾一度把我壓得差點掉進抑郁癥的泥潭,在專業心理教授的指導治療下,才最終走出那可怕的陰霾。在工作中,我盡可能地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家有時都像臨時旅館一樣。每當身心憔悴時,我總在心里安慰自己:“別著急,前輩們不是說四年后會有提拔的嗎?那終歸是值得的?!睅е@樣的希冀,一年又一年過去。我盡量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干的人,一個負責的人。然而,局勢變化起來很快,關于事業編轉公務員,不像從前一般寬松了,它像一把無形但巨大的鉗子緊緊地扼住了我們的喉嚨,曾經幻想的無限可能,立馬變成了一條濕滑難測且眾人紛爭的小道:大家得先到事業單位任副科領導職務,時限滿后才能轉行政編,而且要上一級組織部門批準。

沒有想像中敞開的美景,而是聽到了命運之門轟然關閉的聲音,這聲音震得人心頭發麻。我想起了六年里的艱辛,多少個夜晚挑燈夜坐,為了寫稿子而嘔心瀝血,多少個雙休日,他人盡享天倫之樂、休憩之閑,而我卻在為工作加班加點,埋頭苦干。很多個星斗滿天的夜晚,孤身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漫漫長路,那些星光,溫暖著我,鼓勵著我。我在心里安慰自己“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然而現實卻一次又一次將我拋棄于機遇之外,卷進于卑微的被人遺忘的深渦:原本按資歷是輪到我提拔的,卻因為另一位同事背景強大,組織把機會給了他,而我,只能忍氣吞聲,繼續奉獻青春。這就是體制,冷而堅硬粗礪的現實,硌得人心痛,硌得人胸中憤懣而眼里只能平靜.....

35歲,在等待中來了,來得和往常的日子沒什么兩樣。但我知道,它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的,因為我正面臨著內心的煎熬,不是說自己就非得要跳到一個什么樣的位置才滿意,而是六年的付出,也確實到了一個需要果實的階段,我像一個用盡心氣而無所收獲的民工,滿身疲憊地徘徊在勞作的道路上,風雨欲來,而我不知何處躲避,眼中充滿惶惑。從前從山區學校跳到城里機關,憑借的是考試機會,如今,超過35歲,那相對公平一點的考試機會也沒了,我還有什么可以抓住的“稻草”?“圍城”的困局,原來并未遠走,它一直都在……

35歲以后,我還能做什么?我要怎么走,才能恢復從前的激情,不致像現在這樣越走越窄,越走越無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